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鹿燕 《供水技术》2012,6(5):18-21
分析了辛安水厂原水水质问题及常规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通过在常规混凝单元增加投药量、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氯化以及在过滤单元投加助滤剂等强化措施,探讨了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各种强化措施可以提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提高常规工艺的处理效能,保证出厂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温高藻期的滦河水,通过中试试验比较了常规工艺与强化集成工艺处理效果的不同。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92.38%,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30.63%,经过强化后(预处理+助凝+活性炭),浊度去除率最高可达96%以上,CODMn去除率可达60%以上,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强化处理含藻水库水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氧化氯强化处理含藻水的现场试验表明和常规工艺相比,二氧化氯强化工艺具有优良的去除藻类及其胞内污染物的能力,同时有效地抑制了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利用规模为3 m3/h的中试,研究了超声预处理对太湖高藻水的强化处理效能,并分析了各工艺单元出水的微囊藻毒素、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仅对藻类含量高于1 500×104个/L的水源水具有明显的强化处理效能,而对冬季低藻水源水的处理则有一定的弱化作用;适当的超声预处理不会造成诸如微囊藻毒素、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等藻类代谢产物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其对上述物质的去除也没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所以要确保高藻期水源水处理满足要求,需辅以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尖针杆藻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尖针杆藻的生理生态特征,对尖针杆藻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尖针杆藻含大量油脂,油脂含量高达细胞干重的2.53%;叶绿素的含量为1.3μg/mg;同时对多糖、蛋白质含量也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尖针杆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藻类,会在滤料表面板结成藻类泥糊堵塞滤池。实验结果为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去除尖针杆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浮/微絮凝/臭氧/活性炭工艺除藻效果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臭氧—活性炭过滤对含藻水库水中藻类和微囊藻毒素的处理效果。中试结果表明,气浮/微絮凝/臭氧/活性炭工艺可有效处理受藻类污染的水库水。  相似文献   

7.
含藻水给水处理属于特殊水质处理的范畴,根据国内外含藻水处理的研究及实践经验对原《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 32—98)进行了全面修订,介绍了修订版规范《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 32—2011)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编制依据。指出含藻水给水处理应根据水源含藻量及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及参数。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源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大量繁殖及藻类代谢物分泌对饮用水质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以水质安全多级屏障控制与保障的角度,系统总结了饮用水处理、输配与二次供水过程去除与控制藻细胞及其代谢产物的工艺方法。其中,藻细胞灭活、凝聚与絮凝、固液分离(沉淀或气浮)及过滤分离等工艺过程是去除饮用水中藻细胞的主要单元;吸附、氧化等是控制藻细胞代谢产物(藻毒素、geosmin与2-MIB等致嗅微量有机物等)的关键工艺;对于输配与二次供水过程中,对供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这是最为可行的避免藻类生长的途径。在饮用水处理与输配过程以及建筑给水工程中应尽可能去除藻及其代谢产物,并控制由此产生的水质安全风险,从根本上保障饮用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污染的日益加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湖水或水库水经常发生季节性的藻类繁殖。而如何有效地处理含藻水是长期困扰着水处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对国内外长期以来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进行了归类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几种新的联合工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效浅层气浮工艺处理低浊高藻水的除藻效能。高效浅层气浮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停留时间短等优点,通过中试研究确定了高效浅层气浮池的主要参数,对藻类的去除率达80%以上,未被去除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单细胞藻类。与传统工艺相比,对于四类14项指标,气浮工艺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尤其对富营养化指标(氮、磷)的去除率更是传统工艺的1~5倍。  相似文献   

11.
扬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除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扬水曝气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藻类的去除效果,考察了生物填料悬挂于水体的深度、距扬水曝气器的距离以及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因素对除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扬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藻类的平均去除率为41.7%.对蓝藻、绿藻、硅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3%、23.7%、31.3%,对滦河源水中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的平均去除率为25.6%;生物填料可以悬挂在扬水曝气器周围25m、深度为0~3m的水体内,HRT以3h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ClO2预氧化与PDM复合药剂联用提高常规处理工艺除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藻类数为1.3×108个/L、浊度为10.32~15.50 NTU、温度为27~30℃的黄河下游引黄水库水,当ClO2投量为1.0 mg/L、PDM复合药剂投量为60 mg/L时,滤后水浊度能降至0.2NTU以下,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46.6%,对藻类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ClO2预氧化与PDM复合药剂联用技术是强化常规工艺处理高藻水库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CIO2预氧化与PDM复合药剂联用提高常规处理工艺除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藻类数为1.3 X 108个/L、浊度为10.32~15.50 NTU、温度为27~30℃的黄河下游引黄水库水,当CIO2投量为1.0 mg/L、PDM复合药剂投量为60 mg/L时,滤后水浊度能降至0.2NTU以下,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46.6%,对藻类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CIO2预氧化与PDM复合药剂联用技术是强化常规工艺处理高藻水库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工艺去除藻类和藻毒素的效果分别进行了实验室烧杯试验和水厂现场生产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能够强化常规工艺的混凝过程,对藻和藻毒素的去除率有较大提高,同时对浊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等常规指标的去除也有显著改善,是水厂预氯化工艺的理想替代工艺。  相似文献   

15.
以人工配制的含藻原水为处理对象,比较了UF工艺、生物粉末活性炭+UF组合工艺的除藻效能。结果表明,在膜生物反应器启动阶段,生物粉末活性炭+UF组合工艺对藻类、叶绿素a、藻毒素的去除效果高于UF工艺;生物粉末活性炭形成后,组合工艺对MC-RR、MC-L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6.0%和85.2%,能去除全部的藻类和叶绿素a,是较为理想的除藻工艺。  相似文献   

16.
给水处理中藻类去除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饮用水源由于富营养化而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是影响净水厂工艺正常运行及出厂水质的一个突出问题,介绍了国内外除藻技术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各种除藻工艺的除藻效果,认为生物处理法及其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藻类、藻毒素,出水稳定,水质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藻类问题,采用新型微米级超顺磁性生物质炭(BFC)磁种的强磁分离净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藻浓度。将该技术应用于某小区高藻景观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对藻类的去除率达到95%,对COD的去除率可达45%,对TP的去除率可达40%,对SS的去除率可达30%,直接处理成本为0.134元/m~3,相比传统强磁工艺,处理成本降低33%。因此,将新型BFC磁种强磁分离技术应用于高藻水的处理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8.
源水中藻毒素污染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某市源水中的藻毒素高发期、藻毒素的分布、藻密度作了分析,并探讨了藻毒素浓度和藻毒素产经与水中氮、磷浓度的关系,以及常规水处理工艺对藻及藻毒素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9.
微絮凝/涤纶高弹丝纤维球过滤工艺除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主研制的涤纶高弹丝纤维球为滤料,采用微絮凝/纤维球过滤工艺处理含藻水.结果表明,微絮凝/纤维球过滤工艺的除藻效果较好,对于藻类总数为(6.8×106)~(8×106)个/L的高藻水,在PAC投加量为15mg/L、滤速为15m/h的条件下,出水的藻类总数可保持在1×106个/L以下,除藻率最高可达90%以上,水头损失<15.7kPa,工作周期为9 h.  相似文献   

20.
梁再辉  刘洋 《城镇供水》2006,(3):12-16,23
实验源水取自密云水库,采用预加KMnO4对水体进行预氧化处理,利用其氧化催化的作用使得水体中的藻类提前分解、氧化,以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气浮技术是现代水处理行业中一项很独特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在保证产品水水质的前提下。其排泥水量极少,可直接进入脱水机脱水。对于低温低浊及藻类含量高的水体,气浮工艺具有浊度去除率高、投药量少、操作简单、费用低等特点。对于藻类和水中颗粒杂质的去除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