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燕 《山西建筑》2009,35(23):70-71
介绍了框架结构中对抗震设计的要求,从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结构延性、节点核心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为提高框架抗震能力,必须保证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且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浅谈抗震设计中影响框架柱延性的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影响框架柱延性的一些因素 ,并提出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提高框架柱延性、满足抗震需要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浅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韦霞 《安徽建筑》2009,16(5):109-110
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为了利用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减轻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应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成延性框架结构。文章主要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抗震结构延性分析的概念及抗震构造设计的延性要求,针对现行规范所采取的规定,简述了现浇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等抗震构造设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充分考虑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受力特点的基础上,就结构整体的延性和抗震性能目标从轴压比计算和概念设计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过程和有关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影响框架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在结构抗震设计中提高框架结构延性 ,满足抗震需要所需采取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辽宁建材》2004,(3):36-37
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在地震时的几种破坏形态,根据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设计实例,简单地论述了为提高整体框架的承载力和延性,框架柱在抗震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的耗能机理和延性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渭建 《工业建筑》1997,27(11):34-38
在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刚度对结构破坏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杆系结构的耗能机理和影响结构构件特性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框架结构延性设计的理论方法和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影响框架结构延性的因素(材料强度、钢筋数量、箍筋、截面轴向力、截面形状等)。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同时满足强度和延性要求并使之很好匹配的结构抗震设计才能在地震荷载下发挥其抗震作用。  相似文献   

9.
某高层建筑在个别楼层的墙、柱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成功地对其进行了使用功能的调整、抗震加固延性设计和加固处理。结合该工程实例,详细介绍该结构抗震加固延性设计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亮 《建筑安全》2009,24(7):58-6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本文分析了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高层密肋复合墙体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位移延性的设计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内墙板配混凝土率、内墙板纵向配筋率、边框柱截面高度及墙体高宽比对密肋复合墙体位移延性的影响,其中,配混凝土率、边框柱截面高度对位移延性的影响较大,纵向配筋率的影响较小。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中高层密肋复合墙体的轴压比限值,方便了该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轴压比下8个加芯混凝土框架柱和1个普通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往复加载的模型试验,阐述了主要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对各试件的P-Δ滞回曲线、位移延性系数、极限位移转角、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等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芯混凝土框架柱延性和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对芯柱进行合理设置,加芯混凝土框架柱具有良好的滞回延性和较高的抗震承载力,可明显改善普通混凝土框架柱在高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弹塑性变形能力能够满足抗震要求;芯柱的纵筋配筋率、截面面积和体积配箍率是影响加芯混凝土框架柱延性和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加芯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的建议值、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T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抗震性能,进行了两榀T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探讨了柱轴压比对框架滞回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框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均呈理想的梁铰破坏机制;随着水平位移荷载的增大,框架滞回曲线渐趋饱满,最终框架正负向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4.0,满足建筑结构抗震延性需求;随着柱轴压比增大,其耗能能力提高,但框架的延性下降。提出了该类框架的简化三折线恢复力模型,可为T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的深化研究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讨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宏强 《山西建筑》2009,35(24):78-79
以某住宅建筑采用的异形柱结构设计为例,介绍了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设计特点和结构布置的设计原则,以及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从异形框架柱和梁柱节点两方面阐述了主要构造措施,以期提高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设计水准。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轴压比超限时抗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讨论了钢筋、混凝土、配箍特征值和轴压比的平均值、标准值及设计值之间的关系,又推导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与截面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之间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26个轴压比超限的框架柱在固定轴向荷载和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主要分析了轴压比、配箍特征值、截面尺寸形状、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形式及剪跨比等因素对轴压比超限框架柱的骨架曲线、滞回曲线、位移延性及极限位移角的影响及作用。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超限值。最后根据近31根轴压比超限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试验结果,回归出试验柱延性系数和极限位移角与配箍特征值和轴压比之间的计算公式,根据回归公式确定出轴压比超限的抗震框架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的建议值,建议值与新规范值吻合的较好。  相似文献   

16.
杨春凌 《山西建筑》2007,33(4):84-84,90
介绍了异形柱和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探讨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改善异形柱结构受力性能的相关措施,指出异形柱特别适合住宅建筑,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地震过程中,框架柱往往会有较大的水平位移,震后同样会存在较大的残余变形,所以如何控制结构的残余变形,提高其抗震性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5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对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以及其复位能力等进行研究,以全面了解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中配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并不利于其耗能能力的提高;随着预应力度的提高,试验柱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而延性和复位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随着预加轴压比的提高,试验柱的刚度、复位能力和极限承载力降低,但是延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建筑结构的破坏具有离散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该特性决定结构抗地震倒塌的研究需多参数、多层次考虑问题。文章结合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模式的研究,完成了三榀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对模型框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耗能及刚度退化的分析,探讨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结构的竖向荷载和梁柱线刚度比,有利于梁端塑性铰的充分发育,从而更易实现理想的“梁铰”破坏机制;试验框架的最终破坏是由底层柱下端塑性铰充分发育后、混凝土突然压溃所致,底层构件的耗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中间层构件和顶层构件所耗散的能量较少;KJ-2的峰值荷载及极限荷载比KJ-1的峰值荷载及极限荷载分别大约9.9%和8.7%、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比KJ-1大约16.5%,但位移延性系数比KJ-1小约57.1%,说明增大结构的竖向荷载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但会降低延性及变形能力,同时,一定程度地增大竖向荷载,有利于强化结构的初始抗侧刚度,延缓刚度退化趋势,但在层间位移角较大情况下P-Δ效应的影响凸显;结构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可以提高其耗能能力,但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及初始抗侧刚度;对于轴压比及梁柱线刚度比较小的“梁铰”结构,临近倒塌时的层间位移角可达1/25,此时结构仍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