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开发出新型无铝酶制剂膨松剂以取代传统含铝膨松剂,文中对葡萄糖氧化酶(GOD)、戊聚糖酶、脂肪酶和真菌α-淀粉酶4种酶制剂与小苏打共用在油条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采用感官评分,计算体积膨胀率和质构分析的方法对油条的品质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综合考虑感官评定及各因素在配方中的影响,得到优化配方为:NaHCO31.9%,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20μg/g,真菌α-淀粉酶80μg/g。从油条产品的硬度和耐咀性来看,其最佳配方为NaHCO31.8%,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30μg/g,真菌α-淀粉酶60μg/g。因此,综合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最终得到油条产品的最佳配方添加量为碳酸氢钠1.8%~1.9%,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20~30μg/g,真菌α-淀粉酶60~80μg/g。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油条的生产方法与消费需求,食品安全法贯彻以后对油条市场产生的影响.对无铝油条冷冻冷藏面团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对油条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油条为例探究食品酶制剂和酵母用作传统油炸面制品膨松剂的可行性。通过膨胀率、比容、感官评定等检测方法对常用面制品膨松剂的效果、食品酶制剂与酵母复配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对复配效果最佳的组合进行发酵过程分析。结果发现常用面制品膨松剂中明矾膨松效果最好,油条最大膨胀率为8.73倍。以酵母为基础膨松剂进行改良,利用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木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与酵母复配,结果发现淀粉酶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0.50 g/kg的情况下膨胀率达到了7.65倍。对淀粉酶酵母组合膨松剂进行发酵过程分析,发现面团最佳发酵时间为2.5 h,面制品中碳水化合物大幅度降解为还原糖,含量达到5.25%。这种新型复合膨松剂成分由食品酶和食品微生物组成,无铝元素添加,在保证膨松效果的前提下实现了安全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40%与80%甘油二酯含量的大豆油基甘油二酯油和橄榄油基甘油二酯油作为油条煎炸用油,通过测定油条比容、质构特性、含油率以及感官评分,探究不同类型甘油二酯油对煎炸油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0%和80%甘油二酯含量的大豆油基甘油二酯油、橄榄油基甘油二酯油制得的油条与市售普通大豆油、橄榄油制得油条在比容、质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在含油率检测中,80%甘油二酯含量的大豆油基甘油二酯油制得油条的含油率显著降低(17.81%)。在感官评分中,2种类型的甘油二酯油制得油条的感官得分均高于普通煎炸油所炸取油条。对比不同煎炸油及其加工条件,获得油条最佳煎炸条件为:80%甘油二酯含量的大豆油基甘油二酯油、煎炸温度180℃、煎炸时间70 s,以及80%甘油二酯含量的橄榄油基甘油二酯油、煎炸温度200℃、煎炸时间60 s。研究表明,在最佳煎炸条件下,不同类型甘油二酯油作为煎炸用油既可以提高油条的口感和品质,还可同步改善摄入油脂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预实验及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葡萄糖酸δ内酯、酸式焦磷酸钠、柠檬酸三个对油条品质有影响的因素为自变量,油条的比容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曲面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油条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无铝油条膨松剂的最佳参数为:以小麦粉为100g计,碳酸氢钠2.5g,葡萄糖酸δ内酯1.72g,酸式焦磷酸钠0.72g,柠檬酸0.28g,此时油条的比容为4.77ml/g,感官评分为92分.  相似文献   

6.
无铝鸡蛋油条配方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型复合膨松剂代替传统的矾碱盐膨松剂试制油条,同时在面团中添加12%鸡蛋,改善油条的质感和色泽,成品油条各项指标都优于传统方法的制品.为生产无铝油条,彻底解除油条含铝对人体的危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SE、SSL、α-淀粉酶、木聚糖酶、黄原胶和海藻酸钠单体及其复配添加对米发糕品质的影响,通过质构仪测试和感官评分对米发糕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单一的乳化剂、酶制剂和亲水胶体对米发糕品质都有改善作用,而复合使用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最佳复配比例为8 g/kgSE、2 g/kgSSL、0.03 g/kgα-淀粉酶、0.05 g/kg木聚糖酶、2 g/kg黄原胶和0.2 g/kg海藻酸钠。经复配改良的米发糕内部组织结构改善,气孔小而均匀,口感细腻、轻柔,弹韧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发酵法制作油条,采用发酵时间、油炸温度、葡萄糖酸-δ-内酯、小苏打四种主要因素复配代替明矾配方制作无铝油条。对油条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和相关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新配方发酵时间为3 h、油炸温度为200℃、葡萄糖酸-δ-内酯为4 g、小苏打2 g新配方对面团物性的影响与明矾配方一致,配方可以完全代替矾碱盐的配方。  相似文献   

9.
无铝复合膨松剂在油条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制作油条用无铝复合膨松剂的成分组成并确定了复合膨松剂中各种添加剂的适宜工艺参数范围,再通过正交试验及分析,确定出新型油条膨松剂的最佳配方:小苏打3.2%,葡萄糖酸δ内酯3.2%,酒石酸氢钾0.4%,磷酸二氢钙0.8%。通过感官评价得出结论:用新型膨松剂制作的油条在膨胀率和感官综合评分方面均优于传统明矾法加工的油条。  相似文献   

10.
发酵型速冻油条制作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念  宋晓燕  董振江  王晓兰 《食品科学》2011,32(21):193-197
为了优化发酵型速冻油条的制作工艺,考察影响发酵型速冻油条品质的主要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膨松剂添加量对发酵型速冻油条比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发酵型速冻油条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1.0%(以面粉质量计)、膨松剂添加量3.0%(以面粉质量计)、发酵时间2.4h,-35℃速冻20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油条的比容为(4.54±0.03)mL/g。  相似文献   

11.
加工条件对油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条在油炸温度160~200℃、油炸时间3~5min时,油条可取得最佳感官特征,同时也是丙烯酰胺产生最多的时段。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作油炸用油,硫酸铝钾作膨松剂,油条中丙烯酰胺的最高含量不超过150μg/kg;而用棕榈油时,丙烯酰胺的最高含量约为250μg/kg。用0.3%的酵母粉作发酵剂,用棕榈油、花生油炸制的油条中丙烯酰胺最高含量分别达到1589.41和953.60μg/kg,是用硫酸铝钾作膨松剂的油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6.29倍和8.13倍。用泡打粉作膨松剂制得的油条,丙烯酰胺含量明显下降,平均约为50μg/kg。以果葡糖浆作甜味剂的油条中丙烯酰胺含量较蔗糖作甜味剂的油条平均增加约10%。因此,油炸温度160~200℃、油炸时间3~5min,以棕榈油作油炸用油,酵母作发酵剂,果葡糖浆作甜味剂可大大增加油炸面制品中丙烯酰胺含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板栗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板栗粉可以增加面包的体积和比容,提高面包的弹性、平滑度等感官品质。在实验条件下,板栗粉7.5%为最佳添加量,面包体积增加55.7%,比容增加68.1%,硬度下降为对照组的53.9%,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苹果酸淀粉酯抗性淀粉和聚葡萄糖以面粉质量的0%、1%、3%、5%、7%、9%替代面粉制作出馒头,并对比二者对于馒头品质的影响。测定了苹果酸淀粉酯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并采用色差仪、质构仪和感官评价对样品馒头的比容、白度、质构及感官品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酸淀粉酯的抗性淀粉含量高达61.5%±2.3%;添加抗性淀粉后馒头的比容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从2.74 mL/g下降至1.93 mL/g,而添加聚葡萄糖馒头的比容并无明显变化,只是在2.56~2.81 mL/g附近波动;添加抗性淀粉后馒头的白度逐渐降低,从76.99降低至72.34,当聚葡萄糖的含量从1%增加到9%时,馒头的白度逐渐增大,从69.83增加至72.93,但白度仍低于未添加聚葡萄糖的样品;添加抗性淀粉后馒头的硬度逐渐上升,从329.93 g增加至929.28 g,而添加聚葡萄糖馒头的硬度先上升至562.66 g,之后又下降至273.24 g,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抗性淀粉的添加量低于3%时,馒头的品质与纯面粉馒头以及添加3%含量的聚葡萄糖馒头相似,说明当抗性淀粉和聚葡萄糖的添加量低于3%时,更有利于改善馒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用冷榨、热榨、干法脱皮、湿法脱皮的方法制取芝麻分离蛋白后与面粉等其它成分混合制成面包。通过对各组面包进行感官评分,测定面包的体积、比容质构及面包芯水分,研究不同芝麻分离蛋白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脱皮组面包感官评分高于其他三组(p0.05);干法脱皮组、湿法脱皮组面包比容分别为3.16、3.57 mL/g,均低于热榨组、冷榨组(p0.05)。冷榨组面包100 g面包体积为491.35 cm3,高于其他三组,湿法脱皮组面包100 g面包体积为479.66 cm3,高于热榨组、干法脱皮组(p0.05)。湿法脱皮组面包硬度、咀嚼度分别为176.65、141.36,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干法脱皮组面包弹性、回复性分别为0.87、0.23,高于其他三组。存放1 d、3 d、5 d时,湿法脱皮组面包水分减少速率分别为1.72%、0.97%、0.58%,低于其他三组(p0.05)。说明使用湿法脱皮芝麻分离蛋白制作的面包感官评分最高,面包质构最优,水分减少速率较慢,整体品质最理想。  相似文献   

15.
研究添加麦芽粉和抗坏血酸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以河南和山东2个小麦主要生产省的29个代表性品种样品为材料,用布勒实验磨制粉后,在面包基础配方上设置添加组和未添加组,研究添加麦芽粉和抗坏血酸后面包感官评分、质构及C-Cell图像分析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麦芽粉和抗坏血酸后,可明显提高面包体积、体积评分、外观评分和最终综合评分,使面包冠变大,颈变明显;对面包芯色泽、质地和纹理的改善作用不明显。质构分析中面包的硬度和韧性均明显减小,衰减比例无明显变化。C-Cell指标中的面包切片面积、切片周长、气孔数量、平均气孔密度值均明显增大,切片亮度和气孔直径明显降低。仪器评价指标与面包感观评价中部分参数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全麦面包富含各类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但其消费量却远低于白面包,其原因主要在于全麦面包质地坚韧且感官品质不佳,因此需要对全麦面包的品质进行改良。添加酶制剂是全麦面包品质优化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木聚糖酶、α-淀粉酶、植酸酶、淀粉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及脂肪酶单独作用时对全麦面包的比容、质构及老化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复合酶制剂应用于改良全麦面包的研究成果。通过多种酶制剂的复配,可以更全面地改善全麦面包的品质,避开了单一酶制剂对全麦面包品质改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向马铃薯馒头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葡萄籽原花色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研究GSP对马铃薯馒头的外观、组成、质构、比容、孔隙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SP不会改变马铃薯馒头的成分组成。但是,GSP会使马铃薯馒头的亮度降低,红度升高,黄度降低,并且会显著增加馒头的硬度,降低馒头的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随着GSP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馒头的气孔数量和平均大小显著降低,马铃薯馒头的比容显著降低,内部结构变得紧致,这导致了馒头感官品质的降低。模糊感官评价表明,当GSP添加量大于2%时,马铃薯馒头的感官品质急剧下降。在马铃薯馒头中,GSP的添加量应小于2%。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