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甜甜  贾晓浒 《城市住宅》2021,28(2):100-102
建筑发展的脚步折射出人类文明的进程,与其所在环境、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建筑因需要而存在,因使用而发展.受民族、信仰、审美理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中西方不同的建筑文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田时雨 《城市住宅》2021,28(3):161-162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又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建筑的发展与进步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同地域、环境、人文滋养不同的建筑文化,不同的建筑文化哺育不同的建筑.通过中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证,分析建筑文化差异及建筑形制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了从健康和舒适的角度思考建筑,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中国科技地产联盟、《建设科技·科技地产》杂志、当代置业联合举办的“建筑、居住、文化”科技地产论坛,2005年10月29日在Moma建筑科技艺术馆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建筑、居住与文化的融合及社会发展”。与会嘉宾有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庆风、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白胜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韩林飞、当代集团副总裁陈音等专家与学者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讨论。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张庆风…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智能化建筑的定义和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背景,在介绍境外智能化建筑发展趋势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国智能化建筑的现状及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在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并阐述了对"以人为本"的智能化住宅小区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务之急。太阳能与建筑结合是今后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研究、开发太阳能建筑,而我国由于政策、技术、资金等原因,以前在这方面一直是个“盲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代表着城市的过去,是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精髓之作。近年来,城市逐渐发展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开发与应用,在控制不好发展对策的基础上,使得城市历史文化建筑被破坏。协调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城市建筑开发之间的关系,需要对城市文化建筑进行科学的保护,并且在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试论建筑文化"内核"与"外缘"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兴田 《新建筑》2003,(4):44-46
随着历史的发展.推动建筑文化更新、前进的途径,一是由其“内核”文化的“裂变”或“聚变”为动力;二是由其“外缘”文化起作用。这两条途径往往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建筑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亲身参与的文化建筑设计实践,提出文化设施的建设应强调商业与文化共生发展的观点,反对以房产开发回笼资金的方式开发、建设文化建筑,提倡通过提升文化设施自身的经营可行性降低对财政和企业的依赖,同时搭配经营性的适配商业设施,从整体考虑运行,以提升私人和企业投资文化建筑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建筑元素着手,对东西方古典建筑的门在空间序列中的作用、对建筑形象生成以及自身附设装饰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所在,并指出建筑文化的差异存在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随时代的发展将继续延续。  相似文献   

10.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历和战火摧残,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迅速兴起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如今的昙华林街区里的许多老建筑被人为毁坏或是整体拆迁,在岁月的侵袭下昙华林街区已经呈现出衰败的迹象。文章以昙华林中心的"花园山牧师楼"为例,对昙华林街区留存的建筑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其发展现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建筑的思考,以期未来的改造方式能够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历史文化建筑风貌及其经济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的关联性:建筑文明是建筑文化的内在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文明的外在形式;建筑文明尺度对建筑文化品位的内在制约,建筑文明的价值转换,充实为建筑文化的历史积淀,全球化文明散布引发的建筑文化增熵及抗衡文化增熵的三种“负熵流”。  相似文献   

12.
西塘是兼顾古镇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典型范例,西塘建筑文化具有独特价值,保护、传承和创新古镇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介绍西塘建筑文化发展现状,分析建筑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西塘建筑文化保护的对策,期望对当前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有所启迪,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3.
朱华 《中外建筑》2007,(10):61-63
建筑物除了具有物质属性以外,还兼有精神属性,形成了建筑文化,本文简要介绍了浦东在开发开放中建筑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发展,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回顾,分析了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见解。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文化建筑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关系出发,针对当今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城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旨在实现历史文化建筑和现代城市和谐共存,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基础上,促进周边区域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节能环保型住宅是我国房地产业的大趋势,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众多的开发企业纷纷投入到节能环保型住宅的建设中来.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如何将节能产品与建筑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也一直是业内不断思考、不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千载龙飞地,一代帝王乡”。汉高祖刘帮的故里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建筑与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特色。它对后世的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建筑期刊200年来的发展提出一系列概括性的思考,并以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及澳大利亚5国的建筑期刊为例,探讨了建筑期刊的文化作用。其中的具体话题包括:建筑学专业的自我认同,建筑师对外国同行的评论,兴办期刊作为推动建筑实践的手法,读者群的开发及在传达过程中建筑词汇的变义。  相似文献   

19.
"嘉庚建筑"承载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 《中外建筑》2006,(3):57-58
嘉庚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具有人文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建筑形式上来说,嘉庚风格建筑既具闽南红砖民居特征,又有西洋风格,它把闽南红砖民居与欧式建筑融合起来,将闽南传统的翘檐屋顶和欧式建筑的造型柔和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嘉庚建筑的人文精神也反映了陈嘉庚先生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包括多元文化兼容的创新实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构成与“诚毅”、爱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嘉庚建筑是爱国、为民的嘉庚精神的一个载体,也是一个特殊时代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罗浮山作为岭南道教第一山,是道教建筑的源头。近年,因旅游加速开发,山内具有岭南本土宗教特色的建筑急切面临保护、开发的问题。据对罗浮山道教建筑近八年的实地调研、修缮工作和对当地特色道观进行测绘整理,从本土特色与文化源流分析入手,集田园调研与文献研究的方法,总结罗浮山内的道观近代发展,以作为岭南宗教建筑的有效补充。以期为如何有效地保护当地道教建筑文化特色,让其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