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地公园是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公园改造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为例,探讨和分析桂西北山地公园建设如何体现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城市双修”理论背景下,以泉州山线绿道二期(景观提升)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山线绿道二期项目”为例进行项目实践,提出山地生态修复,山城关系修补以及风景林营建的设计理念和景观途径;以期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对现有山地公园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在山地环境更新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李红  方程 《园林》2022,(9):76-82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为了缓解城市建设过程中用地紧张的问题,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地的需求,利用自然山体建设城市公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更好地优化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空间环境,满足大众对户外活动空间的更高需求,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国内城市山地公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发文阶段、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等内容梳理了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及未来发展趋势。聚焦城市山地公园规划布局与设计、城市山地公园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城市山地公园使用后评价和城市山地公园地域特色表达这4个研究主题进行重点文献分析,以期为未来城市山地公园规划布局与景观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以来,张家口启动了旨在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的"增绿添彩"荒山绿化工程,并把生态修复好的绿化山体转成可供百姓休闲健身娱乐的山地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产品,2012年被正式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7年,依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定位,按照"统筹规划、生态兴市,生态优先、有序推进,协同联动、共建共享"原则,张家口积极响应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建设要求,推进生态共建共享、发展互利共赢.本文结合张家口区域特点,选择适合的生态修复技术对受损斑块、廊道的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城市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状况日趋严峻。作为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建设的主要内容,山地公园对于满足山地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山地公园游憩服务评价有助于科学指导山地公园的优化,提升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游憩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游憩体验感。以承德市为例,对中心城区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基于承德中心城区山地资源和环境特征,着重从市民对中心城区山地游憩环境的需求、感知出发,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选取了游憩环境、游憩设施、游憩感知、游憩承载、游憩区位5个方面的13个评价指标,基于GIS平台对这些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定量化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加权叠加,得到承德中心城区21个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城市山地公园游憩开发建设指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对山地空间的不同游憩需求,进一步推动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游憩建设与城市绿色空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重庆市北部新区九曲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山地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和规划途径,以期为山地城市的生态保护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方针,当今城市化浪潮下,景观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山地步道作为绿道系统的重要环节,应满足人们日益上升的对城市山水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基此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鼓楼区福山生态郊野公园为例,对福州城市西北片区最具原生态的自然山地型公园,同时也是登山漫步揽城临江和亲近自然、沁人心脾的郊野公园的生态保护理念为依托,秉承保护山地景观肌理和自然本底的生态公园,通过主游步道建设串联起沿线景观资源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研究,归纳总结了山地步道在建设过程的技术要素和相应的景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高祥冠 《工业建筑》2019,(10):65-69
太原西山国家矿山公园主要依托西山煤电集团的白家庄煤矿井田进行开发建设,是太原市采矿历史悠久、历史遗存丰富的煤炭工业区。白家庄煤矿是典型的城郊山地型矿区,西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对城市生态建设和产业转型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梳理和总结西山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西山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修复和培育的策略和建议,对城郊山地型矿区的生态修复、矿区存量土地开发、资源枯竭型矿区产业转型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淙钰  高骆秋  曹迪  付彦荣 《园林》2021,(10):27-32
城市建设产生的弃土无序回填,引发了消纳场封场后面临的各种生态修复问题,公园化改造为消纳场的生态修复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金州公园作为重庆两江新区核心区重要的生态斑块和公园体系建设的中心枢纽,决定了公园建设理念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以城市生态修复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重庆金州公园的建设实践,探讨消纳场公园化改造中的地形再造、植被恢复、空间组织等思路和技术创新,以及建管环节的多方协同管理模式,以期为消纳场公园化再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山地公园建设应以遵循自然、因地制宜为原则,充分挖掘基址特征、地域文化、人文需求,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营造富有自然野趣、山地肌理特色的公园景观。基于海沧大屏山郊野公园小山坳景观建设实践,探索公园空间建设与原有地形地貌的契合,降低公园建设成本,将山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高登辉 《石材》2023,(6):10-12+150
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各行业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成为现阶段项目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总结分析可知,在生态修复背景下,石材矿山公园规划工作落实开展过程中需要分别从园区选址、功能区分、场地设计、植被种植设计几方面出发做好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并且针对石材矿山公园规划要点提出有效生态修复策略。包括:场地生态修复、植物生态修复、景观元素生态利用、环境安全保障。只有明确石材矿山公园规划工作内容要点,并基于生态修复提出针对性策略,才能确保石材矿山公园建设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较高标准,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需要.以益阳市会龙山生态公园为研究范例,以生态修复为基本思路,通过景观格局恢复、优化功能格局、焊接文化生态、协调植物群落、强化社会调控等方法和措施,探讨以生态修复复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图为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马峦山郊野公园是以远足登山、观山海溪瀑为特色,集旅游休闲、野外健身、生态教育为一体的市级郊野公园。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园的生态景观遭到一定的破坏。针对马峦山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资源特征及现状问题,提出了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建设前提下马峦山郊野公园的生态修复规划,阐明了生态修复在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受干扰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修复或重新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健康的生态系统,在合理的人为调控下,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服务,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公园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使城市中的自然由各要素独 立运行转变成为城市自然系统整体联动,传统生态修复中以单 项要素和单一问题为对象的保护修复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公园城 市中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要求。基于既往生态修复 方法和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思路,探讨耦合公园城市理念的 城市自然系统整体修复方法,提出由对象层级确定、生态问题 识别、策略路径构建、项目实施引导组成的修复框架,并以成 都市东进区域为例,从资源状态、生态过程、服务功能三方面 对公园城市自然系统进行整体修复,以期为公园城市建设及山 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提供经验启示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对恩施五峰山地区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因山地人居空间无序扩张造成的生态斑块萎缩、生态界面断裂等派生矛盾,并基于在地性修复设计理念,从山地生态、社会及资本等语境优化视角出发,提出山地人居环境修复路径:以在地性生态基质推动景观格局增补;基于地域建造、环境及社会记忆特征重塑人居生活空间;推动从"山林依赖式消费"转向"绿色经济效益"的山地资本投递,并以五峰山综合整治修复实践为例展开讨论,以佐证在地性修复理念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6.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公园应运而生。本文浅析了山地型生态公园的内涵,总结了其特征,并概括了依托自然山体建设生态公园这一类型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7.
林毅 《城市建筑》2023,(19):204-210
山地郊野公园作为城市“双修”工作中“再生态”的重要环节已推广多年,根据现状普查,近几年建成的山地郊野公园依然存在着过度强调景观休憩性、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对于城市功能、空间、风貌的改善,以及经济性生态环境优化缺乏关联性思考。文章意图通过景观格局分析法分析现状山地郊野公园所存在的与城市修补及生态修复脱节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通过福州溪边公园的营建实践及多年管养观测验证该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及长效性,证明山地郊野公园应以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为引领,实现区域生态防护,应通过对周边辐射地块的高效利用及再生理念实现城市经济性营运,也可通过人文历史风貌的塑造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融合塑造出城市的特色风貌区。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引领的新型工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后工业景观公园”作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主要载体,因其标志性和典型性成为风景园林界实践的重要对象,研究其生态设计思潮的演变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后工业景观公园近60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公园建设背景、指导理论、生态设计手法,将生态设计思潮划分为1960—1985年探索期的环境修复模式、1986—2005年融合期的郊野景观模式、2006—2019年发展期的自然景观模式以及2020年以来兴盛期的生物友好模式4个阶段。生态设计思潮经历了从消除场地污染的环境修复到兼顾科学修复与艺术表达,从利用自生长植被群落、保护生物栖息地到设计适应生物多样性的友好环境,从被动到主动、从以人为中心的安全防控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转变。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9.
山地地形是城市空间重要构成元素之一,本文以青岛浮山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提出以生态及休闲功能营造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景观设计手法,探索满足人们多元化活动空间需求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林昱 《江西建材》2022,(11):133-134+137
近年来,泉州市以生态治水理念为导向,将公园景观与生态整治相结合,打造美如画卷的滨水景观。文中以晋江下游生态整治工程(一期)浦西公园为例,通过分析滨水地块存在的问题及公园整体规划,从区域分布、立体路网建设、场地竖向优化、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打造等方面对公园景观生态整治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