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3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其散发的气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NPH管中的醛酮类物质,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装置分析Tenax-TA管中采集的气体,详细分析出了不同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散发物质、各散发物质的气味强度和气味类型,并说明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气味与各散发物质的关联。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塑料中散发的挥发性有机物(VOC)主要包括醛类化合物、醇羟基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烷烃、脂类化合物和苯系化合物等;其中,氨臭味主要来源于胺类化合物,溶剂味主要来源于苯系化合物、醇羟基化合物和烷烃;可通过降低目标气味物质含量或增加特定的香味物质改善材料的VOC和气味。  相似文献   

2.
江小雪 《广州化工》2022,(11):103-105
采用聚丙烯(PP)和聚甲醛(POM)塑料为实验样品,使用袋式法进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试,考察不同采样袋体积和取样量对VOC散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采样袋体积和散发空间下,改变样品的取样量,散发量和取样量相关系数大于0.7;等比例改变采样袋体积和取样量时,对各物质的散发浓度影响较小,相对偏差在30%以内;采用袋式法测试PP和POM塑料中VOC散发量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某污染场地填埋物所产生的恶臭问题,通过填埋物恶臭气体作为切入点,结合苏玛罐采样-GC-MS分析等手段,对恶臭污染物定性.利用恶臭污染物的嗅阈值确定其阈稀释倍数,判断该场地的恶臭特征污染物.本项目通过该方法并结合场地历史沿革分析,确定该场地的恶臭类特征污染物,针对解决复杂污染场地填埋物的恶臭污染物难以定性问题,为后...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车用聚氨酯泡沫材料气味来源,综合概述了当前车用聚氨酯泡沫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气味控制技术方面研究进展。首先以聚氨酯泡沫材料两大原料即聚醚多元醇及异氰酸酯为对象,从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开发和异氰酸酯单体替代等方面介绍了降低聚氨酯泡沫VOC及气味的方法;其次从生产聚氨酯泡沫的各种助剂,包括催化剂、硅酮表面活性剂、脱模剂和除醛剂等方面详细总结了聚氨酯泡沫VOC含量及气味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鉴于整车内各种非金属材料所散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已成为车内环境污染主要来源,我国已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以对其中8种典型有害物质进行管控。但因VOC的组成种类复杂,因此汽车行业也普遍采用气味评价试验辅以监控。鉴于整车VOC检测与气味评价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上互有异同,本文对不同车型分别进行整车VOC检测和气味评价试验,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作为国内整车制造商对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指标建立、测试方法的改进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共同推动我国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6.
以高活性聚醚多元醇、自制特种聚醚、交联剂乙二醇、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为A组分,自制改性异氰酸酯为B组分,制备了汽车方向盘用全水发泡自结皮聚氨酯泡沫。研究了乙二醇用量对产品硬度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袋式法测量了产品的挥发有机物(VOC)含量。结果表明,乙二醇用量增加,产品硬度增高;由该组合料生产的自结皮聚氨酯泡沬方向盘产品的VOC含量满足国内目前最苛刻的VOC测试标准(袋式法)的要求;并且该组合料的现场加工工艺性好,密度低,排气孔溢料少,满足汽车方向盘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材料气味性的评价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氨酯材料气味产生的来源,详述了聚氨酯材料气味性的三类分析评价方法:人工嗅觉评价法、仪器检测法和气味仪检测法,同时介绍了通过改进聚氨酯材料、减小气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滑石粉/弹性体三元共混材料,并考察了两种耐划伤剂对材料耐划伤性能、散发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十字划伤仪和色差仪对材料在常温和热老化(102℃,168 h)条件下的耐划伤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气味评定、顶空–气相色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袋子法以及雾度仪分别对添加两种耐划伤剂后材料的气味、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以及VOC和雾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酰胺类和有机硅类耐划伤剂可改善聚丙烯材料表面的耐划伤性能,常温下两者效果相当,但热老化后前者耐划伤性能消失,而后者仍具有良好的耐划伤性能。在散发性能方面,采用有机硅类耐划伤剂在气味等级、VOC、雾度等方面均优于酰胺类划伤剂。相对于酰胺类耐划伤剂,添加有机硅类耐划伤剂的材料韧性和熔体流动速率有所提升。通过使用有机硅类耐划伤剂制备了在耐划伤性能和散发性能上均满足材料要求的汽车零部件。  相似文献   

9.
《粘接》2021,47(9)
以某轨道车辆用丙烯酸胶为研究对象,利用袋式法和9级度量法分别进行VOC测试和愉悦度评价,通过气味活度法筛选发现丙烯酸胶固化1d、7d和21d后的重点气味物质均为苯乙烯;后基于不同臭气浓度下的苯乙烯愉悦度评价结果,建立了苯乙烯愉悦度-臭气指数特征曲线y=0.0056-0.6758x-0.5307x~2,在-0.122~2.179的苯乙烯臭气指数范围内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30。最后,基于该模型得到的丙烯酸胶干样预测愉悦度与实际愉悦度之间平均相对偏差仅为0.2%,说明该方法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袋式法对某品牌汽车仪表板VOC现状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原材料、生产工艺和表面装饰工艺等对仪表板VOC的影响。研究表明:仪表板VOC超标物质主要为甲醛、甲苯和二甲苯;PP、ABS原材料,注塑温度和喷涂工艺对产品VOC贡献较突出。原料烘烤时间延长或使用特殊工艺改性PP的VOC会显著下降;本体聚合ABS产品的VOC优于乳液聚合产品;注塑温度管控、喷涂烘烤工艺改善均能改善产品VOC性能;表面覆膜类装饰工艺会加剧产品苯乙烯的散发,对其他物质影响较小。该研究为后续汽车仪表板VOC设计及生产管控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岩  李振河 《聚氨酯》2011,(7):52-53
聚氨酯发泡胶及密封胶是聚氨酯系列产品之一。本文通过发泡胶的性能和特点及在外墙外保温应用等的论述,指出了密封胶的材料组成及在门窗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2.
选取体育器材中常用的4款聚氨酯胶粘剂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嗅阈值法探究了其固化物中16种醛类物质整体气味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6种醛类物质在0.005~2.0 mg/L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9 8,加标回收率为92%~108%,相对标准偏差仅为3.2%~7.8%。4款聚氨酯胶中16种醛类物质整体气味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6~8 h达到释放峰值,36 h左右进入稳定释放期。测试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车内空气中VOC和醛酮组分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情况,阳光辐射状态下VOC和醛酮组分浓度最高,恒温恒湿状态次之,怠速通风状态下VOC和醛酮组分浓度最低。通过对恒温恒湿状态下和阳光照射状态下车内气味强度的评价,发现阳光辐射状态下车内气味强度高于恒温恒湿状态下车内气味强度,车内气味强度与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高低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直流舱测定材料VOC散发关键参数的浓度轨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韬  熊建银  郝玲 《化工学报》2015,66(Z1):314-318
室内及车内环境中材料散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造成空气品质低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显著影响着人们的舒适度和身体健康。材料VOC散发特性由3个关键参数表征:初始可散发浓度C0、扩散系数Dm和分配系数K。测定上述散发关键参数是研究材料VOC散发规律进而预测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的基础。基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直流舱中材料VOC的散发过程, 提出了同时测定C0和Dm的浓度轨迹法。该方法通过预设K值, 然后对环境舱浓度的对数进行线性拟合, 根据斜率和截距获得关键参数C0和Dm。敏感性分析表明, 不同的K值对测定的C0和Dm值影响很小。通过对文献中的直流舱散发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车用PP复合材料的气味及VOC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因此,各大汽车公司对车用高分子材料的气味及VOC的管控越来越严,且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文章从材料配方体系设计、生产工艺的调控及材料的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研究了PP材料的气味及VOC的散发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用氢调法PP比过氧化物降解法PP制得的复合材料气味低1.5级,而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比双螺杆挤出机生产的PP复合材料气味低0.5级,有效的二级真空能够降低0.5级的气味等级,同时,气味吸附剂也能有效地降低气味等级,且后处理工艺对材料的气味影响较大。最终制备的PP复合材料的气味和TVOC分别可达2.0-2.5级和12μgC/g,满足汽车公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种低散发耐刮擦汽车内饰用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耐刮擦剂和气味吸附剂对PP复合材料耐刮擦性能和气味散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耐刮擦剂和气味吸附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1%时,PP复合材料具有较优异的耐刮擦性能和低气味散发特性,且其力学性能不受影响.该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各种汽车内饰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立方箱式法对汽车座椅泡沫(聚氨酯软泡)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进行测试,找出其主要挥发性有机物质,并对各类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气味进行了评价。采用10 L袋式法对合成汽车座椅泡沫的原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进行测试,找出汽车座椅泡沫主要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苯系物、醇醚类物质、胺类物质、烷烃、硅氧烷以及醛类物质为汽车座椅泡沫中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物质,其中烷烃主要来自于脱模剂。通过对汽车座椅泡沫的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溯源研究,可以为相关工作者降低其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气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兰兰  兰琪  黄雪飞  王伟  潘敏霞  严洪连 《广东化工》2022,(24):202-204+186
车内环境中材料散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造成空气品质低劣的重要因素之一。铝蜂窝板广泛用于轨道车辆内装材料,其VOC释放水平对车内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本文利用袋式法探究了铝蜂窝板中VOC随烘烤温度、烘烤次数及通风时间变化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铝蜂窝板的较优后处理措施为:60℃通风烘烤24 h后室外(25℃左右)通风放置至少15天,本研究为轨道车辆铝蜂窝板环保管控提供了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全新的催化剂NA—700和自主研发的醛捕捉剂G—330,对原有聚氨酯泡沫配方进行优化和调整,达到同时明显降低聚氨酯泡沫的气味、醛含量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含量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同时使用NA—700和G—330的配方,所得聚氨酯泡沫的气味按VDA 270标准检测显著降低;同时,采用第三方检测机构(SGS)的10L袋式法检测过程中,发现泡沫中的醛(甲醛、乙醛、丙烯醛)含量和TVOC含量可得到有效降低;同时,泡沫的物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汽车车门密封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中甲苯和二甲苯的散发量超标问题,从车门密封条的合成材料分析了污染物的来源,采用HPLC与GC-MS对材料散发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车门密封条配方中的石蜡油和涂层对车门密封条甲苯和二甲苯的贡献最大。通过提高石蜡油的闪点和变更涂层中的分散系使车门密封条满足VOC性能要求,且车门密封条的成型工艺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