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建筑与城市设计必须遵循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心态”、“思路”和“方法”这三方面的理解与阐释,深刻剖析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呼吁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在设计中更多的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讲,“简洁”是现代设计的代名词,是现代知识与现代社会条件的自然需求,已成为现代设计的基本教条和基本理念。即使具有沉默意识的“后现代”或“解构主义”的设计取向,也是在“简洁”的容许范围内进行。也就是说,现代设计基本上倾向于“简洁”。 现代设计的美学观与现代艺术的方向基本趋于一致,现代艺术的基本理念认为创作内容必须透过抽象形式表达;抽象层次越深,其作品内容的纯粹度就越高,其外在形式也就越“简洁”。因此“简  相似文献   

3.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是关键工作之一,是建筑正常运营的保障.为避免出现水资源和能源浪费现象,在给排水设计时应充分贯彻节水理念,在不影响正常用水的基础上减少浪费,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本文首先针对节水理念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其后详细探讨了基于节水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并围绕案例展开具体论述,以期可为类...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使用量也不断增加,使得节水理念在建筑物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性也被设计人员所重视。本文就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理念的应用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兴起和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节水理念也逐渐被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提高了建筑的整体服务性能。节水理念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减少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浪费,对我国城市水资源不足的压力起到了缓解作用。笔者通过对节水理念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醒设计人员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进行给水系统的分区、设备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不论从设计形式还是设计方法方面都与现在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格格不入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及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产品在工业时代的设计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正在改变着。笔者综合分析了一些设计思潮,提出产品设计的“环境理念”。由环境与产品的紧密关系和同一本质,来调整产品的设计观念,从而引导专业教学和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幕墙工程”为实例,结合该工程“莫比乌斯环”的设计概念来阐述参数化设计理念在幕墙设计及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以及这种设计理念在幕墙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筑理念的出发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能源消耗体现在建筑项目的方方面面,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水资源消耗占总体水资源消耗的70%以上。文章主要从生活给水系统、水加热系统、中水利用和雨水收集4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绿色建筑理念渗透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并围绕具体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讨论了设计要点,介绍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徐世凯  谢晓倩 《江西建材》2022,(6):136-137+140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城市道路设计相结合,可使城市道路逐渐具备人性化、绿色化、智能化等特点。文中论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为城市道路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葛倍辰  赵兵 《城市建筑》2014,(23):20-20
本文由国外提出的“慢城”发展模式,创造性的提出了“慢村”的理念。本文在“慢村”理念的指导下,从乡村景观设计入手,总结和归纳了几条在进行农村景观设计时应当注意的原则。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这些原则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李斌 《城市建筑》2014,(29):7-8
建筑创作的“理念、表达与实现”是全过程建筑设计的三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宜昌规划展览馆为例,在阐述其一般性原则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创作“理念、表达与实现”的相互补充与完善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和记黄浦项目的规划设计.加深了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过程的解读。在设计上始终把提高综合品质作为突破点,在创新中求发展.进行了种种尝试,“建筑形式源于建筑功能”,对于居住建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商业中心区功能高度复合、空间高度集聚,其发展要求建立舒适的全步行系统、空间垂直发展。地下空间的立体化发展机制是利用地下交通空间带动“地下商业、休闲、娱乐”功能发展,增强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使之达到功能混合、空间集聚、交通网络化的目的。商业中心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关键在TOD模式导向下以轨道交通为“发展轴”,与其他区域或中心联系;以轨道站点为“发展源”、地下步行网络为“发展流”、地下车库为“发展块”,将机动车交通全部放入地下,构建片区化、网络化、立体化、简洁化的地下空间形态,建立轨道影响区内的全步行系统及立体步道网络串联公共空间、娱乐空间、商业空间,促进商业中心区的立体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的“三旧”改造是在既有法律框架和格局下,通过“政策创新”对土地开发利益的重新分配的一种城市更新模式,其实质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项目成功实施的核心环节在于形成各方意愿一致的“地方发展联盟”。以广州、深圳等地三年来的城市更新实践为例,探讨城市更新如何在规划技术上把握核心环节,维护公共利益,促成多方共赢的局面。上述问题的讨论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城市转型发展乃至土地制度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滨水新城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文以长沙市滨水新城大泽湖核心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两型引领、城水共生”两个方面探讨滨水区城市设计特性,以期能够为滨水区的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学校建筑的发展趋势、设计的必要条件、作品实例等几方面对学校建筑的设计进行探讨。旨在为建筑师在设计此类建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how the “Beaux-Arts” “composition” sustained the constitution of design principles for architec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mposition”, a key technique of the “Beaux-Arts” system, is not a simple act of “putting elements together” into a unified whole, but also relates to an array of different “constructions” of architectural knowledge which regulate and sustain the act of design. Through analysing the structure of three “textbooks” published in the early 1980s, this paper examines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s”: the setting up of the principles for governing architectural forms, regularisation of design methods and approaches for architectural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tradition” for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ness”.  相似文献   

19.
Despite the development of 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 tools, designers still need a systematic framework appropriate for energy-oriented decision-making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sign. While the current workflow follows a “forward” modelling procedure in which simulation tools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a design, this study proposes an “inverse” procedure that entails a performance objective that estimates design parameters. Using linear inverse modelling, this approach generates plausible ranges for design parameters given a preferred thermal performance. The paper begins by demonstrating that thermal demand in a particular building operation-and-climate condi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n, in two case-studies, uses the regression model to develop an inverse algorithm. After defining energy performance targets as input, users obtain a probabilistic estimate of design parameters as output that represents a large “menu” of feasible design solutions, provides confidence, and embodies the iterative nature of design.  相似文献   

20.
对儒家的"中和之美""里仁之美""天人合一"和"礼乐"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为了找寻到儒家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切入点,对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建筑和传统室内设计进行了剖析,归纳了儒家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相互影响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