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铜电解精炼中的极间短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铜电解精炼中极间短路对电流效率和品级率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短路的形成原因、种类以及各种短路方式的危害,归纳了各种极间短路的预防措施,给出了极间短路的检查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头拉连续退火铜细线加工方式的广泛应用,对生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头拉连续退火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断线、氧化等问题时,将直接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增加员工劳动强度。根据生产实际要求,一方面从拉丝模具、乳液、拉丝操作等方面分析断线原因,提出了解决断线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从铜线氧化现象查找影响铜线线表的因素,并通过烧炖液的配比和维护、操作的日常规范等手段,提高了铜线的防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铜电积生产过程中,极板短路和断路等故障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槽面管理复杂。通过改变监测极板导电横梁温度,研发出长期在线非接触式电积车间槽面电路故障智能监测系统。采用该监测系统:可快速诊断极板短路和断路故障,发出预警信息;给出数据分析处理过程设计和温度采集计算方法。该系统依靠热成像技术采集温度,通过后台软件实时处理和解算,实现极板短路和断路故障监测、分析、预警、记录和共享。该系统已在缅甸蒙育瓦铜矿数字矿山建设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韩雄南 《云南冶金》2011,40(2):85-87
对电解生产中出现的极板短路现象,用监测电解极板的温度,来达到检测电解极板短路的目的。采用智能数字温度传感器和通过一线总线网络机485工业网络局域技术,研究电解工艺极板短路自动检测网络系统。通过现场中试,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我公司总降压1#主变为SFZ7-25000/63型,电压63kV±8×1.25%/6.6kV,有载调压,冷却方式:ONAF,1990年9月投运后运行正常,但是在1991年11月一次巡视时发现外壳有局部过热现象,发热部位(见图1)比其它部位温度高50℃左右。针对这一故障我们进行了如下工作.1.1变压器的全面检查试验试验数据与出厂数据对比见表1。从表1中可以分析绕组没有短路、开路、接地等故障.1.2绝缘油的色谱分析和简化分析色谱分析结果是:甲烷3.5ppm,乙烷1.9ppm,乙烯…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铜电解工业生产的特点及使用短路导体的原因,分析电解槽上使用的短路导体之技术要求,提出铜电解槽短路导体的设计注意事项,并给出改进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适宜废杂铜为原料的最佳电积脱铜方式,本研究以永久不锈钢阴极板作阴极,对电积脱铜工艺进行改进,有效地抑制酸雾的产生和降低短路率,并控制好工艺参数,产出高纯阴极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炉炉墙结构复杂,铜冷却壁热面工况难以直接检测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高炉炉腰下部区域炉墙三维稳态传热模型,并对不同工况下炉墙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通过结合仿真结果和现场可检测数据,不断修正热面边界条件,推算出铜冷却壁热面挂渣厚度,为高炉操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含砷铜烧渣中回收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砷铜烧渣用SNO助剂处理2h~3h后,在选择条件下进行常规氰化浸出,可使烧渣的金品位从6.5g/t下降至0.5g/t以下;一些烧渣经细磨或加入少量助浸剂,可使烧渣中金品位从3.2g/t下降到0.3g/t~0.5g/t范围,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前言 采用微型机对变电站有关参数(电压、电流、周波和功率因数等)进行检测和记录,对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都有现实意义。尤其当用户发生短路故障时,将瞬态电流值连续记录下来,能为继电保护等研究提供依据。 武钢一总降压变电站采用TMC-80微型机对三相母线电压、进线电流及初轧厂、轧板厂、大型厂的电流、电压进行巡回检测,并对进线电流进行短路故障监视。程序采用人机对话等灵活方式,可任意确定巡检和打印周期,或随时选点检测并在CRT上显示。当用户发生短路故障时,计算机可及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制备方法得到的电解铜箔在应用于PPO材料时会随传输功率的增加温度上升较快的问题,通过VLP电解铜箔制备和微细处理,提出一种全新的VLP电解铜箔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可以有效降低在高射频功率下的温度,更符合5G通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新的复合添加物和工艺路线来替换现有电解铜箔粗化工艺中含砷添加剂的使用,通过对电解铜箔生产的现场模拟,探索了粗化基础配方、添加剂含量、电流密度、温度等对粗化层表面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无砷粗化工艺的最佳配方及电镀条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硫酸亚锡和钨酸钠等作为复合添加剂,能够取代原有工艺中含砷添加剂,取得很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振国  武超 《有色矿冶》2006,22(4):28-31
传统的电解槽二次启动需要重新装炉因此投资巨大。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不清炉的二次启动的技术。通过近几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进行二次启动的电解槽运行稳定,各项经济指标良好,电流效率保持在93%。本文是这一技术的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各类铜电解槽的发展过程,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今后铜电解槽发展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乙烯基酯树脂混凝土铜电解槽研制过程中的树脂选型、树脂混凝土配方试验、电解槽结构设计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研制出的乙烯基酯树脂混凝土铜电解槽,具有耐腐蚀性能优异、壁薄质量轻、保温绝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并成功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电解铜箔无砷粗化处理工艺改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小现有电解铜箔粗化工艺中含砷添加剂的使用,通过调整18μm和35μm电解铜箔现有粗化工艺流程和表面处理工艺参数,分析了改进后工艺流程和表面处理工艺参数对粗化层表面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粗化液中Cu2+浓度为5 g/L~30 g/L,H2SO4浓度为40 g/L~60 g/L,温度在15℃~45℃,电流密度在1300 A/m2~2100 A/m2时,铜箔的抗剥离强度较工艺改进前的稍有增加,达到了电解铜箔的性能要求。微观形貌观察表明,采用新粗化处理工艺制备的电解铜箔表层晶粒与原工艺制备的电解铜箔的晶粒度相同,达到了预期的粗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直流电沉积技术在纯钛阴极上制备电解铜箔,在含有光亮剂和整平剂的电解液中加入0~6 mg/L聚乙二醇(PEG),对电解铜箔表面状态和力学性能均产生影响。随着PEG浓度增加,铜箔抗拉强度轻微增加;过量的PEG则导致铜箔表面粗糙度增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铜箔表面形貌发现:加入0~4 mg/L PEG可制得表面较为平整的电解铜箔,过量的PEG会使得铜箔表面出现球状突起。  相似文献   

18.
潘志恒 《山西冶金》2005,28(4):13-14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铝电解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给出了CAN总线的硬件接口电路设计和槽控机逻辑电路结构。  相似文献   

19.
熔盐制钠电解槽电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具有的多重单元、多重属性的特点,建立了四阳极熔盐制钠电解槽的电极及熔体整体三维电场数学模型。对电解槽不同极间距的电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电解槽的电位及电流密度分布规律,模拟结果与现场极间距0.206m的生产电解槽比较吻合,可为熔盐制钠电解槽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解铜种板高位槽是为电解系统生产铜皮提供电解液的关键设备,所盛介质为高浓度电解液,受损后必须进行更换.采用单钩吊具有效保护槽体,吊装平稳,设计独特抬轿法顺利实现受限空间对槽体的吊装,吊装设计新颖,操作方便,为铜电解检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