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对奥地利ANDRITZ公司研发并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经过盘磨化学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以下简称P-RC APMP)生产线的部分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了介绍,对P-RC APMP制浆中通过挤压预浸和高浓磨浆与低浓磨浆、高浓漂白相结合的工艺及配套的设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谢林 《广西轻工业》2010,(10):75-76,93
主要对奥地利ANDRITZ公司研发并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经过盘磨化学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以下简称P-RC APMP)生产线的部分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了介绍,对P-RC APMP制浆中通过挤压预浸和高浓磨浆与低浓磨浆、高浓漂白相结合的工艺及配套的设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碱性过氧化物盘磨机械法制浆(P-RC)工艺主要包括木片的预处理(P)、盘磨化学处理(RC)及木片经预浸后漂白反应两者之间的合理分配等。为达到最佳漂白效果,P-RC工艺需要一个比较缓和的预处理,在磨浆化学预处理条件下完成大部分的漂白反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新的化机浆制浆节能技术--木材顺纹切削工艺,比较了木片经顺纹切削工艺获得的平均厚度为0.3mm薄片与平均厚度为2mm传统木片在P-RC APMP流程下的磨浆能耗及纸浆强度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用碱量下,获得同一加拿大游离度前提下,薄片P-RC APMP工艺磨浆电耗与传统木片P-RC APMP工艺相比下降28%左右;在相同磨浆能耗的前提下,采用薄片P-RC APMP工艺制得的纸浆有更高的裂断长及耐破指数,但撕裂指数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选取苏北地区不同品质的杨木加工剩余物为原料,采用一种我国自主研发出来的新型预浸磨浆系统以及常规的高浓盘磨对比研究不同品质杨木加工剩余物对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杨木加工剩余物的质量对制取化机浆的制浆得率、磨浆能耗、纸浆白度及纸浆的强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相同H2O2用量为7.0%,NaOH用量6.0%条件下,以品质较好的杨木加工剩余物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新型预浸磨浆系统制得化机浆的得率可达85.6%左右,纸浆白度值81%ISO以上,在游离度为300mlCSF条件下,抗张强度可达到33N.m/g以上;以品质较差的杨木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制浆得率为84.2%,纸浆白度为73%左右,抗张强度为29N.m/g。另外,采用双螺杆新型预浸磨浆系统比采用高浓盘磨制浆磨浆电耗上可节省30%左右,制浆得率、纸浆白度及纸浆的强度性能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两种速生阔叶木原料P-RC APMP工艺制浆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尾巨按和马占相思为原料,采用P-RC APMP工艺对比研究两者的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材性的差异,两种木材原料的P-RC APMP工艺制浆性能差异较大。综合比较而言,相同的过氧化氢用量4.0%,氢氧化钠用量3.5%条件下,制得抗张强度相近的纸浆,马占相思比尾巨桉所需的磨浆电耗约低20%左右;纸浆得率比尾巨按约高3%左右;两者制得纸浆的白度相近均可达75%以上;物理强度性能远优于尾巨桉浆,相同的250ml加拿大游离度下.马占相思纸页的抗张强度可达到26.N·m/g以上;松厚度略低于尾巨桉浆。  相似文献   

7.
采用3种不同的盘磨转速进行第一段磨浆,研究盘磨转速对小叶桉P-RC APMP制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桉物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汽蒸、挤压和化学预浸渍后,分别采用3500 r/min和4000 r/min的盘磨转速进行第一段磨浆,浆料磨至游离度670 mL时所需磨浆电耗与3000 r/min时的相比,分别下降16%和27%;浆料中纤维束含量分别降低20%和35%;第一段磨后浆料再分别经相同盘磨转速(3000 r/min)的后续磨浆后,与相近游离度的浆料性能比较可知,随第一段磨浆盘磨转速的提高,浆料的细小组分含量略有增加,纤维束含量显著降低,强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光学件能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桉木木屑进行盘磨化学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P-RC APMP)制浆,研究二段浸渍过程对纸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二段浸渍的温度、NaOH和化学品用量对纸浆性能影响显著,游离度随着二段磨浆道数的增加而降低;纸浆的强度和光学性能主要受NaOH用量和温度的影响;磨浆道数增加,纸浆的耐破指数、撕裂指数、不透明度和光散射系数增加而松厚度减低,但是NaOH用量增加且温度升高时,耐破指数和不透明度降低,撕裂指数和光散射系数增加而松厚度基本不变;桉木木屑较易漂白,经每道磨浆后白度均较高;白度主要受H2O2用量和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H2O2漂白效果降低;在温度85℃、H2O2和NaOH用量分别为70 kg/t和24 kg/t时,进行二道磨浆后白度最高,为74.88%ISO;二段浸渍过程H2O2和NaOH用量、温度和磨浆道数等不仅影响纸浆平均纤维长、伸长率和断裂长性能,而且影响过程废水水质的色度、SS和TS值;工艺A的污染负荷COD最低,为312.4 kg/t,其在较低温度和化学品用量下,纸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碱性过氧化物机械浆(APMP)作为改进传统的BCTMP(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的一种新技术于1989年6月由Sprout-Bauer公司推出。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制浆方法。木片在磨浆之前,用传统的过氧化物漂白液进行浸渍而将木片漂白。APMP与BCTMP相比,在化学药品用量相同的条件下,两者的强度性质和白度一样。但APMP磨浆能耗要比BCTMP低30~40%,又因为APMP不需要另建漂白车间,所以基建费用也比BCTMP低。  相似文献   

10.
高得率浆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美云  王键 《国际造纸》2003,22(3):24-28
最初的高得率浆(HYP)是用亚硫酸盐处理的化学热磨机械浆,传统称为CTMP或BCTMP。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了APP和APMP,近来又开发了APMP-PRC。除APMP-PRC以外,上述所有的制浆方法都已用于HYP的生产,而以BCTMP法为主。这些制浆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在何处添加漂白药品,例如是在磨浆以前还是在磨浆以后。BCTMP制浆时,在浸渍工段用亚硫酸盐预处理木片,磨浆以后再进行漂白。而APP和APMP制浆时,浸渍工段用碱性过氧化物处理木片,磨浆以前进行漂白。APMP-PRC制浆方法是对APMP的改进,该法木片只采用温和的碱性过氧化物处理,接着在…  相似文献   

11.
以沙柳为原料生产盘磨化学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P-RC APMP),在NaOH总用量8%、H2O2总用量10%时,研究沙柳原料木素(SPL)、单次化学预浸渍的沙柳P-RC APMP中木素(1-PL)和2次化学预浸渍的沙柳P-RC APMP中木素(2-PL)的变化.与SPL总量相比,1-PL和2-PL的总量分别减少8.3%和14.3%;与SPL相比,1-PL和2-PL中的脂肪族羟基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但总酚羟基(Tp-OH)含量分别降低了44.2%和47.1%;与SPL相比,1-PL和2-PL的数均分子质量和质均分子质量均逐渐减小,但两者的多分散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速生杨枝桠材P-RC APMP浆的酶促磨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速生杨枝桠材P-RC APMP浆酶促磨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酶预处理可以改善P-RC APMP浆的磨浆性能和成浆质量.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打浆度提高3~11°SR,磨浆能耗明显降低.最佳酶用量为25 IU/g.与未经过酶预处理速生杨枝桠材P-RC APMP浆相比,纤维素酶预处理纸浆裂断长提高11%,撕裂指数提高13%,耐破指数提高14%,耐折度提高50%,白度提高1.2个百分点;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裂断长略有提高,撕裂指数提高15%,耐破指数提高11%,耐折度提高75%,白度提高1.9个百分点.酶预处理可抑制纸浆返黄.纤维素酶的酶促磨浆效果好于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13.
碱性过氧化氢机械制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宏 《轻工机械》1997,(2):9-11
7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性的木材短缺,化机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具有对原料适应性广,产品品种增加,设备投资低等优点,因而得到迅速发展。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是在BCTM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九十年代新浆种,APMP在磨浆之前采用了最新发展的木片预处理技术使制浆和漂白过程合二为一,不需单独的漂白工段,使设备投资减少25%以上。由于在碱性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预处理,磨浆可使用常压盘磨,电耗大幅度降低,从而显著减少了操作费用。BCTMP增加纸张强度是依靠增加木素的磺化作用而得到的,…  相似文献   

14.
碱性过氧化物盘磨机械法制浆新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最近开发的,建立在大规模中间试验基础上的碱性过氧化物盘磨机械法制浆工艺、这一新工艺是在过氧化物漂白、木化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磨浆机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主要包括木片的预处理(P)、盘磨化学处理(RC)及木片经预浸后漂白反应在两者之间的合理分配等。为达到最佳的漂白效率,这一新工艺(P-RC)需要一个比较缓和的预处理,在磨浆化学预处理条件下完成大部分的漂白反应。因为浆料在盘磨机中的停留时间较短,磨浆后需要有高浓停留反应过程,这对盘磨化学法处理非常必要,中间试验的研究结果基本再现了工艺路线的设想:(1)与相对剧烈的预汽蒸相比,缓和的预处理条件有利于提高浆的漂白效率和光学性能。(2)磨浆后高浓反应过程可使浆的亮度提高2-3个百分点。(3)在盘磨法漂白工艺中,缓和的预处理与无预处理相比,具有较好的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速生阔叶木APMP制浆及制浆新工艺P—RC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解决因“环境保护”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而出现的生存危机问题,就得把原料结构调整到以木材为主,而开发速生阔叶材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论述速生阔叶林APMP制浆工艺及浆料性能,以及硅酸钠在APMP漂白工艺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最近开发的一种新工艺P-RC,主要包括木片预处理(P),盘磨化学处理(RC)及木片经预浸后漂白反应在两者之间的合理分配等。  相似文献   

16.
木聚糖酶预浸渍改善光叶楮木片P—RC APMP制 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木聚糖酶预浸渍对光叶楮木片P-RC APMP制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和NaOH用量均为3.0%的条件下,游离度在380mL左右时,酶法P-RC APMP(木聚糖酶用量为12U/g)纸浆和常规法P—RC APMP相比,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分别提高了27.4%、7.2%,且PC值减少了近20.6%。可用于配抄高档白纸板和白卡类纸板产品,在生产同档次纸板产品时,用酶法P—RC APMP纸浆配抄可以节省商品漂白木浆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桉木化机浆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桉木化学机械浆制浆过程中的预处理条件对纸浆物理性能及漂白性能的影响,并对改善桉木化机浆质量性能的途径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加强药液对木片的预浸渍,可提高纸浆白度和纸浆中磺酸基含量。采用两段NaOH—Na2SO3预处理方法可提高纸浆强度、白度及可漂性能。  相似文献   

18.
高白度高强度杨木APMP制浆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内蒙河套小美旱杨进行了不同用药水平的APMP两段浸渍制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碱性H2O2两段浸渍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浆料强度性能,降低磨浆能耗,漂白与制浆一次完成并达到高白度;纸浆的强度指标与浸渍处理的用大量有关。适宜浸渍工艺条件:H2O26%,NaOH6.4%。纸浆质量可以达到如下质量指标:抗张指数为7.24N.m^2/g,耐破指数为4.19kPa.m^2/g,撕裂指数为4.60mN.m^2/g以上,白度83.8%ISO,不透明度76.1%。磨浆能耗仅1130kWh/t。2%H2O2的进一步常规漂白,可使纸浆白度达到87%ISO以上。H2O2用量(%)与纸浆白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6.55x 45.5(R=0.99,SD=1.52,P=0.01)。  相似文献   

19.
APMP制浆(AlkalinePeroxideMechancalPuln)——即碱性过氧化氢机械磨木浆,于1989年由AS-B公司推出,汇集了TMP、CTMP、BCTMP等制浆优点,代表着90年代制浆新方法,采用木片经化学药液预浸处理,并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磨浆,使制浆与漂白一道完成的工艺流程,具有厂房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少,工艺流程简单适用,且成浆具有高强度、高白度、高得率的特点。我厂由奥地利安德里兹(ANDRITZ)公司引进的ZOOadmt/d全杨木APMP制浆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100%杨木两段浸渍、两段磨浆的工艺流程,较以往引进的类似生产线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20.
云南保山地区造纸厂的APMP制浆系统目前已联动试车成功。该APMP制浆系统以蓝按为原料,采用两段挤碾、两段浸渍、两段磨浆工艺,生产APMP化学机械浆。以蓝桉为原料采用两段APMP制浆工艺生产化机浆在国内尚属首家,因为蓝桉材质较硬、色泽较深(相对于杨木而言),制APMP化机浆对设备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