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助乳化剂对化妆品乳液稳定性和液晶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硬脂酸蔗糖酯和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的复配物(SSE)为主乳化剂,十六/十八醇及甘油为助乳化剂制备含液晶乳液化妆品。通过观察乳液的温度稳定性和液晶性,用三元相图研究助乳化剂含量对此乳液体系液区的影响。实验条件下,用该乳化剂体系可获得较好的液晶化妆品乳液,总之,较高的助乳化剂量有利于乳液的温度稳定性和液晶性,但助乳化剂量较低时经合理配方也能获得稳定的液晶乳液,其中含3%高碳醇和5%甘油的乳液稳定性及液晶性均较好,5%高碳醇和3%甘油的助乳化剂体系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2.
以聚甘油-2-二油酸酯、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分别替代Span-80、Tween-80作为W/O、O/W乳化剂,以液体石蜡作为油相制备W/O/W多重乳液;以乳液的分层率作为乳液稳定程度的标准,探讨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质量分数及油水体积比对W/O/W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借用旋转流变仪对乳液流变性能进行测定,探讨脂肪醇(C_(m )H_(2m+1)OH,m=12,14,16,18和20)、高聚物(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小核菌胶)对W/O/W多重乳液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的W/O/W多重乳液较优组成,初级乳液(W/O):聚甘油-2-二油酸酯质量分数为10%,V(液体石蜡)∶V(水)=?2∶1;W/O/W多重乳液: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质量分数为6%,V(初级乳液)∶V(水)=9∶10,脂肪醇(十六醇)质量分数为2%,高聚物(黄原胶)质量分数为0.15%。  相似文献   

3.
舒鹏  孔胜仲  龚盛昭 《日用化学工业》2014,(11):620-623,637
通过对含美白剂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的乳化体系稳定性研究,探讨了配方中乳化剂种类与用量、油脂溶解能力、增稠体系选择、均质乳化参数控制等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了稳定美白乳液配方和工艺参数为:乳化剂采用质量分数为2.00%的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质量分数为1.00%的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和质量分数为0.30%的硬脂酰谷氨酸钠(质量分数为1.50%的鲸蜡醇磷酸酯钾);油脂选用质量分数为3.00%的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和质量分数为7.00%的辛基十二醇;增稠剂选用质量分数为2.00%的硬脂酸、质量分数为0.40%的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和质量分数为0.10%的黄原胶,乳化温度85℃,均质速度9 000 r·min-1。  相似文献   

4.
以硬脂酸蔗糖酯和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的复配物 (SSE) /C16~ 18醇 /甘油为复合乳化剂制备液晶型化妆品乳液。考察了柠檬酸、pH值、离子强度和剪切速率对该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和液晶性的影响。实验条件下 ,各体系对柠檬酸的敏感性比较强 ,但与pH值的关系不明显。加入柠檬酸对液晶数量和形状均有影响 ,柠檬酸的加入量大于 0 0 1%时乳液变稀 ,液晶减少。NaCl的离子强度效应主要是对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 ,对液晶性影响不大。NaCl加入量≤ 0 3 %对乳状液及液晶的形成并无不良影响 ;NaCl加入量 >0 3 %乳液粒径明显变粗。乳状液粒子的粒径随剪切速率的减小而增大 ,粒径 <5 μm时液晶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3种不同HLB值的乳化剂聚甘油-10硬脂酸酯、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聚甘油-10二棕榈酸酯的乳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3种乳化剂配制的乳液在常温及50℃情况下,一个月均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聚甘油-10二棕榈酸酯制备的乳液保湿性能优于其他两个乳化剂;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制备的乳液在显微镜观察下,分散性较好,乳液粒径分布较小。  相似文献   

6.
正意大利的Sinerga公司开发出了一种100%植物基的非离子乳化剂(INCI:萃米聚甘油-3,鲸蜡硬脂醇,硬脂酸蔗糖酯),具有突出的性能。该新产品具有优异的乳化能力、完美的稳定性能以及突出的皮肤感受。该纯天然产品能够形成独特轻柔的水包油乳液,这种乳液具有很好的触觉感受,同时还具有保湿和舒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均质乳化法制备了W/O型乳液,研究了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和油相增稠剂(山嵛酸甘油酯、二甲基二硬脂基铵锂蒙脱石)对W/O型乳液稳定性和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黄原胶后,W/O型乳液在不同稳定性测试条件下的稳定性均下降;添加透明质酸钠后,乳液的常温储存稳定性下降,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乳液的高温储存稳定性;山嵛酸甘油酯加入W/O型乳液体系后,常温和高温储存的稳定性均增加;二甲基二硬脂基铵锂蒙脱石添加后,乳液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均增强。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加入后,内水相黏度上升,但W/O型乳液的表观黏度显著降低且线性黏弹区范围缩小,这可能是由于内水相黏度升高阻碍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吸附;油相增稠剂的添加均增加了W/O型乳液的表观黏度和线性黏弹区范围,这可能和乳化粒子粒径降低和油/水界面能的变化有关。此外,流变调节剂加入后,乳液的滞后环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复配乳化1 Pa.s的二甲基硅油,考察复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乳液黏度、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的耐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HLB值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黏度、离心稳定性的影响显著,选择高聚合度的亲水型乳化剂和高聚合度的亲油型乳化剂进行复配乳化,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硅油乳液。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二聚甘油单硬酯和八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10.5)、硅油和水的质量比为7∶23∶70。在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得的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为8.06μm,黏度为387 mPa.s,固相质量分数差为2.91%。乳液高温稳定性良好,在110℃保持5 h,乳液体积平均粒径增大至11.63μm,固相质量分数差增大至6.12%。  相似文献   

9.
硬脂酰乳酸钠合成新方法及乳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L-乳酸与硬脂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硬脂酰乳酸钠,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浓硫酸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合成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L-乳酸与硬脂酸的摩尔比是2.0,温度105℃、催化剂加入量为1.5%、反应时间为4 h.对产品的乳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硬脂酰L-乳酸钠是一种优良的乳化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配方组成对烷基糖苷乳化体系液晶形成的影响,并针对优化体系研究了其相行为,主要研究了助乳化剂和油质原料对体系液晶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助乳化剂与烷基糖苷的复配过程中,硬脂酰谷氨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有较好的助乳化作用,且对液晶的形成影响不大。在所研究的五种油质原料中,十六~十八醇可以很好的促进液晶结构的形成;极性的PPG-15硬脂醚与十八酸不利于液晶的形成;而非极性的白油则不影响体系液晶结构的形成。同时通过对烷基糖苷-十六~十八醇-硬脂酰谷氨酸钠/去离子水相行为的研究,发现此体系在任意比例范围内都会形成液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的分析技术测定顶空中挥发性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层状液晶乳液体系在应用到织物柔顺剂中时其乳液结构及香精的极性对香精在应用基体中的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由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长链脂肪醇、油和水组成的球形层状液晶乳液LO相或者球形层状液晶乳液LO相与平面层状液晶乳液Lβ的混合相能够在应用过程中有效地延缓挥发性物质的释放平衡。具有不同的油相ClogP的液晶乳液,其缓释性也各不相同,含高极性香精的液晶乳液在水溶液中的缓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使用液晶乳化剂与传统油包水乳化剂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多重乳状液,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油水界面存在层状液晶,即该多重乳为水包液晶包油包多元醇的结构(P/O/LC/W)。系统考察了液晶乳化剂种类以及乳化温度、均质速率对多重乳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液晶乳化剂使用IST-LC001,制备工艺控制乳化温度60~75℃,油包醇乳液制备阶段均质速率7 000~8 400 r/min,水包液晶包油包醇乳液制备阶段均质速率4 400~6 000 r/min时,可以获得理想的多重乳。使用该多重乳分别包覆活性物质白藜芦醇与紫草素,实验结果显示,该乳液不仅可以解决难溶于水、油的功效成分在配方中的运用,有效包覆、缓释活性物质,还能够掩盖包裹成分的颜色、改善产品的肤感。乳液稳定性良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市化工研究院研制的食品乳化增稠剂山梨醇酐硬脂酸酯、硬化油甘油醇、硬脂酰乳酸钙在北京市化学工业总公司主持下于1986年11月25日通过了中试技术鉴定。这个项目是1985年北京市科委、经委为使食品添加剂与国内引进的食品生产流水线配套而下达的研制任务。北京市化工研究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完成了其中三个品种的中试。  相似文献   

14.
液晶乳化体系是一种新型的乳化体系,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定向排列,形成长程有序、短程无序的液晶结构(通常为层状液晶)。乳化剂形成的层状液晶与皮肤角质层结构相似,使其在化妆品、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液晶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消费者对液晶乳化产品优势的逐步认可,液晶乳化体系在高端化妆品中正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液晶及液晶乳化体系,总结了影响液晶乳化体系中液晶形成的因素以及液晶乳化产品的性能,包括稳定性、锁水保湿性能、包裹、缓释及促渗透性能和肤感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液晶乳化体系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并对近年开发的特殊液晶乳化体系——液晶包结晶乳化体系、多重液晶乳化体系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液晶乳化体系在化妆品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并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旨在为液晶乳化体系的开发及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乳液中液晶的显微结构、粒径大小和分布以及对乳液的稳定性考察,研究乳化工艺对液晶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是以日本日光公司的原料Nikkomulese LC为乳化剂,用将油相加入到水相的方法直接制得的O/W液晶乳液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油相的加入速度影响乳液的液晶形成,加入速度慢则得到的乳液中液晶颗粒小且排列均匀。较快的均质速率则有利于乳液的热稳定性,均质速率越大,得到的乳化颗粒越小且排列紧密,膏体越细腻,稳定性越好。乳液的冷热循环稳定性主要受油相加入速度以及降温搅拌速度的影响,油相加入速度慢则能得到充分乳化均匀的液晶颗粒,从而经受住冷热循环的考验。适当的降温搅拌速度则有利于水相和油相的充分混合,不会破坏液晶结构的形成及有序排列,使得乳液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O/W液晶乳化剂山梨坦硬脂酸酯和山梨醇月桂酸酯,流变修饰剂丙烯酸(酯)类/山嵛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及3个不同熔点梯度(25 ℃~35 ℃)的油脂制备冰激淋霜。通过流变仪和偏光显微镜对液晶结构及其配方质构的分析,验证了该膏体具有层状液晶结构,比一般膏霜具有更宽的线性黏弹区和更好的触变恢复性,优越的剪切变稀特性以及对不同环境温度的耐受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重点讨论了层状液晶乳液体系在应用到衣物柔顺剂中时其乳液结构及油相的极性对提高挥发性物质长久保留功效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技术,测定了顶空中挥发性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发现由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长链脂肪醇、油和水组成的水包油型球形洋葱状层状液晶乳液LO1相和水包油型球形洋葱状LO1与平面层状Lβ的混合两相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最有效地延缓具有低极性的挥发性物质的释放平衡,相反油包水型球形洋葱状层状液晶LO2和平面层状液晶Lβ不能有效地提高挥发性物质任何阶段中在织物上的沉积和保留。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采用预乳化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不同乳化剂体系条件下,PVA种类及含量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保护胶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m(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m(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9)∶m(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20)=2∶1∶1乳化体系、PVA-124为保护胶体的聚合体系,所制得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较小,乳液最稳定。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蜡乳液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Span-6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6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和阳离子乳化剂A作为石蜡的乳化剂,考察了乳化剂的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化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制取阳离子蜡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乳化剂的用量为蜡用量的20%、乳化温度为85℃-90℃、乳化时间为50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时,可制得稳定的阳离子蜡乳液。  相似文献   

20.
工艺参数对层状液晶乳液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由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直链脂肪醇和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层状液晶乳液的制备过程中乳化时原料的加入顺序、乳化时间、冷却时搅拌速度及冷却时间对乳液的形态(脂质体结构,洋葱结构),特别是对乳液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过程的时间对粒径的分布无明显影响;将水加入到含表面活性剂的油相中有利于形成完整结构的液晶乳液;冷却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对粒径的影响最大,为了得到较大颗粒为主的粒径分布,较佳冷却条件是搅拌速率在1 500 r/min、冷却60 min;慢速冷却有利于形成层间距较大的层状液晶,快速冷却易形成层间距略小的层状液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