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雷达实现反隐身探测和反电子侦察通常是矛盾的,反隐身探测需要提高雷达发射机功率,而反电子侦察需降低发射机功率。通过对雷达的探测性能、反隐身技术以及反电子侦察干扰技术的分析,从战术和技术综合的角度出发,提出采用超视距体制雷达、多波束一维相控三坐标转达、双/多基地雷达结合干扰战术使用,实现雷达反隐身、反侦察测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的现实威胁使射频隐身性能成军用雷达关键的指标之一,评估雷达的隐身能力因此也越来越重要。针对MIMO新体制雷达的射频隐身性能评估问题展开研究,详细描述了敌方电子侦察设备截获雷达信号的过程,分析时域、空域、频域对准和功率影响截获概率的若干重要因素,结合传统意义上的抗截获性能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计算MIMO雷达截获概率的模型。仿真分析和对比了各个因素对截获概率的影响,验证了这一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战场上,雷达面临着来自ECM(电子干扰)和ARM(反辐射导弹)等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只有低截获概率雷达(LPI)才可以提高生存能力。作者首先提及LPI雷达的原理。接着详细讨论了雷达参数对LPI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设计理想的LPI雷达系统时可使用的几种器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超宽带穿墙探测雷达的反向投影成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AR BP(Back Project反向投影)成像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超宽带穿墙探测雷达应用中存在的特定条件(如墙体的反射、折射及其对宽带信号的色散影响,因天线阵的天线数目有限而使获得的信息量小等),提出了一种超宽带穿墙探测雷达的BP成像算法。该算法考虑了超宽带电磁波穿透墙体传播的特性,能够去除墙体对成像的影响,并有效抑制了天线阵天线数目较少时的拖尾现象。通过仿真成像,分析了舍成孔径长度对可成像区域和成像精度的影响:合成孔径长度增加,成像精度提高,而可成像区域减小。  相似文献   

5.
陈旗  曹汉强  方标  黄高明 《信号处理》2012,28(6):900-906
压缩感知技术可以用来实现对非合作宽带信号的欠采样快速处理。宽带脉冲压缩雷达能够有效解决雷达探测距离和距离分辨力的矛盾,在探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实现对非合作宽带脉冲压缩雷达信号的快速欠采样接收处理,本文首先开展了信号稀疏分解与重构算法研究,通过对贪婪算法、凸松弛类算法、组合类算法三大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选用了运行速度快且重构精度高的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针对非合作宽带脉冲压缩雷达信号进行压缩感知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OMP算法完全能够实现对非合作宽带脉冲压缩雷达信号的欠采样和信号重构,从而实现了对非合作宽带雷达信号的欠采样处理,为处理非合作超宽带雷达信号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雷达反卫星侦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阙渭焰  杨波 《现代雷达》2004,26(2):1-3,22
从信息战角度出发,对电子侦察卫星作了简要介绍,在归纳了电子侦察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全侦察、非完全侦察和病态侦察的概念,分析了电子侦察卫星对雷达的侦察性能,指明了雷达反卫星侦察的一些战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数据结构,数据库接口及数据存取方法等方面阐述电子干扰,雷达告警接收机,电子侦察及情报处理系统中的雷达数据库技术。这些技术已成功用于电子对抗设备。  相似文献   

8.
超宽带雷达的低截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侦察接收机的角度,推导了超宽带雷达信号的低截获概率因子.由于LPI雷达具有大时间带宽积,故超宽带雷达具有高处理增益而抵消侦察接收机在侦察距离上的优势.推导了临界距离条件下侦察接收机的输出信噪比,并与能量检测所需信噪比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当超宽带雷达带宽大于1.6 GHz时,超宽带雷达在频域上表现为低截获性.  相似文献   

9.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侦察设备对雷达信号能否正确告警,依赖于雷达侦察设备对雷达信号的判别和雷达数据库装订信号参数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影响雷达侦察设备数据库容差装订的因素,提出提高雷达侦察设备数据库装订准确性的若干方法,确保雷达侦察设备对雷达信号的正确分选识别,是对雷达信号实施告警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刘章孟  袁硕  康仕乾 《雷达学报》2021,10(4):559-570
从电子侦察数据中反演多功能雷达的工作模式,是电子侦察领域广泛关注的难点问题,也是充分挖掘电磁大数据情报效益的重要内容,对雷达型号识别、工作状态识别、行为意图推断、精确电子干扰等应用具有直接的支撑作用。该文以多功能雷达信号模型的简洁性为基本依据,参考信息理论定义了雷达脉冲列的复杂度度量规则,并遵循复杂度最小化准则对多功能雷达脉冲列进行语义编码,以提取雷达执行不同功能时的脉组结构,进一步地,基于脉冲列编码序列估计脉组之间的切换矩阵,从而重建了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型。该文设置典型的仿真实验对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借助编码理论,自动从多功能雷达侦察脉冲列中准确提取雷达脉组,并高精度重建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型,脉冲列的语义编码与模型重建过程对漏脉冲等数据噪声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无线电工程》2019,(9):816-820
雷达侦察装备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电子进攻和打击的效果,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为最大限度地提高雷达侦察装备的作战效能,突破了多种雷达信号动态同步产生、多进程协同控制测试方案生成等多项关键技术,构建了雷达信号产生环境,采用无线闭环控制结构,研制了具有现场伴随测试能力的雷达侦察装备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为雷达侦察装备基层级测试与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措施,显著提高了雷达侦察装备部队技术保障能力和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超宽带冲击雷达的反隐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宽带冲击雷达的带宽指数远大于常规雷达的带宽指数,使其可以完成常规雷达难以反隐身的任务。文中论述了超宽带雷达信号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结合国外隐身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隐身的实质深入探讨了超宽带冲击雷达的特性,提出了频域反隐身的可行性。最后简要地分析了部分技术难点和超宽带冲击雷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MIMO雷达的工作特征,分析了该雷达的反电子侦察能力,讨论了对MIMO雷达进行电子侦察(或电子情报)时的相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利用有限时宽带宽积的窄带脉冲信号(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或线性步进频脉冲信号)作为基本信号。通过线性步进频脉冲串合成超宽带雷达波形,即通过不同重复周期采用不同的雷达载频,将瞬时窄带雷达脉冲信号合成超宽带雷达波形一步进频脉冲串,然后再对脉冲串中不同的回波脉冲进行匹配滤波,并进行相参积累,来改善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雷达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超宽带、多功能、智能化。提高识别系统的智能化,是雷达目标识别领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雷达所发射的信号向宽带和超宽带扩展。传统的傅里叶变换对非平稳信号几乎无法处理,小波包理论将频带进行多层次划分,并能根据被分析信号的特征自适应地选择相应频带,使之与信号频谱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Senrad雷达是近年来由美国海军试验室研制的一种先进的宽带远程对空监视雷达,该雷达采用了超宽频段,能在850~1400MHz的超宽带宽上同时发射。其基础技术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空中监视系统和空中管制系统。与常规的窄频段空中监视雷达相比,该雷达的优点在于:探测、跟踪和动目标显示能力加强;无需昂贵的三坐标雷达进行测高;有限的目标识别相对简单;对某些电子对抗(ECM)形式的抗御能力较强。与常规的2D空中监视雷达相比,其工作带宽非常宽,雷达工作频段对雷达的性能和特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子战场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传统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已经很难完成高密集信号环境下的分选任务.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聚类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该算法融合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模式识别的择近原则和聚类分析的思想,将雷达侦察接收机接收的雷达脉冲信号与知识库中已知雷达脉冲信号组成集对,利用信息熵确定分选参数的权重,通过计算集对之间的同异反联系度实现雷达信号分选.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信号分选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志鹏  郁文贤 《信息技术》2020,(5):64-68,73
在当前的雷达射频半实物仿真系统应用中,有源干扰信号和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模拟主要通过宽带数字射频存储技术(DRFM)实现。随着雷达瞬时工作带宽和捷变频范围的增大,如何实现对超宽带雷达信号的高保真重构是实际工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文中基于启发式蚁群算法,结合数字信道化思想,实现了在现有有限的硬件平台基础上,对超宽带雷达信号的高精度重构。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隐身技术的出现对探测雷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建立正确的隐身威胁评估,才能制定有效的反隐身对策.因此,研究防空雷达在隐身技术条件下的威胁评估是现代雷达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文中讨论了雷达隐身威胁的评估模型,从探测空域减缩、欺骗效果增强、角闪烁增大及破坏成像制导四个方面分析了隐身技术对雷达的性能影响,并提出了隐身技术如果与电子干扰相结合,以及实现阻抗加载技术将对防空雷达的威胁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0.
郭仕剑  李坡  胡昆明  陈曾平 《信号处理》2011,27(8):1229-1234
复杂电磁环境下,信号侦察系统需要宽带的信号采集和处理能力、高截获概率和快速准确的分析能力。数字化雷达侦察宽带接收机中采用实时频谱分析技术可以提高设备对信号的捕获能力和观察能力,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本文首先研究了实时频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两个关键技术——频率模板匹配技术和数字荧光技术,然后提出了经过频率模板匹配处理后基于数字荧光技术生成的频谱积累图进行信号检测的处理方法,并定性分析了在接收频段上存在单信号、双信号及多信号等不同情况下该方法的处理性能。对双信号和多信号情况,根据信号位置按照分离、交叉和包含三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仿真验证,假定频段上存在三个宽带信号,其中一个信号在频率模板的模板区,另外两个信号不在,对3种能分离的情况在5dB、10dB、15dB、20dB的不同信噪比下各作了100次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处理在同一时间段内存在的多个不同信号,从而提高了雷达侦察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