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稀土对Ni-P-SiC复合镀层的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王红艳 《表面技术》2002,31(1):23-24,29
研究了稀土化合物对化学复合镀Ni-P-SiC镀液稳定性、镀速、镀层中SiC含量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并对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复合稀土的适量加入有利于延长镀液的使用周期,加快施镀速度,所得镀层表面光亮均匀,耐腐蚀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2.
稀土Nd掺杂对化学沉积Fe-P合金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化学镀Fe-P镀液配方的基础上,制备Fe-Nd-P化学镀层,研究掺杂稀土Nd的化合物对化学沉积速率和镀层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掺杂稀土改变了合金沉积速率;使镀层具有更均匀的细晶粒分布和更紧密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5-5PH型不锈钢热浸镀铝过程中浸镀温度、时间及铝液成分等对浸镀层厚度、镀层表面粗糙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浸镀温度为740℃,浸镀时间为4 min.向熔融铝液表面加覆盖剂或在铝液中加入微量稀土Ce、Ga等能有效阻止铝液被氧化,从而形成粗糙度很低且呈银白色光泽的镀铝层.  相似文献   

4.
稀土对电沉积Zn-Fe-La三元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更加光亮、致密的Zn-Fe-La三元合金镀层,针对电沉积Zn-Fe-La三元合金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系统地研究了稀土对镀层成分含量、镀液稳定性、镀液分散能力以及pH值的影响,测定了镀层的极化曲线、稳定电位和极化电阻,比较了不同稀土含量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可提高镀液稳定性、分散能力,增加电沉积过程阴极极化,使阳极钝化前的活性区腐蚀电位正移,自溶解速度下降,有利于提高镀层耐蚀性,其耐蚀性比Zn-Fe合金镀层及纯Zn镀层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新的镀层成分,提高热镀锌层的性能,在锌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Bi,配制成Zn-x(x=0.1,0.2,0.3,0.4,0.5wt%)合金镀浴,并在20钢表面进行了热浸镀。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全浸腐蚀试验对镀层形貌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Bi含量的增加,Zn-Bi镀液的流动性提高,镀件表面的平整度和光亮度提高,镀层的纯锌层厚度减小,显微硬度降低,耐蚀性能变差。Bi  相似文献   

6.
机械镀Zn-RE复合镀层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机械镀方法制备了Zn-RE复合镀层,采用SEM观察了镀层的结构,采用XRF、XPS分析了镀层表面的化学组成和镀层的表面化学状态,采用XRD分析了镀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Zn-RE复合机械镀层主要由锌粉颗粒组成,稀土有利于镀层中的锌粉颗粒发生变形。镀层中主要含有Zn、Sn、Fe、La、Ce元素,其中La、Ce含量很低;Zn、Sn、Fe以单质态存在,La以La2O3存在。镀层表面主要由Zn、Sn、La、O组成,Zn以单质态存在,Sn以单质态和氧化态共存,La以La2O3存在。Zn-RE复合镀层形层过程中所添加混合稀土中的La未发生化学位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含Ce化学镀Co-Ni-B合金镀层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借助磨损试验机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研究了稀土金属Ce对化学镀Co-NI-B合金镀层磨损体积、磁化强度、矫顽力和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明显地提高了Co-Ni-B合金镀层的耐磨性,随镀液中稀土铈添加量增加,合金镀层的磨损量是先降后增,在镀液里Ce=0.8g/L时最小。稀土铈影响了化学镀Co-Ni-B合金镀层的电子结构和磁矩,与非晶态的Co-Ni-B合金镀层相比,微晶结构的Co-Ni-B-&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较低的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显示出了良好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Ni-P合金复合刷镀液中,添加稀土Ce3+,可以通过电刷镀沉积出Ni-P-Ce合金镀层,并可提高刷镀层的沉积速度和刷镀液稳定性;稀土化合物CeCl3·7H2O含量在35g/L左右时,刷镀的电流效率及沉积速度高;柠檬酸在Ni-P-Ce刷镀液中既可起稳定剂的作用,又可使Ce3+离子从溶液中电沉积出来。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亮镍镀液为基础,测定加入稀土元素前后镀液的极化能力;分别制备亮镍和镍镧镀层表面及截面试样,用显微硬度计观察表面、断面组织并测定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稀土可以提高亮镍镀液的极化能力和镀层的硬度。  相似文献   

10.
在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中添加稀土元素(La、Pr、Nd),研究了其对镀速的影响。对镀层进行了XRD分析,用SEM观测表面形貌,EDX分析镀层组成,并进行了耐腐蚀极化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稀土离子能显著降低镀速,甚至完全终止Ni-P的沉积。镀液中添加稀土时,镀层中不含稀土元素,镀层仍为非晶态结构,但P含量略有降低,镀层的表面形貌发生了变化。镀液中含稀土(La、Pr、Nd)时,所得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腐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和稀土铈对化学镀Co-Ni-B合金镀层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考察和分析了引入超声波和稀土金属铈时化学镀Co-Ni-B合金镀液的沉积速度、Co-Ni-B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超声波和稀土金属铈的介入明显提高了化学镀Co-Ni-B合金的沉积速度,超声波的介入则提高了化学镀Co-Ni-B-Ce合金镀层中稀土铈的含量。在超声波和稀土铈的共同作用下,化学镀Co-Ni-B合金镀层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改变,镀层结构由非晶态向微晶和晶态转化,镀层的显微硬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Electroless Co-Ni-B soft magnetic thin film has the property of high microhardness, wearability and excellent soft magnetism[1, 2], and possesse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preparation and low cost. It can be used as a new type of soft …  相似文献   

13.
在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的酸性镀液中电沉积Fe-P非晶合金,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该合金镀层的晶化行为和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络合剂,且随着pH值升高和温度降低时,Fe-P非晶合金共沉积的阴极极化增大。镀态Fe-P合金为非晶态结构,于330.5℃时开始晶化;383.6℃时,α-Fe(P)固溶体大量晶化析出;472.5℃时,Fe3P(I-4)相大量脱溶析出。且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硬度先增加后下降,450℃热处理所得镀层的耐蚀性能最佳且硬度最大;在400℃以下时,镀膜具有良好的抗热氧化能力,当温度在400℃以上时,抗氧化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4.
Ce含量对贮氢合金及其电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e含量对AB5型贮氢合金Mι(NiCoAlMn)5的结构、组织、电化学性能和P-C-T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e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点阵常数a,c,轴比c/a和单胞体积均随之减小,枝晶偏析比增大,放电容量降低,平台压升高,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提高,变化规律是先增后降;在Ce含量15at%(占A侧)时合金获得最侍珠电化学综合性能,初始放电容量只略有降低,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Fe-P非晶态合金电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远声  龚敏  唐贤臣  唐恩军 《腐蚀与防护》1998,19(3):105-107,122
在以氯化亚铁和次磷酸钠为主盐的电解液中获得了含P量Wp=10%~14%的Fe-P非晶态合金镀层。测量了镀层的差热分析曲线和经过不同热处理后镀层的显微硬度,据此分析了加热对镀层结构的影响。直流电镀所得Fe-P非晶合金镀层很脆,使用交直流迭加电流进行电镀可以使镀层脆性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6.
稀土铈对锌-铁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章江洪  张英杰  范云鹰  陈阵 《表面技术》2004,33(1):28-29,47
研究了铈盐对电沉积锌-铁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通过失重法、浸泡实验、电化学腐蚀参数的测量,得出在镀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铈盐能显著改善镀层的耐蚀性能.扫描电镜测定镀层表面形貌的结果表明,定量铈盐参与下,可获得更加致密的镀层,这正是提高镀层耐蚀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InfluenceofCeontheExtrinsicStrengtheningEffectofAl-LiAlloyChenZheng;andHeMing(陈铮);(何明)DepartmentofMateinceandEngineering,Noly...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镁合金表面常规硅烷膜的耐蚀性能。方法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掺杂0.50 g/L硝酸铈,采用简单化学浸渍处理,在AZ91D镁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铈盐掺杂硅烷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铈盐掺杂前后硅烷膜的表面微观形貌,通过开路电位-时间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中性盐雾试验(NSS)研究了铈盐掺杂对5%Na Cl溶液中硅烷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铈盐掺杂硅烷膜比普通硅烷膜更厚且平整,其致密性、均匀一致性较好,完全覆盖了镁合金基体,已看不到磨痕。铈盐掺杂硅烷膜的稳定电位约为-1.31 V,且需要的稳定时间最长。铈盐掺杂硅烷膜具有更大的低频阻抗数值,有效遏制了侵蚀性粒子向镁合金基体的迁移和扩散,避免了镁合金基体发生阳极溶解反应。结论采用向硅烷溶液中添加硝酸铈的方法,能够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出铈盐掺杂硅烷膜。由于铈离子在某种程度上修复了硅烷膜层中的微裂纹和缺陷,显著提升了硅烷膜的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稀土硝酸盐磷化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硝酸铈对6061 铝合金磷化过程及磷化膜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铈的加入改变了铝合金基体与磷化液之间液固界面间的初始电位;硝酸铈吸附在铝合金表面上形成凝胶,成为磷酸盐晶体形成的良好晶核,磷化晶粒细化,生成较为致密的磷化膜,膜的耐蚀性得到提高。硝酸铈使铝合金达到最高电位的时间缩短,阴极极化电流密度增大,磷化速度加快。硝酸铈在整个铝合金磷化过程中起到了成核和促进的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硝酸盐含量为20 mg/L~4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