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HGIS设备的特点和目前GIS设备装配式基础的研究成果,提出HGIS模块化装配式混凝土蜂窝型基础,由装配式筏板和预制支墩现场通过螺栓组装而成。以220 kV变电站为例,给出HGIS模块化装配式混凝土蜂窝型基础初步设计方案。采用ABAQUS软件对基础的装配式筏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筏板混凝土的最大主拉、主压应力均位于螺栓节点附近,筏板混凝土、连接螺栓和钢筋的最大主拉应力、主压应力和Mises应力均小于标准值,沉降差也在许可范围内,可以在工程中试用。  相似文献   

2.
110kV变电站作为电网的主要节点,对电网的安全可靠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很多110kV变电站经过多年的投运,设备出现老化的情况,导致设备故障率增加,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急需改造现有的变电站设备和工作环境。本文针对当前110kV变电站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量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长,相继越来越重视电力系统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变电站缺一不可且作用巨大,一旦发生问题而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则极易威胁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一般情况下,变电站运作时间较长,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会增加安全风险而产生各种不...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两型一化"变电站的号召,对常德市黄土店110 k V变电站进行了优化设计。110 k 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设备,取消110 k V出线侧及主变110 k V进线侧的隔离开关,采用充分利用出线间隔内纵向空间的双层出线模式;35/10 k V配电装置均采用新型气体绝缘开关柜。此方案与常规设计方案对比可知,本方案中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比常规方案节约68%,使变电站的布置更加紧凑。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变电站人字构架预应力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双柱基础(简称装配式基础)。这种装配式基础具有建造效率高、受力性能好、节能减排等优点。采用考虑材料非线性、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的数值分析方法,对实际荷载和全过程加载下的装配式基础进行了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分析,并与同条件下的现浇基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基础在实际荷载下的承载力和应力状态均满足规范要求;在全过程加载下,装配式基础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协调变形能力,两类基础均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基于土重法和R.Ganesh理论,提出了装配式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值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冬季施工主要技术措施,主要介绍了如何优化配合比、做好搅拌站保温、混凝土拌合物的加热及运输、如何选择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浇筑后的养护等。可在工程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由模块化井字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板通过抗剪栓钉组合而成的模块化钢-混凝土双向组合楼盖的做法和优势。以6m×6m双向组合楼盖为对象,采用足尺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楼盖的承载力和刚度。结果表明:模块化钢-混凝土双向组合楼盖的承载力可达15.73kN/m2以上。普通活载标准值作用时,楼盖挠度仅为跨度的1/545,满足规范要求,在装配式结构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设备基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下结构的应用和研究尚处于空白.本文介绍了在地下结构的分支--大型块体式设备基础中,应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四种形式,并介绍对比性分析试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设备协同工作的基础上,对设备-基础-地基体系进行了非线性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根据粘-弹性半空间法计算了地弹簧的弹性系数,在满足计算精度的条件下,计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简化.根据实测的荷载时程曲线及设备的极限荷载,构造了人工荷载时程曲线,将其作为该体系的外部施加荷载,利用模态叠加法对该体系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最后,通过一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110 kV变电站配电装置的出线规模,提出了不同于常规出线的双层出线方案。在双层出线与终端塔的配合形式中,提出了2种方案:方案一,采用2个双回路塔出线布置方案;方案二,采用1个四回路塔出线布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在出线方案满足带电距离的条件下,双层出线方案相比于常规出线方案极大地减少了占地面积,缩减了主母线长度;2)方案一和方案二针对于不同的出线走廊,各有优势,可依据实际情况选取。  相似文献   

11.
介绍安装在户外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电气设备自身恒温、恒湿的设计方法,使户外电气设备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典型GIS故障类型的局部放电信号特征以及利用超高频信号进行局部放电量估计,以110 kV的GIS实体部件作为实验对象,并在其中设计了几种典型的故障类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表明不同故障类型的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在波形、频谱、幅值、检波相位分布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放电特性受到气压与电压变化的影响,对于尖刺放电类型的超高频信号幅值与放电量之间线性关系最为明显,这些都为基于超高频法的GIS局部放电类型识别与放电量评估的更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田湾核电站220 kV和500kV配电装置位于15 m厚的淤泥加7 m厚的回填碎石区.GIS设备基础沉降要求倾斜不大于2‰.地基处理采用16 m深塑料排水板和超载预压,强夯处理碎石层.施工完成后,淤泥层固结度大于95%,碎石层极限承载力达到400kPa,变形模量达到27.8MPa.实测沉降值满足GIS设备基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电力系统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西流水电站的设计也应业主要求采用了最新的设计理念,电气设备也遵循了智能化、小型化的设计思路.在110 kV户外高压设备的选型上通过对AIS、GIS、PASS三个方案进行比较后最终选用了当前最先进的开关装置(Plug And Switch System,简称PASS),也称插接式开关装置.电站已经运行6年,目前PASS在本电站的成功应用已使得PASS被水电行业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介绍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地质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该模块化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三大模块,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认为进行模块化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必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淮南张集220k V运行变电站110k V配电区域GIS设备工程改造中存在的危险点多、安全风险大、停电次数多、停电难、安装精度要求高等问题,给出了GIS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流程及一系列的安全风险预控措施。重点阐述了如何从设备轴线控制、防尘措施、密封处理、母线对接控制、抽真空与注气五个方面控制GIS安装质量。在整个GIS安装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同时,在交流耐压试验过程中,也没有发生击穿放电现象。结果表明张集110 k V GIS安装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预控措施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110kV智能变电站的电气设备配置特点,为加强该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的功能,对该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了优化整合。所提优化整合方案主要包括:应用一体化业务平台对站控层设备的优化整合,保护、测控、计量方案的整合,故障录波与网络分析仪的整合,智能终端与合并单元的整合等。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整合方案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度,减少了装置配置数量,节约了二次设备舱面积,突出了"两型一化"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8.
110kV数字变电站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数字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比较,从数字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IEC61850标准通信网络等主要方面论述了数字变电站技术优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在满足安全稳定、可靠、经济的运行条件下,数字变电站建设的可行性。首次提出了在电网中运用光纤电压互感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智能变电站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12月26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第1批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110kV曾家冲变电站的顺利投运,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在设计、建设、控制和管理等方面有质的差别,以湖南省第1个智能变电站(110kV曾家冲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为实例,探讨智能化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具体分析智能变电站智能一次设备、自动化系统及智能化状态监测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式,提出该站投运后出现的问题并介绍其解决办法,为后续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