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总结高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测量方法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开发出能够测量1000m管线长度的高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的管道机器人系统,误差控制分析结果表明单点及整体测量误差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通过1∶1等比尺模型试验测试及成果对比分析,实测结果与实际调节量较为吻合,利用管道机器人技术测量高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的方法可行且适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为了便于在现有堆石坝变形监测体系下对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了解其在大坝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介绍了一种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及大坝沉降计算方法。以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与传统水管式沉降仪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对管道机器人监测结果的解算,可得出坝体三维空间的沉降,便于在现有监测体系下对大坝变形情况进行统一分析。管道机器人与传统水管式沉降仪沉降监测结果的偏差较小,且沉降变化特征符合堆石坝沉降规律。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在堆石坝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可靠性,可为堆石坝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TCA2003测量机器人在南水大坝监测网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基于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开发的监测控制网自动测量系统的功能特点,并对系统在南水水电厂大坝变形监测控制网中的应用情况和测量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际应用表明,系统测量效率高,自动测量成果无论在平面或是高程方面都能达到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夹岩水利枢纽是贵州省水利建设“一号”民生工程,其堆石坝安全监测工作至关重要,针对大坝采取传统内部变形监测设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基于预埋柔性管道测量的机器人监测新技术。介绍了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在夹岩水利枢纽中的应用过程,工程应用证明: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应用满足观测要求,对堆石坝的内部安全监测起到了补充和丰富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坝监测控制网自动测量系统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测量机器人ATR功能及基于它开发的监测控制网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功能设计及作业流程设计,并对系统在实际变形监测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效率和TCA2003测量机器人的自动照准功能测量成果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测量成果无论在平面或是高程方面都能达到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短距离三角高程测量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和误差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利用短距离三角高程测量进行监测点沉降变形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适用于特高土石坝坝体内部的超长距离变形监测技术手段,分析了现有200 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变形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水管式沉降仪、杆式位移计、管道机器人、柔性测斜仪等内部变形监测仪器的改进发展方向与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监测技术可以适应特高土石坝超长距离变形监测需求。研究成果为250 m级至300 m级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安全监测研究和改进方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测量机器人系统在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中应用逐渐广泛,在确保满足具体工程监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将该系统引入到水工建筑物变形的永久监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该文对某工程中采用LEICA TCA2003测量机器人系统监测闸坝变形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其测量及数据无线传输的具体方法,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面板堆石坝技术的发展促进监测技术的提高,监测仪器精度越来越高,因此固定式测斜仪以其自身优势在面板堆石坝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两个面板堆石坝工程安全监测实例介绍了固定式测斜仪在中国的三种应用即监测防渗墙水平变形、堆石体沉降变形及面板挠度变形,其中监测堆石体沉降变形尚属首次,与相关工程进行了简单对比,为固定式测斜仪在面板堆石坝监测技术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大坝外部垂直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坝变形监测为例,研究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及精度,阐述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大坝外部垂直位移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观测成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大坝外部垂直位移监测网的精度要求,并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论述TPS全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测量机器人在小浪底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试验情况,并对TCA+APSWin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工作效益作了分析。实践已初步表明,测量机器人用于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测量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水库大坝外观的长期、连续、自动化监测中,其高精度是大坝变形分析的重要前提。虽然测量机器人的标称测角测距精度很高,但是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大大降低监测成果的可靠性。从测站点、观测路径及观测目标等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测量机器人大坝外观自动化监测系统监测成果的主要因素,并在模拟分析和实际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消除或削弱相关因素的手段。结果表明:结合适当的观测值改正方法及观测目标,在一定的范围内采用极坐标法有利于保证精度并节约成本。研究结果可为保障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大坝外观自动化监测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CA型测量机器人是在全站仪的基础上集成激光、精密机械、微型计算机、CCD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在滑坡、水工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中,能快速、准确地获取资料.论述了测量机器人技术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基于GIS技术的变形监测数据库管理,以及该系统在水工建筑安全监测、滑坡变形监测上的应用.该系统的使用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度,实现了滑坡、水利工程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易庆林  卢书强  何祥 《人民长江》2009,40(20):62-63
为了解决较危险滑坡加速变形阶段的监测问题,采用测量机器人(TC2300全站仪)对滑坡进行全自动应急监测。通过对测量机器人技术组成、系统应用及变形监测方法的分析,针对三峡库区某滑坡的变形情况,在原有的GPS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测量机器人全自动应急监测系统。重点阐述了该应急监测方案的实施情况,指出了测量机器人在滑坡应急监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测量堆石坝面板挠度的特点,利用卡尔曼滤波融合进行捷联解算,解决了光纤陀螺因长时间测量存在漂移影响测量精度、小车运行时有线性加速度加速度计无法准确测量动态倾角的问题。现场试验表明,多次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好,测量系统性能稳定,测点连续,精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挠度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百色水利枢纽大坝初始变形监测控制网起算点遭到破坏,观测被迫中断,为了更好地对大坝进行监测,根据大坝及周围环境特点,针对现场复杂的测量条件,设计了大坝变形监测的二等基准控制网测量方案,采用测量机器人进行测量,并对外界条件的影响进行了改正。测量结果表明:测量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测量堆石坝面板挠度的特点,利用卡尔曼滤波融合进行捷联解算,解决了光纤陀螺因长时间测量存在漂移影响测量精度、小车运行时有线性加速度加速度计无法准确测量动态倾角的问题。现场试验表明,多次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好,测量系统性能稳定,测点连续,精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挠度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GPS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控制和工程测量等领域,以GPS静态测量在河南省土壤墒情及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一期工程许昌分中心地下水监测井高程测量中的应用为例,论述GPS静态测量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测量数据处理和平差计算的方法步骤。根据GPS静态测量的特点,说明在高程变化非常平缓地区,可代替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既满足精度要求,还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GPS位移监测系统是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来测量地表位移的新方法.它能自动连续地测量地表多个测点的三维位移.本研究项目将GPS位移监测系统用于测量两座填筑坝的外部变形,即位于日本山口县的Majimegawa大坝和位于日本冲绳县的Taiho副坝.Majimegawa大坝是一座21.9 m高的土坝,而Taiho副坝是一座66.0 m高的堆石坝.文章呈列了观测成果,验证了该位移监测系统的有效性.从观测结果可见,基于GPS的位移测量系统能高精度地测量由水库水位变化引发的微小位移和大坝心墙的压缩变形.  相似文献   

20.
浅谈GPS RTK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应用GPS测量技术可获得三维测量数据,其中平面测量技术日臻完善成型;高程测量技术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有关测量规范对GPS高程测量的精度和方法也无明确的规定。水利工程测量中的高程测量一直采用传统的高程施测手段——水准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