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舰载机着舰引导装备体系中随舰备件存在补给周期长、难度大的问题,对舰载机着舰备品备件保障进行研究。详细阐述备件保障关键指标及计算方法,引入k/N(G)表决关系把复杂系统等效分解为串并联结构,构建关键性指标在不同种备件寿命分布类型下的预测模型,分析备件保障概率、使用可用度以及利用率等随着备件数量的变化规律,利用解析计算方法实现预先评估备件方案,并通过算例对算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了备件方案,提高任务完成度与经济性,同时为预先制定合理的备件方案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针对舰载机着舰引导装备体系中备件构成复杂、数量众多,传统单元级备件保障效果单一,无法高效、全面评估整个备件系统的问题。引入k/N(G)表决关系把复杂系统等效分解为串并联结构;提出备件保障概率、使用可用度、利用率等关键性指标在不同种备件寿命分布类型下的预测模型,针对任务结束后才能统计得出指标数据的不足,利用解析计算方法实现预先评估备件方案,提高备件保障效果;并进一步给出系统级各指标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提高了该体系系统级备件保障方案制定的精度与综合评估能力,同时仿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5.
6.
针对如何确定备件数量及其在各级保障站点如何分配的问题,在系统级可用度分析基础上,将边际效应分析方法用于备件优化模型,经计算得出各类备件数量及其在各级保障站点库存分配数量,得到一个优化的备件初始配置方案,该方案可使系统可用度在一定费用约束下达到最大或在达到一定的系统可用度要求时所花费用最小。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备件保障率的备件运行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定运输能力的条件下,较好的备件运行量可以减少维修备件的缺货率,从而提高部队的维修保障能力。基于此,提出了一般情况下备件运行量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启发式求解方法。备件运行量模型的目标函数主要由备件对装备承担任务的影响确定,不同情况下模型可能不一样。对此,建立了两种特殊情况下的备件运行量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快速求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备件保障率的备件运行量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了备件运行量,模型求解方法简便易行,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情况,满足战场环境下实时确定备件运行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基于灰色理论的间断性需求备件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装备贮存过程中备件需求呈现间断性,难以对备件配置数量进行预测的问题,应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间断性需求备件预测模型。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在检测数据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对间断性需求备件进行有效预测,为备件配置数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考虑预防性维修的备件需求量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备件是装备使用与维修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影响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因素。针对传统备件需求量计算模型未考虑预防性维修需求的问题和不足,以工龄更换维修策略为例,建立考虑预防性维修的备件需求量计算模型,提出基于离散法的模型求解算法。通过具体算例对模型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了验证,并与传统的备件需求量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备件需求量计算模型存在很大误差;预防性维修策略下备件需求量计算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备件需求量计算的准确性,不仅可以对任意周期长度的备件需求量进行计算,而且还可以用于分析装备寿命周期备件保障费用。 相似文献
18.
备件维修级别经济性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备件维修级别问题,借助故障树理论,设定四类模型节点,建立维修级别经济性分析的模型网络图,并分析使用阶段各种维修费用,建立一种新型维修级别经济性分析模型,可运用最优化理论从而进行费用估算,使费用最小.结合实例论证了该模型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备板备件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应急处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应用于备板备件的管理方法.分析了传统备板备件管理方式存在的缺陷,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备板备件管理的功能需求,构建了管理方法的功能模块,并采用 RFID 及其他相应技术对备板备件入库、盘点、出库等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结果表明:该管理方法可实现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信息和时间等重要资源的综合优化管理,有助于实现管理可视化.基于 RFID 技术的备板备件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提高装备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