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冷轧工作辊经50/250Hz双频感应淬火后低温回火工艺与硬度的关系,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规律,并用回归方程计算方法阐明回火工艺与硬度之间存在强负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兆军 《冶金设备》2004,(1):29-32,39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钢管连轧机架耐磨复合衬板工作层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淬火温度低于 90 0℃时 ,硬度随淬火温度升高而升高 ,高于 90 0℃时 ,硬度反而下降。淬火温度低于 92 0℃时 ,温度对冲击韧性影响不明显 ,淬火温度高于 92 0℃时 ,冲击韧性略有下降。回火温度高于 45 0℃时 ,硬度明显降低。随着回火温度升高 ,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提高。回火温度高于 40 0℃时 ,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大幅度提高。3 5 0℃回火后耐磨性达到最大值。耐磨复合衬板工作层材料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 :90 0~ 92 0℃淬火 +3 5 0~ 3 70℃回火。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讨论4CrSMoSiV1钢最佳球化退火温度范围、淬火温度与洛氏硬度的关系,通过试验确定不同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回火硬度的影响,建立4CrSMoSiV1热作模具钢的回火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中,研究了1.2311钢成品规格尺寸、终轧温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轧后硬度、回火硬度及组织均匀性的影响。通过试验证明,控制终轧温度在850~950℃范围内,经风冷后,在同一回火温度下,回火硬度值比较均匀,能满足1.2311钢预硬化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冷艳  黄维刚 《四川冶金》2010,32(1):8-1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淬火和回火工艺热处理对Cr12MoV钢组织、硬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在1050~1100℃范围内淬火、520℃回火时,得隐针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材料硬度与耐磨性均较好;当在1100℃淬火,各温度二次回火硬度均较一次回火高,当在550℃回火时,试验钢实现二次硬化,且残余奥氏体大量转变,硬度和耐磨性达最大值,材料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W9Mo3Cr4V高速钢激光回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优选出WMo3Co3Cr4V高速钢最佳激光回火工艺参数。研究表明,高速钢的激光淬火硬度和二次硬化峤同于常规淬火者,是激光回火的二次硬化值可以达到常规回火的二次硬化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新型热作模具钢4Cr5Mo2V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与H13钢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经1030℃淬火,4Cr5M02V钢硬度可达到57.7HRC,晶粒度达到9级;经1030℃淬火,600℃回火两次后该钢保持与H13钢硬度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8.
回火温度对高锰钢ZGMn13Cr2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瑞荣 《云南冶金》2000,29(4):52-54
通过系列回火工艺及拉伸试验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ZGMn13Cr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ZGMn13Cr2经水韧处理后 ,再经过 2 5 0℃× 6h回火 ,在韧性不降低的情况下 ,强度提高 10 % ,达到国外牌号GX12 0Mn12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塑料模具钢P120在模具加工后热处理容易产生变形及开裂,采用新的合理的淬、回火工艺,可以减少工序,缩短交货期。本文对淬,回火工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确定了淬火温度在840℃-860℃时,晶组织及淬透性最佳;回火温度确定在590℃-610℃,可保证P120钢硬度在HRC30-6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为得到适配细丝径油淬火弹簧钢丝的感应回火工艺,满足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研究收线速度和感应回火温度对直径5.4 mm油淬火55SSiCr弹簧钢丝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钢丝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存在一个较优的感应回火工艺,收线速度、感应加热功率、回火温度分别为5 m/min、4.44 kW和460℃,可使钢丝回火后的组织分布均匀、片层间距致密,针状形貌明显、马氏体特征基本消失,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感应回火后弹簧钢丝的抗拉强度为1864 MPa,位于国标中限,屈强比、面缩率分别为0.92和54%,远超国标要求,平均维氏硬度为528 HV,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回火工艺对27SiMn液压支柱用无缝钢管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640℃回火,随着回火温度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而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呈上升趋势;在560~600℃回火时,试验钢的表面布氏硬度HBW介于250~267之间,满足目标值要求。工业试制及批量生产结果表明,经580℃回火后钢管的综合力学性能均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扫描电镜的分析手段,研究了莱钢生产35CrMo预硬型模具钢板厚度方向显微组织对硬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80mm厚度钢板经过900℃淬火和550~560℃回火后,钢板近表面硬度为HRC32~36,心部硬度超过HRC28,厚度方向硬度波动控制在HRC5以内;120mm厚度钢板经过920℃淬火和570℃回火后,钢板近表面硬度为HRC32~34,心部硬度下降到HRC28~30。回火态钢板表面硬度下降幅度大于心部硬度的下降幅度,钢板近表面处组织中的回火马氏体呈板条状,原始奥氏体被晶界不同取向的板条马氏体分割细化,组织中碳化物呈短棒状,数量相对较少;板厚1/2处组织为回火贝氏体和数量较多的碳化物。随着钢板厚度增加和回火温度升高,显微组织中回火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少,回火贝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多,组织中的碳化物析出量逐渐增加,聚集长大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回归正交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Q125套管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对Q125套管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显著,且对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呈线性关系.不同回火温度下析出相的检测与分析表明,回火碳化物尺寸与形态的控制对钢管强度、硬度均匀性及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获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30CrNi4M0A钢一系列的退火工艺试验研究,表明该钢奥氏体稳定性强,要想达到降低硬度的目的,必须采用高温回火并长时间保温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在研制开发预硬型塑料模具钢4140过程中,以P20钢成分为依据设计了Cr-Mo和Cr-Mo-V两种成分体系,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TMCP+回火工艺方案。Cr-Mo成分体系钢板硬度分布极不均匀,心部硬度在热处理前低于HRC28,不符合技术要求;Cr-Mo-V成分体系钢板平均硬度为HRC28~32,同板硬度差≤HRC2,组织为回火贝氏体。  相似文献   

16.
塑料模具钢P120在模具加工后热处理容易产生变形及开裂,采用新的,合理的淬,回火工艺,可以减少工序,缩短交货期.本文对淬,回火工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确定了淬火温度在840℃~860℃时,晶相组织及淬透性最佳;回火温度确定在590℃~610℃时,可保证P120钢硬度在HRC30~6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为拓宽高强钢板的回火工艺窗口,采用轧后空冷弛豫技术结合在线淬火(DQ)的工艺生产出了综合性能优良的低合金高强钢板Q960D,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钢板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60~650℃回火处理后,钢板显微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板条宽度逐渐增大,板条内部和界面的析出物逐渐增多。屈服强度较直接淬火后强度有所升高,但整体较稳定;维氏硬度范围为350~410 HV,且随回火温度升高,硬度逐渐下降。试验钢板回火后强度稳定、塑韧性佳,说明采用轧后空冷弛豫技术结合在线淬火(DQ)工艺生产的Q960D高强钢板热稳定性好,可拓宽其回火工艺窗口。  相似文献   

18.
采用U71Mn生产出口钢球。钢坯出炉温度1100~1150℃,开轧温度1050~1100℃,终轧温度950~1050℃,采用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表面硬度平均为HRC54.18,平均体积硬度基本合乎要求。淬火钢球表面组织为回火马压体+少量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心部为珠光体。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解决。  相似文献   

19.
51CrV4弹簧钢是应用于货车与城轨列车减震弹簧的重要钢种。在其现场生产中,部分弹簧会因为尺寸修整等原因重新进行二次回火,本文将对一次回火与二次回火工艺的影响对比,分析评估弹簧钢性能和组织受二次回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簧在生产中的二次回火可能使其与一次回火的弹簧产生组织性能差异,二次回火弹簧钢中的碳化物发生了粗化,碳化物分布的均匀度降低。二次回火后弹簧钢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降低,断面收缩率与断后延伸率提高,但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用户加工HBW硬度值≤269的需要,降低18Cr2Ni4WA钢Φ60 mm材硬度,利用连轧厂实际辊底式退火炉进行了630~750℃5h炉冷至500℃空冷的回火试验,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对18Cr2Ni4WA钢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回火温度。结果表明,18Cr2Ni4WA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下降后上升,当温度为670℃时,钢材平均HBW硬度值最低(HBW238左右),回火组织为均匀的回火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