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3,(2):119-120
以贸易理论为基础,以31个中国工业行业2003-2010年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验证该影响机制,并将TFP效应进行分解,分析了参与垂直专业化中行业差异造成不同影响效应的原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垂直专业化有利于工业行业总体TFP的提高,但资本密集度高、出口外向度高和市场集中度低的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更有利于行业TFP的提升;行业差异的不同影响效应是通过对技术效率效应(EF)和技术进步效应(TE)的不同效果而影响TFP变化结果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5):234-235
在关于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大多文献都假定经济个体独立存在,忽视了经济个体之间在地理空间经济关系上的相互作用。本文将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基础加入空间因素,考察各省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不存在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我国3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2~2016 年的省际建筑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每增长10%,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0.865 个百分比。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可以通过促使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将会影响劳动力在建筑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流动和配置,促进行业转型,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改善劳动力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会产生积极作用,对于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展  崔雪 《建筑经济》2021,42(8):15-18
本文采用KLEMS方法并遵循理论核算产出和投入指标,测算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1978-2018年的增长状况,揭示其在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增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建筑业总产出的增长主要源自于中间投入增长,资本和劳动投入贡献较小,TFP起抑制作用;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源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两者发挥同等促进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迁:1996~2005年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评价,发现1996~2005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度平均增长率为0.5%,表明建筑业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推进,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稍大一些;技术效率增长率的波动表现出了较强的规律性,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显著增强,对其进行了解释;技术进步增长率波动同样表现出了较强的规律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尤其最近几年来出现倒退,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希望有助于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位熵指数法和F?re-Primont DEA方法,分别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7年间的建筑产业集聚水平(CIA)和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并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针对建筑产业集聚对TFP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各地区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基础上,使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环境规制(ER)对建筑业TFP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ER对建筑业TFP增长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当ER强度较低时,其产生的"创新补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推动TFP提升;当ER强度增大并超过临界点后,"挤出效应"大于"创新补偿效应",导致TFP下降。政府应合理控制环境规制强度,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与TFP增长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0)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我们不仅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测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的最为流行的指标,在测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在借鉴相应学者关于全要生产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DEA 的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7~2011 年中国29 家2012 年上市的大型承包商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发现TFP 年平均增长率出现了负增长率-3.2%,总体趋势先升后降。说明29 家承包商5 年来的生产率总体上并没有得到提升,可知这些承包商在上市前后的效益增长并没有通过集约型的生产率增长实现,主要依赖粗放型规模扩张实现;生产率提升并没有依靠技术进步而主要依赖技术效率的提升。最后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取1995-2010年建筑业统计数据,利用简,丁伯根的改进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余值法,对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速为20.51%,其中劳动投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0.30%,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3.76%,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25.94%.分析表明,我国建筑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投入的拉动作用,而资本投入增长和广义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相对较小,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模式仍属于外延式粗放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房地产整体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各种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房地产投资行为中建立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 AHP 和物元理论的评价方法,建立相关风险评价体系,结合尧沙房地产项目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FAHP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房地产投资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的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在实例中运用FAHP方法确定房地产投资环境方案的优劣排序。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项目投资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行业。房地产项目投资既承担着风险又蕴含着机会,为避免投资的失误,提高投资决策的水平和投资效益,进行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决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项目投资的特点,对投资风险进行了分类,阐述了投资风险管理的动机、组织、目标及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4.
Fisher判别法在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因素,根据Fisher判别法的一般原理对房地产投资环境进行分析。最后举例说明了如何将Fisher判别法应用于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分析,体现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传统的房地产投资决策方法的基本假设及其缺陷的分析,指出了其不适应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房地产投资环境之处。由此引出实物期权思想并对其定价公式进行详细剖析,提出了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运用于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总体思路,突破了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局限性,使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并对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外部管理组织结构和结构化的融资分配方法、选择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克服当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开发商主导基金投资、基金功能错位、缺乏退出路径等问题,探讨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PP)方法对各市的投资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4个地级市的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进行排序与分类,将评价结果与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评价的有效性。针对改善工业地产投资环境提出了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引言50年代以来,以库兹涅茨、钱纳里为首的西方经济学家对结构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结果发现,近代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整个结构的变革。一国经济发展是否成功,实际上是这个国家整个结构变革是否真正获得成功。中国房地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具雏形。但从总体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长期以来,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的粗放型外延扩张。这种现象在1992、1993年达到极致(92、9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分别达到117%和165.9%),但这种增长是有限和非持续的。自1993年以后,…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项目投资具有不可逆性、高度不确定性和管理的灵活性,运用传统的净现值法不能挖掘出项目投资的这些性质所带来的价值,而应用实物期权方法进行房地产投资决策研究,不仅考虑到了房地产投资的不确定性,还体现了投资决策者的柔性管理和战略投资的价值。文章分析了传统净现值法的一些不足,介绍了实物期权的基本理论,并采用了B-S期权定价模型对房地产投资决策过程中蕴含的增长期权进行了案例分析,使得房地产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一向收益稳定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出现亏损,风险逐渐显现。由于 REITs 具有房地产资产和证券的双重属性,从而使得其风险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从 REITs 风险的基础理论溯源、REITs 风险的影响因素辨识、REITs 风险与投资收益相关性、REITs 风险与投资组合策略以及 REITs 风险的传递机制 5 个方面,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了主要观点。针对当前研究的价值和局限性,结合我国自身特点,提出了关于培养机构及企业、培育成熟物业、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完善发展环境等建议,以期丰富我国 REITs 理论研究体系,为我国 REITs 的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