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江的小城市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推进,尤其是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城市旧区的更新进入了高峰期,市民对于公共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多,大量的公共空间更新项目随之而来,包括旧城区广场,街道,公园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翻新改造。本文以长兴县人民广场改造为例,从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诉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楚雄市历年旅游发展数据梳理,对楚雄市旅游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运用点要素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结合楚雄市历年建成区数据、旅游产业点数据分析楚雄市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得出旅游引导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同时基于对楚雄市的研究对旅游小城市城镇化发展提出三点对策:(1)因地施策,政府层面建立明确的旅游发展目标,推进旅游城镇化进程;(2)优化城镇化发展模式,整合区位、资源优势,发挥城市集聚效应;(3)明确产业组团,城镇化建设分区开展。  相似文献   

3.
陈必树 《福建建筑》2010,(8):14-16,55
以宁德市周宁县城为例,分析了周宁县城现状发展的问题及优势资源所在,从城市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对周宁县城的发展格局进行探讨,提出以塑造城市特色为基础,构建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以汉寿县城排水专业规划为例,分析了小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小城市排水规划的总体原则及具体对策,并针对小城市污水处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城乡规划领域对人口老龄化研究的基本发展情况,认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城乡规划,需要对老龄人的空间分布进行动态的、整体的研究。以杭州市区为样本,在"五普"和"六普"数据的基础上,应用GIS及相关模型对2000年、2010年杭州市区老龄人口密度进行计算和空间化处理。研究发现:圈层结构是杭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城市中心与外围地区的老龄人口密度成指数下降;城市中心地区的老龄人口密度不断提高、老龄化程度加深,且分布边界相对稳定;不同圈层的老龄人口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与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养老设施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浙江省余姚市的实倒,分析了在高速公路连接线建成后的不同时期,小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式,总结了小城市利用高速公路连接线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人口空间分布和产业构成的研究,揭示出以下规律(1)城市带城镇等级“金字塔”结构明显,都市区人口增长从近郊区转向远郊区,中心城区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苏.(2)以金融信息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批发零售业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业、以医疗救助为代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城市经济构成的三大支柱.(3)都市区产业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中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导,近郊区制造业和批发商业比重较高,远郊区产业体系较为独立和均衡.(4)受都市区多中心结构的影响,城市带内产居关系逐步分离,通勤距离增加,通勤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小城市长途汽车客运站的设计原则,并介绍了新建的江都市长途汽车客运东站的基本设计理念,即为普通旅客营造安全、惬意的候车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11年底崇启大桥的建成通车,启东成为苏北地区与上海联系的第一站。通过解析启东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启东市为了"融入上海"的目标而在城市总体规划方面的调整。从而研究整体区域交通环境和区域发展政策等外部发展要素的改变对小城市发展目标和重点的深远影响,以及现阶段外部要素迅速变化的情况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市面临的发展困惑。  相似文献   

11.
沿海中小城市现代建筑的地方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哲 《新建筑》1999,(6):68-68,74
沿海中小城市现代建筑地方特色的创造应依靠当地建筑师,从历史文脉中寻找立足点,坚持“不同”、“不变”和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杜浩  甄峰 《规划师》2011,27(5):99-105
研究表明,城市用地、交通环境、同城效应等宏观因素和住房市场、学区房、通勤成本等中观因素对以清远市为代表的中等城市的就业与居住空间组织具有较大的影响,可采用居住新城先导、产业园区带动、综合配套更新、对外交通导向和同城效应影响五种模式来推动我国中等城市的就业与居住空间拓展,以促进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前后杭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空间资源。随后"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思路的提出,则实质上暗含通过多中心空间结构引导老城人口疏解以及促进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区划调整后近10年来的人口统计数据,对新时期杭州市区的人口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并从市区和主城两个层面对杭州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引导杭州市区人口空间合理分布的规划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牙里斯本大都市区维拉弗莱克德希亚市为例,旨在研究和探讨绿道在帮助葡萄牙中型和小型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扮演的角色.以维拉弗莱克德希哑市的7个样地为例,着重分析绿道理念在设计和应用层面的表现,主要包括绿道规划设计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如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本文采用的策略和执行过程可供其他小城市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典型国际大城市在城市产业分布、就业与人口聚集方面的一般规律及特征,揭示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人口规模、产业分布与劳动力就业分布关系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结构即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将会根据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并不断调整,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需求变化促进就业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由此城市人口流动及规模相应发生变化,国际大城市人口总量规模及其增长也将随之变动直至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指数进行计算,在选取的27个省区中有4个省区帕累托指数显著大于1。全国各省区帕累托指数的平均值为0.9337,说明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分散。随后,将全国27个省区按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各个地区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地区,与城市规模分布关系显著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7.
郭庭鸿  舒波  董靓  陈阳 《风景园林》2018,25(12):87-92
城市公园绿地是一种重要的健康资源,其健康促进作用的发挥与使用行为密切相关。以成都市中心区小游园为案例,定量分析了高密度城市背景下小游园的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小游园相对于大型综合公园更易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近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是否有孩(家中是否有学龄前儿童,简称是否有孩)和使用距离与使用频率之间具有显著联系;年龄、性别或收入水平对使用动机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进一步讨论表明,较之于使用距离,社会人口因素塑造下的使用动机对使用频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尝试提出了若干旨在响应使用动机的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已形成省内为主、省际为辅的分布特征,省内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入地主要分布在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省份,迁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出分布较为分散,而迁入分布较为集中,省内流动人口多的省份省际迁移人口也会较多.这些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省内人口迁移主要受人口规模因素的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则主要受迁入省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迁出省的人口规模,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研究美国学者60年代以来关于“空间不匹配”的假设与部分大城市弱势群体(如低收入居民、少数民族和妇女)就业问题逐一梳理了美国学者如何看待大城市弱势群体就业障碍问题以及他们所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模型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给国内学术界对城市弱势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的研究提出4点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部崛起主要是中部地区城市的崛起。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介绍了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崛起已初具雏形的郴州模式。沿海地区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相对区位优势是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崛起的主要利好因素。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崛起的措施选择主要是是培育企业集群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改善区域环境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