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持气性测定装置测得不同和面时间下面团的持气性,通过白度、比容、硬度等指标评价不同和面时间下馒头的品质,研究和面时间对面团持气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利用测得不同和面时间的面团持气性变化来分析和面时间对面团持气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进而研究面团持气性和馒头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持气性测定装置测得不同加水温度下面团的持气性,通过白度、硬度、比容等指标来评价相应馒头的品质,研究加水温度对馒头面团持气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团加水温度为35℃,面团持气压力为3.3KPa、持气高度为5.7cm、持气时间4.8S的面团指标做出的馒头比容较大,硬度小,内部组织结构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运用F4发酵流变仪、质构仪等研究冻藏和冻融循环下抗冻蛋白对预醒发冷冻面团发酵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冷冻面团馒头的比容减小,硬度和咀嚼性明显增大,弹性和回复性下降。冷冻面团的最大发酵高度、气体总释放量和气体释放最大高度均明显下降。说明冻藏和冻融循环严重影响了酵母的产气能力和面团的持气性,与冻藏和冻融循环过程中重结晶和大冰晶的形成有关。添加抗冻蛋白的冷冻面团馒头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说明抗冻蛋白能够减缓冷冻面团馒头冻藏和冻融循环过程中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冷冻面团馒头品质,探讨制作工艺(酵母添加量、加水量、速冻温度、速冻时间、醒发温度、醒发时间)对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最陡爬坡试验筛选出影响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关键工艺因素及其最大响应区域;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冷冻面团馒头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8%、醒发温度37.5℃、醒发时间29.6 min,在此条件下,冷冻面团馒头的发酵力为(1.52±0.13)g、硬度为(2 074.67±72.71)gf,与预测值接近,能改善冷冻面团馒头品质。该研究结果为冷冻面团馒头品质提升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豆蛋白及其改性产物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将大豆蛋白以不同比例添加到面粉中,通过研究馒头的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理化特性以及混合粉特性的变化,对比不同大豆蛋白对馒头质量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与原面粉面团相比,添加1.5%SPI面团的稳定时间延长2.5 min,添加4.5%TSP面团的稳定时间延长1 min;添加1.5%SPH的面团稳定时间约缩短6 min。添加4.5%TSP的面团的面筋指数增大了2.22%,面团持气性增强;添加1.5%SPH的面团持气性减弱。添加1.5%SPI、4.5%TSP可以提高SDS可溶性麦谷蛋白、麦谷蛋白大聚体(GMP)及馒头的水分含量,增加馒头的弹性;而添加1.5%SPH降低了面团中SDS可溶性麦谷蛋白和GMP的含量,馒头弹性减小。结论:通过研究馒头的品质特性,选定SPI、TSP、SPH的添加量分别为1.5%,4.5%,1.5%时馒头品质最佳;经过对每种大豆蛋白最佳添加量的混合粉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大豆蛋白对馒头的物理性质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冷冻生胚馒头的品质,该文探究预醒发时间、解冻方式和蒸制方式对馒头比容、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合单因素和Box?Behnken 响应面法,优化预醒发冷冻生胚馒头熟制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面包图像分析仪,分析对照生胚面团与最优工艺条件下预醒发冷冻生胚馒头面团可冻结水含量、微观结构以及馒头孔隙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预醒发冷冻生胚馒头熟制工艺为预醒发时间22 min,醒发箱解冻时间58 min,蒸箱蒸制时间18 min,该条件下馒头具有最优的感官品质,且不发生起泡收缩现象,馒头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主要对后发酵冷冻面团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在醒发室温度和湿度恒定的条件下,研究发酵时间和添加剂对冷冻面团所得馒头的比容、色度等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后醒发时间为25min,添加剂组合为:单甘酯0.37%,Vc添加量0.08%,抗冻剂0.08%,  相似文献   

8.
发酵工艺对冷冻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冷冻面团在冷冻过程中因面筋网络遭到破坏,对冷冻面团和成品的品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就发酵生产工艺对冷冻面团品质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因素包括酵母用量、醒发时间、冷冻时间、解冻时间等.通过测定面团高径比、冻裂等级、皱缩等级及成品馒头的高径比、比容、品质评分等指标,分析了发酵生产工艺对冷冻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原因.实验结果表明:酵母用量为0.8%、醒发时间为7 min、冷冻时间为4 d、解冻时间为45 mi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酵子冷冻面团馒头最佳发酵工艺,首先研究了预醒发时间对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酵子添加量、加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酵子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预醒发时间60 min时,冷冻面团的外观较好,成品馒头的感官总分最高;各因素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为:发酵时间>加水量>发酵温度>酵子添加量,酵子冷冻面团馒头的最佳发酵工艺为:酵子添加量8 g、加水量50 m L、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135 min。对照试验中,酵子冷冻面团馒头感官总分比酵母冷冻面团馒头高,酵子冷冻面团馒头与新鲜馒头相比,新鲜馒头感官总分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葡萄叶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以不同比例的葡萄叶粉替代小麦粉制作馒头,并采用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的方法对馒头品质进行评价,对葡萄叶粉的添加量、水的添加量、面团发酵时间、馒头坯醒发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最优的葡萄叶粉馒头加工工艺参数:葡萄叶粉的添加量4%、小麦粉的添加量为96%、水的添加量为60%、面团发酵时间为35 min、馒头坯醒发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1.
面筋对冷冻面团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面筋对冷冻面团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不同的面筋添加量、不同的时间指标以及成品馒头品质的变化等方面对冷冻面团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面团较好的醒发时间为15 min,冷冻时间为4d,面筋添加量为0.9%时,面团的粉质特性较好,成品馒头的评分最高.这为利用面筋来改良冷冻面团的品质,为实际生产实践选取合适的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高粱混粉馒头的制作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制作工艺对高粱小麦混粉馒头品质的影响。采取双螺杆挤压机处理高粱粉,以成品馒头比容、质构及感官品质为指标,对面团搅拌时间、面团发酵时间和馒头坯发酵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分析,确定适宜的混粉馒头制作工艺参数为:面团搅拌时间为12 min,面团发酵时间为101 min,馒头坯醒发时间为13 min。  相似文献   

13.
文献导读     
一次发酵法馒头生产工艺研究研究了不同面团pH值、和面时间、轧面次数、醒发时间等条件制作的馒头品质,并在Design-ex-pert软件的帮助下做正交试验,得到了一次发酵法馒头最佳生产工艺。单因素试验证明:醒发时间在50 ̄60m in,和面时间为15 ̄25m in,轧面次数为15 ̄25次,面团在和面结束后的pH值在6.3 ̄6.9范围内时馒头的总评分较高。工艺条件对馒头的品质影响从大到小为:醒发时间,和面时间,轧面次数,pH值。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和面25m in,轧面15遍,醒发时间50m in;和面20m in,轧面20遍,醒发70m in;和面15m in,轧面20遍,醒发40m in;和面20m in,…  相似文献   

14.
在选择合适面粉的基础上,研究了冷冻时间、温度和解冻时间对预醒发冷冻面团馒头品质感官评分和硬度的影响,响应面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冷冻时间和解冻时间对馒头感官评分的影响显著,冷冻温度对其影响极其显著;冷冻时间、冷冻温度和解冻时间对馒头硬度的影响均显著;冷冻时间与冷冻温度、冷冻时间与解冻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冷冻温度与解冻时间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响应面优化预醒发冷冻面团馒头工艺参数优化为:冷冻时间30 min,冷冻温度-35℃,解冻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先前已研究的糖尿病适用的低升糖指数馒头,研究了高粱山药冷冻面团馒头的相关工艺。在高粱山药的配方确定的前提下,为了方便食用及保藏,对高粱山药冷冻馒头面团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探求冷冻面团馒头制作方法、解冻方式以及醒发时间,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对高粱山药冷冻馒头面团的解冻时间和醒发时间进行优化,得到高粱山药冷冻馒头面团的最佳工艺为冷冻面团法冷冻,解冻时间为96s,醒发时间为45 min,得到最佳低GI冷冻面团馒头工艺,此时感官评分为78.15分,比容为1.68 ml/g,硬度为4 353.16g。  相似文献   

16.
麸皮的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粉和麸皮为原料,研究不同的麸皮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麸皮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弱化度均呈逐渐增加趋势,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都呈现出递降趋势;在醒发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麸皮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拉伸能量、延伸度逐渐下降,面团的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逐渐下降,虽然面团的拉伸比的变化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麸皮添加量时,随着醒发时间的延长,面团的拉伸特性等指标都呈整体升高趋势;随着麸皮添加量的增加,馒头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逐渐增加,弹性、黏聚性、回复性逐渐下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麸皮对馒头的感官和质构特性的影响,馒头综合品质的累加加权隶属度值在麸皮添加量为4%时最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二次发酵法研究蒸烤馒头的生产工艺。分别进行了醒发时间、轧面次数、蒸烤时间及温度、和面时间、面团pH值5个因素对蒸烤时间及温度〉轧面次数〉醒发时间〉和面时间〉面团pH,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醒发时馒头品质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蒸烤馒头品质的因素依次为蒸烤间60min、轧面次数20次、蒸烤温度及时间180℃(25min)、和面时间20min、面团pH值6.46。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粉、小麦粉为材料,研究不同工艺条件(搅拌时间、发酵时间和醒发时间)下小麦玉米混合粉面团拉伸特性和小麦玉米混合粉馒头的品质变,分析面团拉伸特性与馒头品质的关系。探讨质构仪在小麦玉米混合粉馒头加工过程中品质控制、工艺优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质构仪测得面团的拉伸特性指标(拉断力和拉断距离)可应用于馒头加工的过程质量控制。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时间10 min,发酵时间80 min,醒发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发芽糙米馒头配方的基础上,研究发芽糙米醒发工艺的变化对馒头感官品质、质构的影响,确定发芽糙米馒头的最佳工艺为第一次醒发温度38℃、第一次醒发时间90 min、第二次醒发温度40℃、第二次醒发时间20 min和篜制20 min。此时制作出来的馒头感官评分最高为83.86。  相似文献   

20.
馒头面团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发酵过程中面团pH值和体积的变化,分析酵母、糖和食盐对馒头面团整个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糖和食盐对面团的发酵速度和发酵体积均有影响.面团的发酵速度随着酵母的增加而加快,但面团的持气性却随着酵母的增加而下降;糖对面团的发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量的糖对面团的持气性却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食盐对面团的发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适量的食盐面团的持气性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