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利未来科技城北区项目为五塔连体的复杂超高层建筑工程,塔楼结构高度96.7~140.0m不等。该工程地下共4层,地上各栋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或者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裙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上五栋塔楼通过滑动连接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单体或者连体,其中A1-A2双塔连体、A3单体、A4-A5双塔连体均为超限高层结构。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结构特点及设缝情况,以A1-A2双塔连体为例论述了结构体系、超限情况、抗震性能目标以及主要计算结果;同时研究了连接体竖向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结构满足相应的性能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某四塔连体结构在顶部通过300m长的空中连廊在高度235m处连接,形成复杂的多塔楼高位连体结构。为减小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及结构构件内力,采用被动控制方案,空中连廊与四栋塔楼的连接节点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并设置阻尼器进行耗能与限位。为检验四塔连体高位减(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25缩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被动消能减震的四塔连体结构满足抗震设计要求;摩擦摆隔震支座与黏滞阻尼器产生了良好的隔震与消能减震效果,空中连廊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
刘洪明  姬倩 《建筑结构》2020,50(5):58-65
普陀龙湾项目1号塔楼19层和2号塔楼18层连接形成连体结构。两栋塔楼高度不同,为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主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部分采用钢空腹桁架。介绍了项目的工程概况、结构整体设计指标、连体结构的设计要点,并对多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构设计融入了抗震性能化的设计思想,对连体部分舒适度、构件受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满足中震不屈服(关键构件在中震作用下保持弹性)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学伟  黄汉华 《建筑结构》2021,51(11):28-33,38
某高层酒店项目是包含多栋复杂高层建筑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介绍本项目B栋塔楼的连体结构设计.该塔楼结构高度为187.25m,地上59层,地下4层.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的Y向高宽比达到8.9,该方向的刚度不足,通过在两端设置"山墙"构件提高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并通过设置钢骨提高构件的抗震抗拉性.结构在29层设置转换桁架,属于高位连体结构.采用性能化的分析方法对转换桁架进行重力与抗震分析,以满足关键构件性能目标的要求.最后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检验结构及关键构件在大震作用下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超高层连体结构为两道连接体相连的两栋超高层塔楼2A,2B,为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两塔楼在低区(6~9层)、高区(34~37层)通过两个跨3层高的连接体连接为一体,连接体采用钢桁架结构。首先介绍了本项目的概况、结构体系、结构超限判别、抗震性能目标,然后介绍了性能目标验算结果、连体桁架分析、跃层柱稳定性分析、大震下抗震性能评价和结构抗震加强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及性能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国家(威海)创新中心2号楼为双塔高位连体结构,地上32层,结构高度140.70m,在27~29层设置3层连廊(连接体),连接体跨度约61m。结构中存在大底盘多塔、楼板不连续、高位连接体及局部穿层柱等不规则情况。对整体和分塔模型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分析。由于连接体与塔楼相互影响,双塔连体时结构的扭转效应增加显著,在连接体上下层侧向刚度突变明显,连接体相关楼板应力较大。结合工程特点及超限情况,确定结构的性能化抗震设计目标,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性能化分析,详细介绍了其抗震设计。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抗震设防标准合理,满足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7.
徐麟  彭林海  裔裕峰  张文华  李盛勇  周定  常磊 《建筑结构》2020,50(4):106-111,48
中冶口岸大厦为超高层连体结构,高低塔通过4层底部桁架支承刚性连体相连,两栋塔楼体量差别较大,主轴方向不一致,连体需要传递轴力、弯矩、剪力。采用简化模型分析不同主轴方向连体的受力规律,得出连体的顶层和底层需要传力较大;实际工程设计时,对于结构4项不规则项,提出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采用弹性分析及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对连体进行了多种楼板假定的分析和设计,结果表明:连体方案设计合理,设计加强措施有效,结构各项指标能满足规范和性能目标的要求;采用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案可节约工期。  相似文献   

8.
怡亨当代艺术会馆项目为大跨度复杂连体结构,地上部分由两栋塔楼及两个空中连廊组成。两栋塔楼均为单跨结构,在7~9层、15~17层分别设有3层高连体结构,将两栋塔楼连为一体,使塔楼和连廊共同受力、共同工作。上连廊主要受力体系由两道连接于塔楼之间的两道空腹桁架组成,跨度约为38m;下连廊与上连廊相比,体型基本一致,但向外旋转了9°左右。根据风洞试验数据,对整体结构计算分析并取包络进行设计,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小震、中震、大震等多工况下静力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关键复杂节点进行了节点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温州中心由一栋建筑高度280m和两栋建筑高度164m的超高层塔楼在140m左右的高空连接而成。介绍了温州中心结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结构体系布置与效率分析、塔楼间连接方案选择、连接体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及作用等方面,对连体结构支座布置与选型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塔楼的扭转效应是确定连接方案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提出采用隔震支座串联单向滑动条块来实现高低塔楼之间弱连接的支座布置方案,使得整体结构满足抗风刚度要求的同时具备优异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徐风波  杨志勇  宋徽 《建筑技术》2023,(8):1002-1005
深圳某总部大厦由一栋36层研发办公楼和一栋18层宿舍楼通过两层连廊在宿舍楼顶部连为一体,两栋塔楼层高、高度不等,为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研发办公楼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宿舍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采用钢桁架结构。本研究基于抗连续倒塌分析方法对连体结构方案进行了选型分析,然后对连体桁架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对连体楼盖进行了应力及舒适度分析,对桁架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论证了结构方案的合理性,为类似复杂高位连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案例项目在10层和11层位置,主楼之间通过空中连廊将两栋建筑连成整体,形成封闭的O字形连廊,连廊结构采用钢梁悬挑+钢桁架结构形式。为了研究悬挑连体结构受力性能及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本文通过这一具体工程案例,介绍连体超限结构的主要计算和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连体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对结构进行了弹性和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桁架连体结构整体布置合理可靠,可满足预设的性能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以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德阳汇通大厦A栋II区是一个复杂连体结构。为了解结构的抗震性能,确定地震反应时的薄弱部位,提出加强措施,对该结构进行了空间模型下的抗震分析,包括模态分析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对位移、内力、应力等反应数据分析,发现结构满足延性设计要求,无明显薄弱层,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杭州西子国际项目为杭州市城市综合体项目,其中三栋主楼均由两栋不等高塔楼错合连体而成,呈L形。其独特的连体造型及复杂的功能导致结构多项规则性指标超限。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了小震弹性、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验算,以及大震下的弹塑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结构抗震措施,保证结构能够实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疆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大厦由2栋高度分别为93.6m和72.6m的塔楼组成,塔楼之间设置连桥,连桥跨度26m,大于超限高层设计要点中连桥跨度24m的要求,需进行全国超限专家审查。进行了8度设防区连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结果表明,结构满足小震弹性、中震下核心筒抗剪弹性和抗弯不屈服、大震下核心筒截面抗剪不屈服的抗震性能目标。对连桥采取了小震、中震及大震分析,进行包络设计,所得出的应力比满足要求。重点分析了连体层对塔楼楼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B塔楼对A塔楼沿连桥方向有侧向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项目办公楼总建筑高度为41.065m,由两座塔楼及裙房组成,塔楼在7~9层处由连廊连成一体。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7~9层连体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对连体、连廊方案进行了比选,介绍了关键节点的设计,并采用YJK软件对连体结构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和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连体结构体系能够满足承载力、抗侧力、变形和舒适度的要求。对2#楼南侧两侧悬挑的钢桁架连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设平面外斜撑能显著改善钢结构连廊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16.
某连体建筑由52.35m高的框剪结构A塔楼和77.5m高的框筒结构B塔楼通过跨度为32.4m的单层钢连廊在47.75m高度上连接形成。两栋塔楼主体体量差异大,进行了4种连体连接方式的选型分析,确定了滑动支座设置于连廊上端的两端滑动的连接形式。重点分析了隔震连廊对主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连廊两端设置4个摩擦摆支座的弱连接形式,减弱了连体结构对主体结构的影响,主体结构可以分开单独进行分析设计。对整体模型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弱连接后,连体结构各构件达到性能目标的要求。对支承连体牛腿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牛腿采用三角桁架形式的布置及对应构造安全可靠。对连廊楼盖单人连续荷载及人群荷载分析结果表明,其舒适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江门档案馆项目属于四塔高位连体结构的高层建筑综合体,主要结构类型为4座塔楼+高空钢结构连体结构。4座塔楼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剪力墙结构和抗震剪力墙结构,高空连体结构位于14~16层,采用钢桁架结构。该项目具有建筑面积大、施工分区多、施工构件较重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本项目采取了“地面低空拼装,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案,在连体钢结构提升期对整体结构、连廊结构分别进行了应力变形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B塔楼位置出现了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而在连廊结构施工期间,在提升一区出现最大位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重点监测,以确保结构施工的安全性。该研究可为高层建筑综合体的安全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塔连体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塔连体结构是在两塔楼上部设置连体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在我国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目前对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针对一双塔连体高层建筑,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模型试验,并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连体刚性连接节点及墙体采取的内设型钢的加强措施可以满足结构抗震要求;连体结构的连体部分对竖向振动效应的放大十分明显;应进一步加强连体桁架构件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开有较大洞口的楼层应采取改善延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中骏·天悦1#、2#楼高层办公楼地上21层,建筑高度96. 850m,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5~18层通过三层钢结构连接体将两栋楼联系在一起,结构连体是该项目的主要超限问题。对此,采用YJK和MIDAS/Building两种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弹性对比分析,并采用MIDAS进行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及连接体的节点应力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结构各重要部位进行了加强,使结构能够实现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20.
青岛华润中心悦府项目一期工程包括2栋超高层和3栋高层建筑,采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2栋超高层建筑结构高度201.15m,由于底部大堂空间需要,有4片剪力墙在3层楼面转换;3栋高层建筑结构高度105.75m。采用SATWE和ETABS软件进行了小震弹性计算,并比较了安评报告与规范中规定的不同地震动参数取值所对应的结果,结果表明,结构的周期比、层间位移角等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MIDAS/Gen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抗震性能较好,可满足预设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