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性砂过滤器在城镇污水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活性砂过滤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以活性砂过滤器为深度处理工艺时,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及其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活性砂过滤器的出水水质稳定,其出水的SS、TP浓度分别为(1~5)、(0.2~1.1)mg/L,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出水的氨氮浓度为4~8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出水的COD浓度为55~75 mg/L,接近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可见,将活性砂过滤器作为新建或已建污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朋飞  岳秀萍  蔡强 《山西建筑》2011,37(13):121-123
分析了聚合氯化铝(PAC)的化学混凝除磷效果及PAM的助凝效果,并进行了试验研究,PAC烧杯实验结果表明:总磷浓度为1.39 mg/L时,单独投加60 mg/L的PAC即可使出水TP〈0.5 mg/L;生产性试验表明:生物处理单元稳定运行的情况下,PAC投加量在65 mg/L~70 mg/L时可使出水TP〈0.5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雨季时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实际处理量远超过设计处理量,可能导致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采用一级强化模式应对雨季冲击负荷,探讨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的策略。通过实际处理量为10.7×104m3/d的生产性试验得到,PAC和PAM联合投加的一级强化处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仅投加PAC的,且前者成本相对较低。当HRT1 h,PAC和PAM投加浓度分别为102.7和0.39 mg/L时,初沉池对COD、TP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86.2%、80.3%和92.1%,但对NH+4-N的去除率仅为8.7%。将一级强化处理出水和生化处理出水混合后,出水污染物浓度可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一级强化工艺处理1×104m3污水的干污泥产量约为2.73 t,运行药耗和电耗综合成本约为0.104元/m3。应对雨季冲击负荷时,一级强化与生化处理相结合能有效维持工艺稳定达标运行。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某县污水处理厂因受到工业废水的冲击而使得污泥活性严重受损,出水氨氮浓度居高不下,无法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为使污水厂恢复正常运行,决定投加自主配制的化学药剂进行应急处理。小试结果表明,当药剂投量(质量分数)为0. 025%、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可使出水氨氮浓度由25 mg/L左右降至5 mg/L以下,且不会对其他出水指标造成不良影响。实际生产的应用效果显示,投加此药剂后,出水氨氮浓度在2. 55~3. 25 mg/L之间,总氮浓度在8. 38~9. 63 mg/L之间,稳定达到了国家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滤池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次氯酸钠消毒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有效氯投加量和消毒效果表征指标两方面对工艺优化分别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氯投加量、接触时间、混合条件和粪大肠菌群数对消毒效果影响显著,氨氮浓度对消毒效果影响较小;静置下温度对消毒效果影响显著,搅拌下温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可以忽略;当搅拌接触时间≥10min时,有效氯投加量为0.75 mg/L即可确保滤池出水消毒后的粪大肠菌群数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典型深度处理工艺沿程粪大肠菌群数明显降低,与二沉池出水相比,滤池出水粪大肠菌群数平均降低85%;对于一级A及以上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接触时间≥10 min时滤池出水消毒的有效氯投加量为1 mg/L,接触时间<10 min时滤池出水消毒的有效氯投加量可增至1.25 mg/L;优化的有效氯投加量(1~1.25 mg/L)明显低于调研的全国高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有效氯投加量(3.69 mg/L);当有效氯投加量为1 mg/L时,滤池出水接触30 min的余氯(0.02~0.16 mg/L)明显低于调研的全国高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平均余氯(1.12 ...  相似文献   

6.
山东某10×104 m3/d规模污水处理厂面临提标改造,其出水要求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分别采用混凝沉淀法和化学氧化法深度处理二级生化出水。试验结果表明:二级生化出水CODcr为133.79 mg/L,PFS投加量为420 mg/L,FeSO4&#183;7H2O+H2O2投加量为(300+150) mg/L,Ca(ClO)2投加量400 mg/L(加140 mg/L的PFS作预处理),O3投加量27.78 mg/L(加140 mg/L的PFS作预处理),其出水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黄重成 《市政技术》2014,(5):128-130
生物除磷效果难以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对MBR工艺中化学除磷进行了研究。采用后置加药连续实验,探索投加铝盐和不同剂量铁盐对TP、TMP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40 mg/L PAC对系统出水TP的去除率在85%以上,投加30 mg/L铁盐对系统出水TP的去除率在82.61%以上,出水TP1 mg/L。PAC和铁盐的投加会使TMP增大,通过对膜组件进行清洗和替换污泥后,TMP能维持在较低压力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F污水处理厂原一期工程采用AO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为了提高出水水质,对厂区进行提标改造,拆除原一期工艺,新建AAO+MBR膜处理系统,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地表类Ⅳ类标准。针对MBR工艺调试中出现的高电耗、TN去除率偏低、碳源投加量偏高等问题展开研究,使电耗降低6.6%、碳源投加量降低28.7%、PAC药剂投加量降低3.8%,提标改造及优化运行后使出水TN由16.4 mg/L降低至9.3 mg/L,出水TP由0.61 mg/L降低至0.21 mg/L,出水COD由19.69 mg/L降低至15.55 mg/L。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埌东污水厂提标改造的化学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南宁市埌东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TP浓度从一级B提升至一级A标准,对该厂出水进行了化学除磷研究。以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药剂对出水进行化学除磷混凝剂选择试验,并对混凝剂用量进行优化,同时考察了温度对PAC化学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剂除磷效果排序为:硫酸铝=PFS氯化铁PACPAFC;综合除磷效果及药剂成本,确定PAC为适宜混凝剂;为控制出水TP≤0.5 mg/L,PAC适宜用量为23 mg/L,污水处理药剂成本为0.016元/m3;在10~30℃范围内,温度对PAC除磷效果影响较小。此外,PAC对污水中COD、BOD5、NH+4-N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威  肖俊绚 《市政技术》2013,31(4):128-131
通过检测并分析餐饮废水水质特点,以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一级B标准为目标,探讨了混凝加SBR组合工艺对餐饮废水的处理。研究发现,对于COD均值在3 000 mg/L左右的餐饮废水,在混凝阶段,PAC(50 mg/L)加PAM(30 mg/L)为最佳混凝药剂组合,可使混凝后的餐饮废水COD在480 mg/L左右;在SBR阶段,污泥质量浓度在3 g/L以上、SVI为100~150 mL/g、水力停留时间不少于6 h时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一级B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某一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没有脱氮除磷功能,处理规模为1.8×104m3/d。第一阶段已成功对原工艺的初沉池和曝气池第一廊道进行了改造,改造完后运行的第一阶段(第1~30天)出水COD、氨氮、TN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出水SS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12和0.8 mg/L,达到一级B标准。为了使出水SS、TP浓度也达到一级A标准,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在尾端模拟增加砂滤管并在管前端添加PAC,以进一步完成对工艺的改造研究。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第31~121天),出水SS为1~6 mg/L,平均为4 mg/L,平均去除率为97.5%;出水TP为0~0.46 mg/L,平均为0.22 mg/L,平均去除率为89.5%。出水COD、氨氮、TN、SS、TP均达到一级A标准。工艺改造成功实现了脱氮除磷目标,而且没有混合液回流(内回流),因此整个工程运行节能,为现有无脱氮除磷功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南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污染物浓度普遍偏低,受此影响经常出现除污效率偏低、活性污泥性状不佳等问题,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为此,研究了采用UNITANK工艺的南方某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及活性污泥性状。该污水处理厂半年平均进水COD、BOD5、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78.1、21.88、11.42、1.63 mg/L,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21.0、6.33、1.34、1.12mg/L,除总磷外其他指标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出水总磷浓度高于1.0 mg/L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上一次污水处理厂停产后对活性污泥系统进行恢复,刻意降低排泥频率导致磷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累积。由于长期碳源不足,污泥的VSS/SS和SVI值都偏低,难以观测到钟虫、累枝虫和轮虫,表明污泥系统营养状况不佳,污泥活性并未处于最佳状态。系统内微生物长期处于内源呼吸状态,污泥很有可能处于老化阶段。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机滤液重新回流入污水处理系统会增加系统的磷负荷。针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浓缩过程中浓缩时间、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以及曝气对磷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浓缩池中的剩余污泥静置4 h后,释磷速率显著加快。在污泥浓缩池投加0.1 g/g干泥的PAC不仅将快速释磷时间延迟至8 h,还可以显著降低上清液中的磷酸盐浓度。对污泥浓缩池曝气30 min且溶解氧达到3 mg/L以上时,上清液中磷酸盐浓度降低了77.7%。通过合理控制剩余污泥在浓缩池中的停留时间、投加PAC以及曝气等,可以降低浓缩池上清液磷浓度,有效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4.
悬浮填料A2/O工艺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填料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重点考察了悬浮污泥活性、硝化及亚硝化活性的变化及温度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中悬浮污泥的活性和亚硝化活性受低温的影响较小;硝化活性受低温的影响较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小;低温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很小,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为94.58%,出水NH4+-N<5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改良A~2/O分段进水工艺用于污水厂升级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A2/O工艺处理市政污水时出水水质很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青岛城阳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A2/O分段进水工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分段进水的形式强化系统对原水中碳源的利用,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运行结果表明,经改良后生物池对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能够稳定维持在86.25%、95%和66%以上,最终出水平均值分别为38、1.57和13.56 mg/L,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对TP的去除率在81.40%以上,在深度处理时投加少量氯化铁进一步对磷进行去除,出水值也达到了一级A标准。经改良后,生物池出水水质在达到一级A标准的基础上每天可节省电耗约672 kW·h。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转盘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研究生物转盘内部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的除磷效果以及对生物膜的影响。试验在已建生物转盘进行,处理水量为400m~3/d,TP平均浓度为2.11 mg/L,PAC投加量为60 mg/L。结果表明,在生物转盘投加PAC对TP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使用管道混合器,这期间生物膜性状良好,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1%和82.2%;当加药点在生物转盘内部后端、转速为0.6 r/min时,TP去除率为82.5%,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可见,在生物转盘投加PAC可以实现高效除磷,并且对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生物膜未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MBR在长污泥龄下运行时,由高污泥浓度引起的出水水质恶化问题,开发了SMF-MBR工艺进行污泥浓度分区,从而实现膜区在较低污泥浓度下运行,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减缓膜污染。以中浓度生活污水(COD为500 mg/L)为处理对象的试验结果表明,SMF组件具有良好的污泥浓度分区效果,有效地减缓了污泥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该工艺的除污效果良好,对COD、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99.2%和73.7%,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0.1、0.24和10.43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8.
强化生物絮凝/三级人工湿地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强化"生物絮凝/三级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高浓度生活污水的效能,开展了混凝及出水回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混凝剂(PAC)可以显著提高预处理池对PO3-4-P的去除率,PAC的最佳投量为40 mg/L,相应的PO3-4-P去除率提高了37.5%.出水回流能显著提高湿地的净化效果,在回流比为1时,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最大,对COD、NH+4-N、TN及PO3-4-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9%、18.5%、13%和3.6%.经强化后,COD和PO3-4-P的最终出水浓度分别为31 mg/L和0.69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对NH+4-N和TN的总去除率分别为76.9%和66.7%,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合川污水处理厂在提标改造项目完工投用前,对现有Orbal氧化沟工艺的生物脱氮进行了问题诊断及效能提升。水质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碳源短缺是限制生物脱氮的重要原因。为此,提出通过调控内回流比和投加外碳源(乙酸钠)来提升生物脱氮效能。结果表明,当内回流比为300%、乙酸钠投加量为2 240 kg/10~4m~3(相当于104 mg/L的COD)时,出水TN浓度可稳定在10 mg/L以下。进一步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4℃、进水TN为57. 2~81. 1 mg/L的条件下,控制内回流比为300%、乙酸钠投加量为1 540 kg/10~4m~3,出水TN平均值为14. 4 mg/L,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于低碳源城市污水,可以通过化学除磷工艺进行处理,使出水总磷(TP)达到排放标准。针对某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浓度较低,化学除磷单元参数设计不合理,出水TP超标的情况,分析了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FeCl_3)、氢氧化钙(Ca(OH)_2)三种混凝剂对二沉池出水的除磷效果,并考察聚丙烯酰胺(PAM)的助凝效果。结果表明,当FeCl3投加量为40mg/L,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投加量为0.2mg/L,除磷率可达88.9%,出水TP浓度为0.17mg/L,并且矾花密实易沉降,满足该厂化学除磷要求。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投加方式,出水TP浓度为0.15~0.5mg/L。文章通过试验参数,优选出最佳除磷药剂以及投加量,对国内同类低碳源污水厂运行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