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解决如今装配式剪力墙安装过程中竖向钢筋接头数量多导致的安装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竖向分布筋不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简称SGBL装配式剪力墙),其主要特点为墙体竖向分布钢筋断开连接,边缘构件主筋根据本文提出的等承载力设计方法进行加大以弥补抗弯承载力的损失.为研究SGBL装配式剪力墙墙体抗震性能,开展了4片足尺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往复试验,包括两片现浇对比剪力墙试件以及两片SGBL装配式剪力墙试件.试验结果表明:SGBL装配式剪力墙试件破坏形态与现浇对比剪力墙试件基本相同,采用本文提出的等承载力设计方法后,SGBL装配式剪力墙承载力与现浇剪力墙基本一致.同时SGBL装配式剪力墙耗能能力好于现浇剪力墙,表明这种SGBL装配式剪力墙不仅可以解决连接接头数量过多所导致的安装难问题,且在不削弱抗震性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多层剪力墙结构水平接缝与竖向接缝的螺栓连接节点.设计了4个分别带有竖向与水平接缝连接节点的装配式多层剪力墙试件,为了其结构性能,试件的配筋率有所放松且未设置边缘构件.通过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得到了螺栓连接装配式多层剪力墙构件的破坏模式,分析了其受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螺栓连接装配式多层剪力墙受力特点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区别较大.装配式多层剪力墙试件破坏模式为水平接缝的弯曲破坏,初始刚度、承载力和延性可以满足多层结构的能力需求,但应分别验算构件和水平接缝的承载力;所有试件水平接缝未发生剪切破坏,带有竖向接缝剪力墙的竖向接缝在层间位移角超过1/300后出现显著滑移,各预制部分逐渐独立受力,超过1/167后完全失效.建议螺栓连接的装配式多层剪力墙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在小震作用下采用整体墙肢模型,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采用独立墙肢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按照1∶1比例设计制作了1个足尺现浇剪力墙构件和3个组合方式不同的装配式剪力墙构件。试验过程中按照轴压比0.3对构件施加竖向荷载,并同时施加水平方向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表明,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与现浇剪力墙构件相似,极限承载力基本相当。现浇剪力墙构件破坏的层间位移角为1/54,3个灌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破坏的层间位移角为1/54,1/60,1/71,远大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规定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试验过程中,墙身竖向钢筋的连接未发生破坏,穿孔插筋方式的边缘构件配筋方式能够保证竖向装配单元间的有效连接。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结合工程实例,对装配式建筑中的竖向构件(剪力墙)结构套筒灌浆连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剪力墙结构连接时灌入浆料,凝固后将钢筋锚固在套筒内,达到了高于钢筋母材强度连接的效果,消除应力集中,实现了一种钢筋连接的方法,满足了设计和使用要求,本工艺不适用于作疲劳设计的构件。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符合我国目前积极倡导的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基本趋势,有利于实现低碳、绿色、环保、节能的建筑目标。在阐述了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连接的基本设计原则后,依据设计原则分析各个连接形式。系统归纳总结国内外正在发展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构件的七种竖向连接形式,并对各类连接形式的优势及尚存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展望。结果显示,现有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连接形式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发更合理的连接形式。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国内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连接节点考察和研究,总结目前国内所采用连接节点型式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研发一种新型预制剪力墙的连接节点型式--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并把此种结构形式应用于实体工程中。和燕路329#地块15#楼主要采用预制剪力墙、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等构件。以此工程为例介绍采用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a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PCa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即采用竖向预制构件剪力墙、水平预制构件叠合梁板、竖向构件连接节点采用混凝土及套筒浆锚连接、水平构件连接节点采用预留钢筋叠合现浇连接等,形成整体结构体系。以广东省深圳市监狱保障性住房项目为例,重点介绍基于PCa技术的工业化住宅体系、施工模式及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从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缝的界面构造、竖向钢筋的连接方式及新型的水平缝连接等方面,分析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水平缝的研究进展,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彻底规避传统套筒灌浆连接、浆锚连接等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文章提出一种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SGBL)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并详细介绍了该体系的特点、设计方法、试验验证结果.结合工程应用,从设计标准化、生产自动化及施工标准化等方面详细阐述该体系的建造关键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座浆工艺质量可靠,投入结构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综合效益显著,该新型结构体系的成功应用对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装配式剪力墙的连接技术,探讨了水平及竖向接缝结合部位连接形式和钢筋连接形式,分析了不同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抗震性能,并对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现存问题,研发了装配式纵肋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采用竖向钢筋空腔内搭接连接、空腔减重大尺寸墙板、三明治外墙板等技术,具有免套筒连接、安装便捷,低成本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工艺优化和设备开发,形成了一体化建造技术.本文介绍了该体系概念及特点,论述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墙板构造及标准化设计、力学性能试验及设计方法、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高效安装机具及施工工艺,并介绍了该体系的工程应用及标准编制情况,以期规模化推广应用,为装配式建筑体系技术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3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其中1片为现浇剪力墙试件,其余2片为竖向钢筋采用不同连接方法的装配式剪力墙试件。结果表明:装配式剪力墙试件与现浇剪力墙试件相比,其破坏模式有所区别,现浇剪力墙试件表现为弯剪破坏,其余2片装配式剪力墙试件表现为弯曲破坏;采用镀锌波纹管浆锚搭接和采用U型套箍搭接的连接方式传递钢筋应力效果良好,且采用这两种连接方式的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和承载力比现浇剪力墙试件更高,刚度和现浇剪力墙试件相当,但耗能能力低于现浇剪力墙试件;基于试验数据,对装配式剪力墙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同时通过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复合齿槽U型筋搭接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由预留复合齿槽区预制墙体、暗柱及上下层墙体U型筋连接节点组成。为研究该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通过1个现浇和3个预制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和钢筋应变。结果表明:所有剪力墙破坏形态均为暗柱纵筋压屈、墙体两侧底部混凝土压碎剥落的压弯破坏;采用双填料口能够保证复合齿槽后浇区混凝土的密实度,复合齿槽区形成的暗梁对墙体底部具有强化作用;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U型筋在复合齿槽区搭接连接能够有效传递钢筋应力;相同轴压比条件下,预制剪力墙承载力约为现浇剪力墙的90%;预制剪力墙的极限位移角为1/72~1/51,平均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5;同一位移下,预制剪力墙的累积耗能略大于现浇剪力墙。可采用GB 50010—2010中建议公式计算复合齿槽U型筋搭接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压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建筑工业产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是把工厂加工制作好的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预制剪力墙、预制墙板、预制梁、预制柱等),在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其中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连接对结构的稳定至关重要,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剪力墙等预制构件连接方式多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该方式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时,通过内部预埋用于钢筋的插入和灌注水泥基灌浆料的金属套筒实现钢筋连接。灌浆连接形式最为常见的为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形式。论文将针对装配式剪力墙灌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灌浆检测方案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接缝形式(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竖向和水平接缝)的凹槽浆锚连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完成1片现浇剪力墙和3片不同接缝形式的预制剪力墙拟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不同接缝形式对预制墙体破坏过程、破坏特征、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片墙体的破坏形式均为受弯破坏;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在峰值荷载前受力性能与现浇剪力墙基本相似,峰值荷载后随着水平接缝处结合面的开裂,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承载力和刚度退化较快;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总体上符合规范GB 50011—2010抗震要求,其延性略低于现浇剪力墙,且预制墙体竖向接缝的后浇部分利于结构的耗能;同时采用竖向和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的峰值荷载与竖向接缝剪力墙的基本一致,而极限位移较现浇剪力墙的低27%,其竖向接缝后浇部分的钢筋配筋率影响剪力墙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汤静  范鹤滨  李衡  叶文启 《建筑施工》2020,42(4):610-612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大多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套筒灌浆连接的效果取决于钢筋锚固长度、钢筋偏位和灌浆料的密实度。结合工程实际,采用破损法对在建工程的灌浆套筒进行抽样实体检测,真实获取灌浆套筒的连接效果参数,进而分析总结套筒灌浆的关键控制要点,从而提出相应的施工建议,以保证连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现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规范标准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叠合板底纵筋伸入支座锚固的规定,现浇竖向构件内力放大规定,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位移角限值规定等。提出了规范标准宜强调和加强的建议,包括:干法连接的研究应用,外围护系统一体化预制装配的应用,低、多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宜加强区分等。  相似文献   

18.
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特有的施工工艺技术特征,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项目为实例,归纳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了装配式特有的竖向节点、水平节点、叠合板与现浇连接节点、外墙接缝节点防水、灌浆连接、钢筋绑扎及预埋钢筋定位等关键施工工艺,总结了各施工过程的施工要点,对同类结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谷倩  黄蓉华  张延宾  邓庆  柯杨 《建筑结构》2021,51(21):73-80
为研究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附录A规定的水平接缝连接方式的单面叠合剪力墙平面外受力性能,完成了1片带水平接缝单面叠合剪力墙和1片现浇剪力墙试件的平面外受力单调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单面叠合剪力墙试件的裂缝分布形态与现浇剪力墙试件相同,均表现为典型的弯曲破坏特征;单面叠合剪力墙试件在平面外受力时的初始刚度、延性性能、极限承载力均明显高于现浇剪力墙试件,平面外刚度退化速度略大于现浇剪力墙试件;采用该水平接缝连接方式的竖向连接钢筋能有效传递钢筋应力;在平面外荷载作用下,单面叠合剪力墙的整体性保持完好,预制-后浇混凝土界面未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在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增大,单面叠合剪力墙的平面外承载力明显增加,而延性明显降低;竖向连接钢筋搭接长度越短,平面外承载力越低.  相似文献   

20.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形式。上下剪力墙体之间的竖向钢筋连接性能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介绍了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剪力墙钢筋连接方法的连接构造,分析了各连接方法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延性、刚度等力学性能,对各连接方法的安全性、适用范围、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经济成本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