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形态高度概括和表达了城市的物质形式及其人文内涵。城市形态分析是认知城市并进行城市历史保护规划所必需的理论工作。吸取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先进理论,结合我国的学术传统和实际情况,创新发展适用于中国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并尝试运用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规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英国城市地理学家的城市形态学理论和意大利的建筑类型学理论是很好的学习对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中国城市的各类"城市形态单元"和"建筑类型过程"的观察确定方法。相关的城市形态研究结果可直接服务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7,(2)
近年来对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关注和提及,但是在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无论从城市经济发展还是历史文化传承来看,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官世洪 《福建建筑》2022,(11):45-47
“共和壹号”为近现代公共建筑,具有鲜明的福州特色和时代特点。为此,讨论如何对历史建筑“共和壹号”进行保护和利用,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通过功能活化利用,激活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保护优先、精心修缮、慎重改造,加固保护建筑结构,改造空间和提升性能;再造民国风茶港文化街区,重现历史场景,发挥历史建筑作为文化资产在当代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传承福州优秀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了天津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自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近现代的历史进程。2005年9月1日,天津市人大颁布《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  相似文献   

5.
建筑的发展反映出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不同的民族历史。因此,保护历史建筑显得尤重要。  相似文献   

6.
历史建筑保护方法需要引起人们思考。在总结哈尔滨市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些具体做法之后,提出对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见解,并强调历史建筑保护立法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再生"的建筑——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一种积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待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采用一种积极的思维--再生的建筑。通过适当改造,适当取舍,使历史建筑具有新的内涵,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其获得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城市特色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传统民居建筑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不仅延续了城市文化特色,还为城市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该文将"共生"的思想引入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实践,尝试从人文生态学的角度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内涵做出解读,并结合沈阳市老城区传统民居易地迁建保护这一工程实践,从建筑与环境的共生、空间与功能的适应、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的契合三方面研究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共生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先军 《现代装饰》2010,(1):127-127
如果要评选2009年度感动世界十大建筑,我不会去选择迪拜塔,也不会选择纽约世贸中心,而会选择最近美国的一组建筑——被人们称为美国最牛的“钉子户”和其周围凹字形的五层商业大楼。  相似文献   

10.
童乔慧 《华中建筑》2007,25(8):206-210
2005年澳门中请世界遗产获得成功,这和澳门长期致力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密不可分.在中葡文化碰撞和交叠的澳门,历史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文章论述了澳门近年来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发展与实践,希望给业内人士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白静  刘利 《建筑与环境》2007,1(4):16-18
本文以“文物楼”为例,细数其所遭受的劫难,回顾其历史发展过程,提出“保留历史皱纹延续历史文脉”保护与再利用的观点,以“新老建筑相互协调,古今风貌相得益彰”为设计思想的保护方案,呼吁社会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断言,"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城市文化(daβ alle groβen Kulturen Stadtkulturen sind)"。这句话既是德国城市丰富历史文化的体现,也表达了德国人对于城市文明的深厚热爱。自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和全球化均对德国城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历史事件也让德国政府、学术界和民众一次次地加深、修正对城市历史保护的认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大慈寺自修建以来经历了长久的兴衰变迁,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成都市城市格局和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城市现代化和商业开发的过程中,大慈寺外围形成的历史街区遭到了颠覆性的推倒,在缓慢寻找场地定位的过程中形成了今天保留的格局。太古里结合大慈寺文化区以及红星路商圈后发形成了低密度、高品质的商业形态。大慈寺的外延意义影响了太古里的生成,而太古里的形成融合了大慈寺以及场地中的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存在也赋予了太古里独特的商业消费气质。历史街区保护和商业开发之间在形态上形成参照、协调,格局上实现新旧的融合,文化上相互尊重和平衡过渡,达到了共生。  相似文献   

14.
李红艳 《华中建筑》2008,26(4):140-143
依据近年来在西安、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发现:在21世纪初的城市建设中,虽然历史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保护理念的偏差、保护技术的缺失、保护政策的不完善等现实制约,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该文提出历史建筑的再生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探讨历史建筑的功能再生,最后从理念、设计、制度和技术4个方面分析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老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明确在老建筑保护与利用应具有的生态观念、社会观念,从而给老建筑注入新时代的活力,使其重现魅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16.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历史名城的沈阳有着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这些宝贵的遗产正面临着破坏。抢救工业建筑遗产,已是刻不容缓。通过对沈阳工业建筑遗产概况和特征的介绍,提出保护与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希望加大人们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力度,为沈阳乃至全国的工业建筑遗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但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文章以沈阳市204街区为例,在分析街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共生理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旨在保护和重塑历史街区,实现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与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张建华  林秉圭 《城市规划》2000,24(11):30-34
结合汉城的城市历史沿革 ,分析了其 1 990年代以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引导与塑造问题 ;并且总结出韩国汉城城市传统文化环境保护研究与实践之中 ,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的复合性保护与恢复、民族文化活动的保护与研究和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再生、城市标志性景观和天际线的控制与保护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何捷 《四川建材》2019,(2):58-59
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不但体现了城市文化内涵,而且代表了城市形象,通过简要分析城市建筑记忆元素、公共艺术景观,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记忆元素的应用价值,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建筑记忆元素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由于对历史城市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城市建设与建筑保护的经济目标相错位,以及相关保护法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与转变政府发展观念并举,有针对性的法规保护,辨证认识保护与更新,使新旧城市相互交融有序发展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