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利用正交试验对蜜柚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预冻温度、升华干燥温度、解吸干燥温度对蜜柚含水率、色差、复水性及干燥速率的影响;采用综合评分法对这4个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计算,确定干燥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预冻温度和解吸干燥温度对干燥综合效果影响显著,升华干燥温度对干燥综合效果影响不显著;3个因素对干燥综合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预冻温度>解吸干燥温度>升华干燥温度;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预冻温度-25℃、升华干燥温度50℃、解吸干燥温度60℃,在此条件下,产品含水率为1.62%、总色差值为11.73、复水比为4.29、干燥速率为5.90%/h。该研究结果可为蜜柚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以新鲜连城地瓜为原料,研究地瓜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技术,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和加工工艺,为地瓜制品加工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以冻干速率作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加热温度、物料厚度、压力(真空度)3个因素对真空冷冻干燥速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对冻干地瓜干燥速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加热温度、压力(真空度)、物料厚度,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加热温度50℃、压力(真空度)60Pa、物料厚度5mm,在此干燥工艺条件下,地瓜冻干速率最高产品色泽等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预冻速率、干燥室真空度、加热板温度及装料量等因素对馄饨的干燥时间和复水比两个指标的影响,优化了馄饨冷冻干燥的工艺参数,提高冻干效率和冻干馄饨品质。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并确定浒苔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以宁波象山港浒苔为原料,采用电阻法测定浒苔真空冷冻干燥的共晶点和共融点。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物料厚度、真空度和加热板初始温度对浒苔叶绿素损失率和干燥时间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各因素与两者之间的回归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真空冷冻干燥浒苔的叶绿素损失率和干燥时间进行优化,采用SAS9.2软件建立综合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浒苔真空冷冻干燥的共晶点和共熔点温度分别为-18℃和-14℃。回归方程、响应分析及数学模型与试验数据均显示出良好的拟合(R2=99.43)。3个因素对浒苔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均高度显著(P0.01)。影响浒苔干燥综合指标的主次顺序为真空度、料层厚度、加热板初始温度。优化组合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层厚度为13mm,真空度为52 Pa,加热板初始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浒苔的真空冷冻干燥叶绿素损失率达到17.88%,干燥时间8.18 h。研究结果可为浒苔的高附加值干燥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正交试验优化回锅肉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不同指标下真空冷冻干燥回锅肉过程中加热板温度、物料厚度、升华压力和解析压力的最佳参数值,并得出四种因素对指标影响的次序.经试验得到复水量在原含水量的140%~150%,复水温度在65~85℃,复水时间在20~30min之间为最优.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果浆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猕猴桃果浆冻干过程中VC、叶绿素损失率和冻干时间为指标,对真空冷冻干燥过程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解吸时的表面最高温度48℃,升华初始干燥仓压力26Pa,装料厚度7mm。最佳工艺条件下,VC、叶绿素的损失率预报值分别为6%和38%,冻干时间为18h。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纱线毛羽预测问题.以棉纤维的7项品质指标作为输入参数,以棉纱的毛羽指数H指标作为输出参数,通过使用36组数据分别进行网络模型训练,最终将纱线毛羽指数预测模型的结构选定为7-10-1来进行纱线毛羽的预测,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速度和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脱籽后的机采原棉品质指标进行预测并实现优化控制,设计了用于机采原棉品质指标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南疆地区机采棉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原棉品质的主控因素籽棉回潮率和轧花速度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特征量,建立了机采原棉品质指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表达机采原棉各品质指标与主控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测试样本的网络输出值与网络目标值的相关系数均接近1,模型预测效果较佳。认为:该BP神经网络模型可作为机采原棉品质预测与调控的新方法,也可应用于机采籽棉轧花在线原棉品质监控。 相似文献
14.
15.
16.
探讨织物疵点自动检测的方法。通过对4种常见织物疵点的图像进行线灰度曲线分析和处理,提取疵点图像的特征值,送入BP神经网络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织物疵点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织物疵点识别率达到93%以上。认为,此法能够有效识别出织物中的几类常见疵点,应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