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粉虫食品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介绍了黄粉虫的营养成分,对黄粉虫的营养价值及其保健作用做出了评价。同时针对当前黄粉虫在食品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阐明了黄粉虫在食品开发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芫荽真空冷冻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达玉  吕开斌 《食品科学》2004,25(1):182-185
本文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探讨了搁板温度、物料重量对芫荽冻干时间、品质及设备生产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搁板设置温度每提高10℃,冻干时间缩短15.68%以上,但温度过高芫荽风味下降,出现干草味;芫荽每增加100g/层,冻干时间延长2.5~3h左右。在温度40℃、芫荽重量400g/层条件下冷冻干燥,冻干时间为12.5h,产品质量优于单纯的真空干燥样品;复水后与新鲜芫荽相对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石油醚、95%乙醇、水浸提冷冻干燥的芫荽,研究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及pH、温度、NaCl对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水浸提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明显,最低抑菌浓度小于或等于1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 6,2.0% NaCl的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芫荽的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一系列真菌和细菌,试验了芫荽汁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芫荽浸出汁对细菌和部分霉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酵母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芫荽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芫荽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得到其冻干曲线,通过实验得出了原料的漂烫温度为90℃,漂烫时间为60s,物料单位面积质量为在1260g/m2,冷冻干燥温度为45℃的最佳工艺,同时确定了产品的冻干曲线和最佳的包装方式,即真空包装能较好保持芫荽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真菌多糖的研究开发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真菌多糖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本文从其生物活性、构效关系、提取纯化工艺,及其真菌多糖的开发利用现状和研究前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芫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芫荽不仅是人们喜爱的调味蔬菜,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芫荽的开发利用引起了食品、化学、医药、生物学家的兴趣,发现新的生理功能对引导人们科学利用芫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芫荽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芫荽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将为我国芫荽综合利用及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4):155-161
芫荽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焦虑、抑制铅沉积等多种药理作用,芫荽精油亦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菌消炎、抗血栓等功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但在安全性评价方面还存在空缺。文中主要介绍了芫荽及其精油的功能及安全性评价,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芫荽和葵花籽油为主要原料,葱、姜、蒜为辅料,采用热植物油浸提法制备风味独特的芫荽调味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生产芫荽调味油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生产芫荽调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葵花籽油500 g,芫荽添加量12 g,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0 min,葱添加量8 g,姜添加量10 g,蒜添加量8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芫荽调味油香气浓郁,口感极佳,感官评分值最高,且调味油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表明该生产工艺安全可行,能为芫荽调味油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达玉  吕开斌 《食品科学》2004,25(1):182-185
本文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探讨了搁板温度、物料重量对芫荽冻干时间、品质及设备生产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搁板设置温度每提高10℃,冻干时间缩短15.68%以上,但温度过高芫荽风味下降,出现干草味:芫荽每增加100g/层,冻干时间延长2.5~3h左右。在温度40℃、芫荽重量400g/层条件下冷冻干燥,冻干时间为12.5h,产品质量优于单纯的真空干燥样品:复水后与新鲜芫荽相对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蜡质马铃薯淀粉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蜡质马铃薯淀粉作为一种新型淀粉原料,不但具有普通马铃薯淀粉的优点,而且由于其几乎不含直链淀粉,在黏度、凝胶强度和老化等性质具有更加突出的优点。同时介绍了蜡质马铃薯的研究和开发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丙纶纤维难以染色的缺点,论述了可染丙纶纤维的染色机理、改性剂的选择、纺丝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控制、可染丙纶纤维的后加工等,指出开发可染丙纶对开拓丙纶服用领域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大蒜多糖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杂果聚糖,为探讨其工业化制备的方法,对比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和DEAE-23树脂制备该多糖的流速、交换容量等操作参数,分析了其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大蒜多糖产量、红外光谱等质量指标.结果表明:732离子交换树脂和DEAE-23树脂制备的大蒜多糖红外光谱基本一致,产率分别为12.3%和10.37%,732DEAE-23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较大,制备过程简单、速度较快,成本较低,是较适宜工业化生产大蒜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鱼精蛋白是存在于各类鱼精巢组织中的一种多聚阳离子肽,具有功能性和高效、安全等特点,是值得开发的一种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制。对鱼精蛋白的理化性质、提取工艺、抗茵机制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5.
凝胶多糖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多糖。它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本文对它的性质、应用及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功能性食品是21世纪食品的主流,膳食纤维也成为保健食品的功能成分之一。简要的综述了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厦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淀粉微球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微球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诸多优良特性使其应用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对淀粉微球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概述,并提出淀粉微球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柑橘皮功能性成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香精油、果胶、天然色素、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和类柠檬苦素六个方面,综述了柑橘皮中功能性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极有价值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酰胺基改性聚酯(聚酰胺酯)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发展的成果。酰胺基的加入提高了聚酯的吸湿性和染色能力,对拓宽聚酯在工业及民用品中的应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本文还对聚酰胺酯的发展前景作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胎盘含有的各种组分及其生理功能,并对胎盘类产品的开发应用进行介绍。提出需进一步做好动物类胎盘与人胎盘在组成、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丰富胎盘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