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志 《建筑创作》2004,(3):116-121
文章介绍了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的简要经历,并将她们的早期作品、成名作、成名后的作品及近期作品进行了类比,展示了当今两位女性建筑大师的风采和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涵盖内容很多,提出了“和谐建筑”的观点,它主要应该是包括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建筑与自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分析长谷川逸子建筑哲理思想中包容、共生这两个基本观点入手,认为它们体现了一种和谐建筑的思想,最后得出在我国现阶段建造和谐的建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建筑》2013,(8):26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日前在美国洛杉矶宣布,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荣获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现年72岁的伊东丰雄已经是第六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建筑师(注: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由SANAA组合——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两人获得)。自197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设立以来,共有35届、38位建筑师获奖,其中美国建筑师8人,而日本以6位建筑师的数量位居第二。几位获奖的日本建筑师各有各的风格:或现代,或惊奇,  相似文献   

4.
继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后,当今时代呈现出多彩缤纷的建筑风格,众多杰出的建筑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个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蓝天组与妹岛和世的建筑设计风格迥异,本文通过分析他们作品中背景、设计理念、设计方式之间的异同点,以此来探寻性格各异的建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建筑的共生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传统哲学和传统建筑中包含着深厚的共生理念,二战以后,日本当代建筑师在融合了传统哲学和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拓展和表现了这种共生的生态思想,在当今建筑领域树立了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在建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们中国的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也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车轩 《中外建筑》2013,(6):36-37
伊东丰雄是日本众多建筑大师中承前启后、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建筑以轻盈流动自然而闻名。本文通过简述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选取伊东的若干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他与日本社会与文化一脉相承的建筑思想,并通过他与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的对比,论述这一思想在日本建筑中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2)
文章论述解析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作品Okurayama公寓的建筑形态设计,推演其设计手法,并重点对其设计方案中如何将室外空间引入建筑内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张婷 《世界建筑》2009,(7):120-123
重建品牌形象是当前老博物馆发展和更新的重要目标,2007年底,由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设计的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了,新博物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建筑和品牌的“双赢”,文章以此为例,分析了新馆建筑对提升参观体验和机构形象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建筑为博物馆争取社会关注和资金支持的方式,最终说明了建筑在博物馆品牌营销中的多重角色和重要意义,文章在结尾进一步提出,建筑师应该以开放的态度.专业的精神,批判性地展开合作并创造性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建筑现象学自理论诞生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建筑师的认可,这种以人的存在为立场的建筑思考方式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尽管当代许多建筑大师没有旗帜鲜明的表明其建筑现象学立场,但是他们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建筑现象学的本质。我们常用轻盈、纤薄、"暧昧"等词形容妹岛作品的现代与前卫,而本文从另一种角度——建筑现象学出发来观察她的作品,同时也间接印证了建筑现象学在当今建筑学界的影响力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界知名女性设计师相对占少数,但是在照明设计界却有相当多的女设计师,绝对顶得起半边天,其中更不乏重量级的人物。对中国的照明设计界影响最深,并广为人知的照明设计师中,就有两位大师级的女性:石井幹子(Mo-  相似文献   

11.
《建筑创作》2011,(8):14-19
大会概要素有 “ 建筑界的奥林匹克 ” 之称的,每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建筑盛会“ 第24届世界建筑师(UIA)大会 ” 将于2011年9月25日~10月1日在日本东京盛大举行.届时,世界上约130个国家的约1万名建筑师、研究学者、技术者及建筑相关企业者将聚集一堂.日本是首次承办这一盛会.大会期间将同时举办展示企业最新技术和产品的大规模国际展览会,提供企业形象和产品展示,行业最新动态了解,与日本同行沟通交流的全方位功能.这也是行业、企业向世界发布信息,弘扬品牌的一个绝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土木建筑》2012,(3):13-23
近两年来,"公民建筑"的提法似乎有些热乎了起来。这来自于《南方都市报》从2007年始办的"中国建筑传媒奖"活动,该活动以"走向公民建筑"为口号,并给"公民建筑"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指那些关心民生,如居住、社区、环境、公共空间等问题,在设计中体现公共利益、倾注人文关怀,并积极为现时代状况探索高质量文化表现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3.
从对公众活动的接受度的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作出新的定义.进而引出一种被忽略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化的建筑外部空间。并对公共化的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对其在抵御蓄意破坏行为、保障空间安全及在支持城市生活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及在补充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改善建筑与城市间的关系、改善城市步行环境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4.
肖福林 《建筑与文化》2012,(8):34-36,33,32
何兵先生认为:北改的实质属于学术范畴的城市更新,目的是为了提升成都北城的城市空间生产水平。今年2月,成都市拉开了北城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北改)的序幕,这是一项范围约为211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改造工作,包括金生、成华和新都三个区,直接相关的城北居民达到150万人,是成都目前最大的民生工程。从政府公布的政策来看,北改将综合运用改旧、建新和更新三种方式,建成文态、业态、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现代高层办公发展迅速,尤其在创作领域建筑师在高层办公建筑关键发展时期,如何通过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实现高层办公建筑的创新发展是目前建筑师的时代使命。因此,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可以发现,蕴藏其中的创新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角度的设计创新、建筑空间设计创新和建筑技术创新三大方面。该文探讨了高层办公建筑的创新发展。并以广州电网生产调度中心建筑投标方案为例,从城市空间角度、建筑空间角度、建筑技术利用角度等三个方面,逐步分析、展开论述了高层的创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及公共艺术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升。本文基于色彩对增添城市风采、提高城市艺术文明程度的重要性,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性、文化性及大众参与性,对长春市地铁2号线各站的公共艺术设计进行案例分析,探究“色彩”在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建筑空间中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精神风貌体现的作用,以满足人们对城市空间建设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许多大体量建筑往往陷入肤浅、浮夸的形象设计,巨大威严的体量带来了距离感和压迫感,建筑缺少对城市生活的关注.而巨构形式理论主张以建筑形成巨大的水平性公共空间介入城市肌理,为城市生活提供巨大的公共活动场所.文章试图通过对比巨构形式理论与相关术语,归纳巨构形式理论的核心特征,以厘清其理论意涵及本质特征,并结合国内相关案例,试图发掘巨构形式理论在中国的现实价值,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带着几个问题踏上了北欧之旅,希望能够借此找到答案,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对欧洲感性的认识,包括人、自然、地理、生活等等,第二部分包括对部分建筑理性的分析,希望从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常受制于城市规划的各种指标及规定,在宏观的城市尺度与微观的建筑尺度之间存在着断层,这就需要建筑师关注城市,向上找到种联系的方式日本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五位建筑师积极应对城市发展的宏观问题,为连接城市与建筑之间的断层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们那些具有城市尺度视野的作品不仅为建筑找到了依据,也为宏观层面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曾芬  尹培如 《华中建筑》2012,(11):33-37
在信息化悄悄潜伏并开始大规模地影响建筑界之际,日本建筑师们敏锐地感觉到了社会的变化,这种新趋势的影响逐步显现、加强。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建筑师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与建筑策略来应对:或主动或被动,或积极或消极,又或拥抱或批判的多元视角。我们以四位获得Pritzker奖的日本建筑师为视角,试图发掘信息化在他们的建筑理念中的影响及其中的脉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