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808 nm近红外激光辐照三种不同的离体人组织的光传输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双积分球系统和光辐射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生物组织的光学模型 ,研究了 80 8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辐照人正常小肠、人正常膀胱和人膀胱癌组织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 ,Kubelka Munk二流模型下 ,人正常膀胱组织与人膀胱癌组织对 80 8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各个光学特性参量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人正常膀胱组织对 80 8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光学特性参量均有差异 ,其中吸收系数和有效衰减系数有明显差异。人膀胱癌组织对 80 8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光学特性参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表明人膀胱癌组织对 80 8nm线偏振激光的退偏振较大。人正常小肠组织对 80 8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的光学特性参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表明人正常小肠组织对 80 8nm线偏振激光的退偏振较小。在Kubelka Munk二流模型下 ,80 8nm激光及其线偏振激光辐照三种人组织的光强分布均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多脉冲激光辐照皮肤组织的光热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测定了离体乳猪皮肤组织在多脉冲Nd:YAG激光辐照下径向和轴向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重点研究了激光辐照能量密度、脉冲重复频率以及波长对皮肤组织温升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皮肤组织中的温度分布与探测位置、激光辐照能量密度、脉冲激光的重复频率以及波长密切相关;在激光辐照时间为40 s的情况下,同一波长同一频率时组织温度随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波长1064 nm、霞复频率10 Hz时的安全光剂量阈值为1118.19 mJ/cm2;同一波长同一能量密度时,组织温度随脉冲激光重复频率的增加面增大;同一能量密度同一频率时,波长为1 064 nm的多脉冲激光辐照皮肤组织时的光热效应较532 nm波长明显.  相似文献   

3.
鼻咽组织光热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生物传热理论模型Pennes方程对Ar^ 激光辐照下生物组织的温度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实验测定了离体猪鼻咽组织存Ar^ 激光(λ=488.0nm和514.5nm)辐照下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重点研究了辐照功率密度和波长对组织中温度分布的影响。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组织中的温度分布与组织不同深部位置、激光波长以及激光辐照功率密度有关;实验获得波长488nm和514.5nm的Ar^ 激光分别辐照鼻咽组织时安全光剂量分别为1.85W/cm^2和1.72W/cm^2。  相似文献   

4.
陈燕  牛燕雄  邵珺  陈琪 《激光与红外》2009,39(12):1309-1312
具有一定强度的激光辐照皮肤组织时可造成组织的破坏.建立了激光与皮肤组织相互作用的二维非稳态温度场模型,在柱坐标系下采用积分变换法精确求解了单脉冲及多脉冲激光辐照皮肤组织的热传导方程,得到瞬态温度场分布,并以1064 nm波长激光辐照皮肤组织为例,数值模拟了皮肤组织在激光作用下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激光与组织的热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光参数,主要有激光能量、焦斑半径、重复频率等.  相似文献   

5.
Ar+激光辐照下离体猪鼻咽组织的热响应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树森  李步洪  苏万钧 《中国激光》2004,31(11):403-1406
为了获得用于鼻咽癌(NPC)光活检的Ar^ 激光对鼻咽组织的安全光剂量阈值,实验测定了离体猪鼻咽组织在Ar^ 激光辐照下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重点研究了辐照功率密度和波长对组织中温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组织中的温度分布与探测位置、激光波长以及激光辐照功率密度有关。在同一波长激光辐射下,组织中的温度随着辐照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辐照功率密度达到1.85W/cm^2时,鼻咽组织黏膜下层的温度可超过41.5℃;在相同功率密度激光的辐照下,波长为514.5nm的激光照射鼻咽组织时的光热效应较488nm波长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反向倍增法(IAD),采用双积分球系统,研究了人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以及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对630nm,680nm,720nm,780nm,810nm,850nm和890nm的钛宝石激光的光学穿透深度和光衰减特性。结果表明,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以及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的光学穿透深度和总衰减系数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都在890nm,其值分别为0.517cm和0.348cm;最小值都在680nm,其值分别为0.232cm和0.209cm。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的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都在890nm,其值分别为0.575cm和0.433cm;最小值都在680nm,其值分别为0.277cm和0.260cm。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总衰减系数的最大值都在890nm,其值分别为215cm^-1和229cm^-1;最小值都在780nm,其值分别为187cm^-1和209cm^-1。正常结肠和结肠腺癌肌层/浆膜组织的总衰减系数的最大值都在890nm,其值分别为213cm^-1和231cm^-1;最小值都在680nm,其值分别为193cm^-1和204cm^-1。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特定气氛下激光辐照对单晶硅表面微结构的影响,采用红外(基频波长1064nm)和紫外(3次谐波波长355nm)YAG纳秒激光脉冲连续辐照方法,分别在SF6、空气、N2和真空环境下对硅表面微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红外纳秒激光在SF6和空气中形成的微结构较真空和N2下有更高的纵横比;紫外纳秒激光在SF6和真空中产生的锥形结构比N2和空气中要更为显著,但SF6中形成的微结构上有絮状物的结果。结果表明,激光波长和环境气氛对微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且激光辅助化学刻蚀的效率不同。该结果对深入研究纳秒激光在特定气氛下诱导硅表面微结构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陆健  谢知健  张宏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2):20220022-1-20220022-8
针对连续激光辐照硅太阳能电池的损伤特性,采用光束诱导电流(LBIC)成像方法进行表征,并对其毁伤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波长为1 070 nm的连续激光聚焦在硅太阳能电池表面,诱导太阳能电池产生损伤,再通过LBIC系统扫描得到激光辐照区域的光电流分布图,进而分析太阳能电池的损伤情况。为了表征不同深度下太阳能电池的损伤情况,LBIC测量系统分别采用650 nm和980 nm波长激光作为探测光源。结果表明,1 070 nm连续激光辐照硅太阳能电池非栅线部位时,太阳能电池损伤首先发生在内部;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在太阳能电池表面熔融前,电池内部已经产生了失效区域。当激光辐照太阳能电池栅线时,栅线会发生熔断,导致辐照位置远离电极引线一侧的光电流下降;严重时会使太阳能电池产生垂直于栅线的裂纹,使远离电极引线一侧的电池失效。该研究成果可为连续激光辐照太阳能电池损伤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金属板受激光辐照产生的热响应与材料尺度律之间的关系。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不同尺度律下7075铝合金板在波长为1064 nm的连续波激光辐照下的热响应研究。首先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金属板在连续激光辐照下的数值模型,得到不同尺度律的铝合金板的温升过程;之后开展同尺寸实验验证,对比数值仿真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效时间内,不同尺度律模型温升过程一致;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趋势相似,各尺度律下仿真与实验相对误差均小于17 %。该研究结果对于强激光辐照效应的应用与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1064 nm和532 nm激光共同辐照薄膜的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两个不同波长激光同时辐照薄膜的损伤阈值测试装置,实验研究和对比1064 nm激光,532 nm激光,1064 nm和532 nm激光共同作用3种不同方式辐照1064 nm和532 nm增透膜(ARF)的损伤阈值及其损伤形貌.结果表明,1064 nm和532 nm激光共同作用损伤形貌和532 nm激光单独作用下的形貌相似,532 nm激光在诱发薄膜损伤因素中起主导作用.1064 nm激光单独辐照薄膜的损伤阈值高于532 nm激光,而1064 nm和532 nm激光共同作用下薄膜的阈值介于这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人正常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对488 nm,514.5 nm,532 nm,630 nm和632.8 nm的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空间分辨反射光和CCD探测器以及非线性拟合确定组织光学特性。结果表明,人正常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对五个波长的激光的吸收系数、约化散射系数、光学穿透深度、漫射系数、漫反射率和漫反射率的位移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吸收系数的最大值在532 nm,其值为0.482 mm-1,最小值在632.8 nm,其值为0.224 mm-1,最大差异在532 nm和632.8 nm之间,其值为115%,最小差异在488 nm和532 nm之间,其值为1.90%。其约化散射系数的最大值在488 nm,其值为5.93 mm-1,最小值在632.8 nm,其值为3.87 mm-1,最大差异在488 nm和632.8 nm之间,其值为53.2%,最小差异在514.5 nm和532 nm之间,其值为3.25%。其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在632.8 nm,其值为0.612 mm,最小值在488 nm,其值为0.341 mm。其漫射系数的最大值在632.8 nm,其值为0.084 mm,最小值在488 nm,其值为0.055 mm。其漫反射率的最大值在630 nm,其值为0.356,最小值在532 nm,其值为0.271。其Δx的最大值在632.8 nm,其值为0.153 mm,最小值在488 nm,其值为0.100 mm。可见,人正常胃黏膜/黏膜下层组织对五个波长的激光的光学特性参数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人肝的病变及热凝固导致其对532 nm和1064 nm激光的光穿透深度的变化,采用了双积分球和反向倍增法.实验结果为,肝癌组织对532 nm的光穿透深度显著地较正常肝组织对532 nm的光穿透深度要大(P<0.05),肝癌组织对1064 nm的光穿透深度却显著地较正常肝组织对1064 nm的光穿透深度要小(P<0.05),自然的正常肝组织和癌变的肝组织对1064 nm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其对532 nm的光穿透深度要大(P<0.05);热凝固的正常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自然的正常肝组织对相应波长的光穿透深度要小(P<0.05),热凝固的肝癌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自然的肝癌组织对相应波长的光穿透深度要小(P<0.05),热凝固的正常的肝组织和癌变的肝组织对1064 nm的光穿透深度都分别显著地较其对532 nm的光穿透深度要大(P<0.05).此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肝癌的光热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人肝组织病变及热凝固导致组织光学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人肝的病变及热凝固的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激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运用生物组织的反向倍增(IAD)光学模型。结果表明,正常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吸收系数显著地较肝肿瘤组织要大;正常肝和肝肿瘤组织热凝固后对532 nm的吸收系数都显著地增大,正常肝组织热凝固后对1064 nm的吸收系数显著减小。而肝肿瘤组织热凝固后对1064 nm的吸收系数却显著地增大。正常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散射系数都显著地较肝肿瘤组织要小,正常肝和肝肿瘤组织热凝固后散射系数都显著地增大。正常肝组织对532 nm和1064 nm的各向异性因子都明显地较肝肿瘤组织要大,正常肝和肝肿瘤组织热凝固后其各向异性因子都明显地减小。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热作用下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对532, 670, 830和1064 nm的激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差异。方法 实验采用双积分球测量系统以及反向倍增法获取BPH组织的光学特性。结果 在20℃到80℃的温度范围内,BPH组织对532, 670, 830和1064 nm的光学穿透深度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的,其对532, 670, 830和1064 nm的光学穿透深度都是随着热作用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随着热作用温度的升高,BPH组织对1064 nm的光学穿透深度的变化显著地较其对532, 670, 830 nm的光学穿透深度的变化都要大得多(P﹤0.05),其对532, 670, 830和1064 nm的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分别在50, 50, 50和70, 70℃,其值分别为(0.404±0.010), (0.539±0.014), (0.699±0.018)和(5.917±0.148) mm,最小值分别在20, 20, 80和60℃,其值分别为(0.251±0.006), (0.449±0.011), (0.621±0.016)和(1.542±0.039) mm。结论 热作用下BPH组织对不同波长的激光的光学穿透深度的变化的测量结果可为的激光的光热治疗BPH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激光在中性盐溶液中传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激光在中性盐溶液中的传输特性及其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基于溶液对激光吸收、散射的理论分析,通过测试实验得到不同浓度、温度下,配制各异的氯化钠和硝酸钠盐溶液对可见波长532nm、红外波长1064nm激光的衰减系数,结果显示,激光在分析纯盐溶液中的传输特性与纯水相近,浓度的影响微弱;激光在工业盐溶液中的衰减明显,衰减系数与浓度呈线性关系;30-40℃范围内温度对钠盐溶液的影响因子为比纯水高出1~2个数量级;可见激光在中性盐溶液中的衰减以散射作用为主,而红外激光仍以吸收为主.  相似文献   

16.
曾祥伟  李亚红  张燕  褚金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3):20210157-1-20210157-6
针对烟雾环境中偏振前向传输在短波红外波段是否具有偏振信号增强的问题,实验研究了烟雾环境中水平线偏振光在532 nm和1 550 nm波长下的前向传输偏振特性。烟雾环境由烟饼燃烧所制,其主要由悬浮氯化铵颗粒和水汽组成,且氯化铵颗粒在烟饼点燃7~16 min内稳定沉积。搭建了532 nm和1 550 nm两套单波长激光前向传输测试平台,用以测量水平线偏振光在烟雾环境中的前向传输偏振特性。分析测量误差主要由激光源的光强波动误差、测量时间变化误差、偏振器件的安装误差和转角误差引起,计算了532 nm和1 550 nm激光前向传输测试平台的测量误差峰值分别约为1.03%和0.89%。测试烟饼燃烧7~16 min时的偏振状态保持率RoPS,测试结果表明:相比532 nm波长,水平线偏振光在1 550 nm波长前向传输后具有更优异的偏振状态保持特性,且随着烟雾浓度降低,两者之间的偏振状态保持差异逐渐缩小。文中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制烟雾环境中水平线偏振光在1 550 nm波长前向传输后具有优异的偏振信号,这可为短波红外偏振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17.
We demonstrated the ~2.8-μm and ~3.5-μm linearly polarized continuous wave (CW) laser outputs from a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PM) Er3+-doped fluoride fiber laser. By introducing a film polarizer into the cavity to select the laser polarization orientation, the ~2.8-μm linearly polarized CW laser with a high polarization extinction ratio (PER) of ~23 dB and maximum output power of 2.37 W was achieved under double-end pumping at 976 nm. By adding another 1981-nm pump source simultaneously, the ~3.5-μm linearly polarized CW laser was also obtained, giving higher PER of ~27 dB and maximum output power of 307 mW which is only limited by the available power of 1981-nm pump.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a mid-infrared linearly polarized CW PM fiber laser in the >2.5-μm mid-infrared region. This work not only opens up opportunities for some new mid-infrared applications, but also provides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high-stability and versatile mid-infrared laser sources.  相似文献   

18.
激光气化生物组织是激光医学应用中的重要方面。探索激光参数对气化效率的影响是激光生物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实验研究了532nm、1064nm和1320nm脉冲激光气化离体猪肝脏组织的试验效应,对比三种激光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下的气化深度和热损伤深度,结果表明:在气化含血组织中,脉冲532nm脉冲激光的气化效率最高,热损伤区域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