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发展进入后半程,城乡建设空间模式逐渐从城市增量扩张、农村减量收缩走向城市存量提升、农村优化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也将迎来新一轮的优化调整。相较于前一阶段,这一轮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将更加温和,摒弃大拆大建,在规划目的、原则、方法和成果上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选取上海市远郊金山区为例,在总结传统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建设困境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原则调整、方法创新、内容深化的优化策略,并基于GIS平台,探索出了一套方法更为合理、内容更加全面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规划,对下一层面的乡村规划建设产生了更强的指导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张强 《中外建筑》2012,(7):71-72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点缺乏整体上的布局与调控。长株潭绿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形条件,土地资源有限,存在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等诸多问题,文章最后根据绿心地区实际情况,建议采用新村建设型、岛状居民点、线状居民点三大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沈阳市康平县实地调研为依据,分析了康平县县域农村居民点现状和分布特点,阐述了农村居民点布局在规划实践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同等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边缘区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是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农村居民点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本文以徐州市铜山区为例,利用2009、2014年遥感解译数据,运用ArcGIS等软件定量研究了铜山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形状、空间布局及动态变化方面的特征,并进行了综合区划。研究表明:(1)铜山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呈现明显的低值空间集聚,空间分异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农村居民点形状方面,研究发现东南部地区居民点的连接度大于西北部地区,呈现蔓延分布的状态。(3)铜山农村居民点空间整体离散,局部方面呈现"东疏西密"的分布特征。(4)铜山区农村居民点整体处于较快变化当中,并且存在着较大空间差异性。(5)以乡镇级行政单元将铜山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低密度团簇状一极速变化区、高密度小团块状一快速变化区、低密度大团块状一较快变化、高密度点状一缓慢变化区。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布局和用地调控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基础研究工作,其评价结果可作为政府是否实行整理、怎样整理的决策依据,并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优化配置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政策选择服务。  相似文献   

6.
付博  徐建刚 《城市建筑》2023,(3):141-147
科学合理地布局用地功能是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重大议题。文章以福建长汀县为例,借助VSD脆弱性评价模型,以综合提升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三个功能为导向,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国土空间脆弱性评价框架,通过构建多功能耦合的三维评价矩阵,实现对国土空间功能布局的科学引导。结果表明,单功能导向下的脆弱性分布存在差异,基于耦合评价结果进行国土空间功能引导,并进一步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点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土地的适宜性未进行过量化分析。基于GIS的技术平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叠加分析后将居民点用地分成四类,对溆浦县桥江镇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进行评价。通过具体的运算结果,较好地描述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用地规模、形状和分布状况,更直观地反映居民点的散布情况,为今后村庄规划中居民点的规划布局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是实现可持续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基于ArcGIS平台,以江苏省睢宁县16个村镇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农村居民点投入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紧凑度以及农村居民点产出效益4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阻碍诊断模型分析睢宁县16个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影响度大小,结果表明:(1)睢宁县16个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归纳为4大类;(2)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以及农村居民点投入强度较低;(3)睢宁县各村镇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在准则层上均存在一定差异,突出表现在空间紧凑度;(4)对于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影响度排名前五的指标分别为经济空间密度、人口空间密度、人均GDP、城镇化率和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推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促进农村发展、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如林 《规划师》2007,23(8):75-78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农村居民点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应在城乡互动、产业互补、功能有机等理念指导下,实施点网模式,通过试点示范等措施,分批、分类推动农村居民点向道路网节点地区集聚,以实现农村居民点的优化重组.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农村居民点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丰县为例,分析了目前农村居民点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为今后同等条件及经济水平的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特大城市周边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特征.以及与农业产业相对应的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并根据不同的区位和产业发展条件提出了4种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王璐 《中外建筑》2015,(1):97-99
2009年,以"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为目标对象的三旧改造在广州推行,随后,三旧改造的风潮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本文以黄石市为例,在黄石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对其"三旧改造"改造内容、改造背景、改造的必要性、改造的制约因素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提出改造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农民为本 加快农村居民点整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建设发展的重心在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由于缺少资金和规划指导,加之管理不到位,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与管理机制。布局散、用地乱、环境差是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显著特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建房数量随之增多,而由于农村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目前没有充分显现,农民建房时缺少节约用地的意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浪费。中共中央下发的[1997]11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土地资源浪费最严重的是两个领域,一是开发区用地,二是农村宅基地。刘庆等根据我国城市…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农村居民点建设条件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改进的生态敏感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建设条件适宜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台塬区农村居民点建设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扩建、原规模整治、逐步搬迁三种策略,四级居住模式,并结合土地整治工作,对各居民点建设进行空间引导和用地控制.  相似文献   

16.
乡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乡村居民点布局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乡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适宜性与可行性,并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笔者利用Arcgis分析并形成系统的方法,对研究乡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分类与建设规划有一定指导意义.以巍山县为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兼顾...  相似文献   

17.
杨昔  余亦奇  郑玥 《规划师》2020,(6):20-25
脆弱性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文章以国土空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三种功能导向、"压力-敏感性-应对能力"三个层面的国土空间脆弱性研究框架,加强了综合集成方法在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随后,以山东省荣成市为实证案例,通过识别不同功能导向下国土空间脆弱性高和较高的区域,分析导致脆弱性的原因,从减缓压力、降低敏感性和提升应对能力三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蒋万芳  肖大威 《规划师》2011,27(2):83-87,92
农村住宅建设"乱""差""难"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区普遍存在,困扰着乡镇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广东省增城市位于大都市边缘区,农村人口众多,具有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化地区的特点,针对其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从规划实施机制、土地管理机制和行政惯例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地提出解决农村建房问题的思路,构建由农村...  相似文献   

19.
在采用文献分析法识别系统脆弱性因素的基础上,将交通PPP项目分为由6个维度组成的系统;接着引入系统动力学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不同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利用Vensim软件模拟不同维度中各影响因素对项目脆弱性的影响,为项目薄弱环节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7)
传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是用政策指标法,通过规划基期和末期两个时间点不同农村居民的数量的差值来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小,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达不到理论潜力,本文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