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项目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承包人实施尽善履约行为,因而发包人利用合同风险分担条款来激发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选取信任感知和公平感知作为双元中介变量,探究合同风险分担条款对具有社会偏好的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激励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合同风险分担条款有利于激发承包人尽善履约,也能诱发承包人公平感知,但是承包...  相似文献   

2.
契约参照点理论以合同为参照点给出解释承包人履约行为选择的新逻辑,但受到合同参照点效应影响的承包人履约行为的类型及表现形式尚不明确,亟需厘清承包人履约行为的结构维度并进行量化。首先,借鉴已有的承包人履约行为的测量题项,并对相似概念的测量题项进行情境化处理构建承包人履约行为测量的初始维度和量表。然后,通过273份问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确定了承包人履约行为的最终构成维度和量表。研究表明,建设项目承包人履约行为的构念是由字面履约行为、尽善履约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等三维二阶因子构成。其中,字面履约行为是最常见的形式,其次是尽善履约行为;字面履约行为维度包含正确履行、充分完成及达到绩效目标等三个因子;尽善履约行为体现在自愿利他、主动控制风险、协同互助和弥补合同漏洞等四个方面;而机会主义行为由隐瞒信息、未完成承诺、逃避非正式协议和利用合同漏洞等四个子维度构成。该量表开发后,可为建设项目承包人履约行为的研究提供完整分析框架并对建设项目履约管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本文基于五家民营企业273个样本数据,研究了薪酬分配公平感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并分析了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和外在工作机会感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薪酬分配公平感对员工离职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组织承诺在薪酬分配公平感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外在工作机会感知调节了组织承诺与员工离职意愿间的负向关系。最后讨论了理论意义和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对风险分担的规定,以及因契约不完备性引致的基于风险再分担的各种履约机制的讨论,在施工合同中设置相应的适应性条款,并嵌入未来状态补偿的风险再分担方案,可形成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基于风险再分担的合同适应性条款策略集。该思路是实现合同优化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控制投资失控的风险,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5.
以建设工程总承包人自愿提供为前提的尽善履约行为是驱动项目价值增值的核心动力,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尽善履约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意愿,然而目前鲜有对尽善履约行为意愿的研究。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个人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结合,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中国工程管理情境下总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从心理层面阐释了承包人尽善履约意愿产生的机理,为发包人对承包人履约行为的控制与引导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期对承包人履约行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交通建设工程具有项目规模大、建造周期长以及复杂程度高等特点,承包商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因此全面、准确、科学地识别风险意义重大,本文应用WBS-RBS法识别出108个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风险因素,建立了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风险清单,完善了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风险识别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虽然拆迁居民的权利愈发得到保障,然而其基于逐利目的采取的不道德行为愈发成为威胁拆迁项目效率与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道德视角,探究社会犬儒主义、道德推脱和公平感知与拆迁户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拆迁户的行为逻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犬儒主义与不道德行为间关系的中介调节模型,分析了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与拆迁户公平感知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采用 SPSS 及 PROCESS 程序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犬儒主义对拆迁居民的不道德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道德推脱的部分中介作用及公平感知的负向调节作用均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8.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的合同,是企业间业务往来、经济往来的重要凭证。以建设工程合同为例,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合同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合同管理部门、人员设置,签订前的合同审查,合同履约过程控制,合同风险控制,合同档案管理几个方面提出了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工程变更、不利物质条件以及物价波动等工程项目履约风险是承包人工程项目履约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动因。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工程项目履约风险与履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找到字面履约与尽善履约关于履约有效性折减差异的数理表达方式,提出利用信任手段注入合同柔性和再谈判机制、促使履约风险再分担,激励承包人在字面履约有效性基础上尽力弥补折减差异,最终实现尽善履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识别出影响履约绩效的三大控制要素,构建出项目控制权对工程总承包人履约绩效的影响路径,探讨工程变更条款适度控制问题。研究表明,工程变更控制权和工程变更价款调整会影响承包人的履约行为进而影响履约绩效,采用控制权强弱互补的工程变更条款设计有助于改善履约绩效。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工程项目中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合作绩效,探讨了承包商对业主的公平感知与初始信任影响合作绩效的过程,构建以业主特征、负责人特征、承包商信任倾向为前因变量,承包商公平感知与其初始信任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模型。对承包商开展调研,依照实证数据,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与完善。结果表明:正向的业主特征与负责人特征均对公平感知和初始信任产生作用;信任倾向明显作用于公平感知,但对初始信任作用不显著;公平感知对初始信任产生作用;公平感知与初始信任对合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但公平感知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从承包商的视角构建了以承包方信任为自变量、投标报价为因变量、承包商的公平感知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 173 份承包商的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善意信任、能力信任与风险费报价和管理费报价均负相关,且承包商的公平感知可以加强善意信任、能力信任与风险费报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仅丰富了投标报价领域和招投标阶段有关信任方面的研究,而且可以指导承包商的投标工作,促进业主和承包商在以后的项目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己方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道德风险、资产专用或敲竹杠以及逆向选择等隧道行为,极易引发进度延迟、成本上升、质量下降等风险,甚至导致工程失败。在分析承包商隧道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业主-承包商合同治理模式,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探讨显性合同与关系合同下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引入关系合同与激励机制能有效防范承包商隧道行为,且能有效促进业主与承包商长期合作;政府作为重大工程管理者,应该引导工程行业建立信息公开平台与承包商筛选机制,从而提升整体行业水平,规范行业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 320 份建筑工人数据,借助 SPSS 和 AMOS 软件,先对调查问卷信效度及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再根据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检验程序,探讨接触—成熟阶段的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过度自信的中介作用和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接触—成熟阶段的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过度自信在处于接触—成熟阶段的专业技能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关系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风险感知在接触—成熟阶段的专业技能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关系间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且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通过过度自信的中介实现,即风险感知能力越强时,过度自信的中介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正向影响愈强烈。  相似文献   

15.
刘莉丽 《山西建筑》2014,(19):241-242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从发包方的角度出发,对建设工程招标中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施工合同签订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发包人如何加强风险的规避与控制做了简要探讨,以期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发包方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基本建设投资巨量化的特点日益明显,实务界针对这种大型公共项目创造了大标段招标的承发包模式。然而,大型公共项目以大标段招标总承包模式招标缔约后,缔约合同前风险不合理分担或缔约合同后的风险变异容易导致风险回流套牢业主。为此,解构了新形势下大型公共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市场—科层”的二元混合治理结构,即业主—总承包商之间通过市场选择的合同治理和总承包商-承建工区之间企业内部的科层治理。在新形势下大型公共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内外二元耦合,据此指出大型公共项目风险回流止逆路径,并拓展了项目治理理论,为工程项目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解释以往文献关于合同对合作行为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研究分歧,以工程建设项目为背景,基于发包方视角构建了以合同控制性和协调性为自变量、承包方信任为中介、承包方角色内和角色外合作行为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340 份承包方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承包方信任在合同协调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得出发包方应充分认识到合同的控制和协调功能,重视合同协调功能用以培养和维系承包方信任;承包方信任会正向影响承包方做出相应角色内、外行为,因此发包方应该重视承包方信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 PPP 项目再谈判频发和效果差的问题,从公平感知影响谈判行为角度出发,以契约参照点理论为基础,设计公平感知测量题项,对全国 20 个省(市)的调研参与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 SPSS 统计分析数据,实证解析我国文化背景下 PPP 项目再谈判中社会资本方的公平感结构及作用顺序和整体公平感受。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方公平感知由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组成,按解释力度大小排序,互动公平位列第一;当前社会资本方整体公平感偏低,在三维度公平中,分配公平感最低。  相似文献   

19.
鉴于公共文化 PPP 项目收益性弱、对私人部门吸引力不足的特点,将私人部门公平偏好引入公共文化 PPP 项目的政府补偿机制设计,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两阶段公私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 以柳州某文化广场 PPP 项目为例分析了私人部门公平偏好对其初始投资决策、最优投资决策及政府补偿的影响。结果表明:博弈的第一阶段中政府初步许诺的运营期补偿力度较小,私人部门公平偏好与其初始决策投资呈正比;第二阶段确定补偿力度时,政府承诺收入率与私人部门期望收入率之差超过其参照点时,若私人部门公平偏好越高,要求政府最优运营期补偿力度越大,项目最优投资规模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公共文化 PPP 项目的补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