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流检漏仪用扩散泵属于特殊用途的扩散泵。它要求扩散泵对空气的压缩比大,对氦气的最大压缩比小。为满足这样的要求,设计了 K—65F风冷金属油扩散泵。本文介绍了 K—65F的特殊结构,论述了采用这种结构的理论依据。并运用真空物理中的理论,气体动力学理论和Jaeckel理论,对K—65F泵作了性能分析,说明设计的合理性,证明这种结构的扩散泵能够满足逆流检漏仪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2.
储继国 《真空》1989,(2):58-60
本文分析了涡轮分子泵和拖动分子泵抽气机理的不同物理图象,并论证了短叶片涡轮分子泵的抽气作用是这二种分子泵抽气机理同时作用的结果,从而,这种泵具有涡轮分子泵和拖动分子泵的共同优点。  相似文献   

3.
陈益林  陈奇 《真空》1992,(1):20-25
本文根据气体动力学的二元理论论述了扩散泵喷嘴角度与喷嘴扩张车的关系,认为喷嘴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喷嘴的扩张率也要作相应地改变,方能取得良好的抽气性能。与此同时,各级喷嘴之间的级间距离不该用喷帽内壁面的角度来计算,而应根据射流上界面的角度来计算。文章同时分析了一级喷嘴扩张率对返油率的影响以及直筒泵对喷嘴扩张率在结构方面的限制,提出了用凸腔泵取代直筒泵的建议,以降低返油提高抽速。  相似文献   

4.
万三 《流程工业》2008,(3):50-51
奈莫NEMO泵作为全球知名的单螺杆泵品牌,已经成功应用在环保能源、石油天然气、造纸化工、食品医药等不同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本文就这种泵产品的制作设计特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郑志扬 《真空》1991,(6):47-52
在水环泵的设计计算过程中,主要困难是如何确定每一转角α所对应的压缩比σ值。众所周知,求σ值的问题实质上是求解三次方程的最小正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比较困难的。本文提出一种函数表和几个插值公式,以便简易、准确地求出σ值。此外,文中还给出了计算水环内界线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针对铅泵组件的使用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了铅泵组件的传动方案,探讨了铅泵关键零部件叶轮、泵壳及传动轴的设计过程,以及铅泵组件在制造装配中应重视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高速电机的损耗及效率,研究了分子泵的运行特性,从提高电机效率及满足分子泵的要求出发,讲座了电机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8.
上安电厂三期汽泵前置泵白投产以来一直存在出力不足现象,在高负荷期间此现象尤其严重,前置泵经过泵壳优化改造,在提高设各出力的同时,大大降低前置泵电机电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非蒸散型吸气剂(NEG)与微型溅射离子泵(SIP)集成构成的微型复合溅射离子泵。测试结果表明,当吸气剂激活后,复合泵的抽速达到0.45L/8,比未加吸气剂的同型溅射离子泵抽速提高了28%。该复合泵使真空器件的真空维持效果良好,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的密闭真空器件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船用泵生产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随着造船工业的迅速发展,船用泵的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总而言之,随着造船工业的发展,船用泵制造业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琦  宋洪  董海义 《真空》2003,(5):58-60
介绍了将ALCATEL公司生产的一台ATPl00涡轮分子泵、一台MDP50ll牵引分子泵及一台VRC公司生产的lBy6型干泵组装成无油分子泵机组的过程。文中给出了泵间配合的计算、机组方案的设计、连接管路、仪器支架的设计及选择。本机组所采取的设计方案使三个泵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优点避免了缺陷,较好地满足了使用要求,为今后选购单泵和组装无油分子泵机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简要地介绍桶泵机组的特点,详细分析桶泵机组的设计原则,给出一些经验参数和实例。  相似文献   

13.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次泵变流量VPF(variable primary flow)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最新布置形式,与一二次泵系统相比在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上更具有优势。目前国内一些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工程在运行中出现许多问题,本文从制冷机组的选择、旁通流量的设计、机组的启停控制、泵和机组的布置方式、一次泵变流量控制方式的选择、机房外的布置6个方面说明VPF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周海军  姚民生 《真空》1992,(2):31-33
本文以气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如何通过改进扩散泵的第一级喷咀来提高扩散泵的抽气速率。  相似文献   

15.
徐成海  陈善德 《真空》1989,(2):52-57
本文介绍一种具有大排气量的五级金属油扩散泵的设计与调试。这种泵的主要特点是:工作压强范围宽、在较高压强下有较大抽速、最大出口压强较高。典型K-500泵的抽速是大于10000升/秒,极限压强低于6.6×10-5帕,最大前级压强大于54帕,加热功率8千瓦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各真空应用领域和科研部门对涡轮分子泵的发展极为重视。一些学者和专家为 涡轮分子泵的研究、设计制造做出许多贡献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目前已趋于完善阶段。中、小型涡 轮分子泵的产量逐年增加,泵的主要性能指标接近国外水平。在F-200、F-600、F-1500型泵相继研制成 功的基础上.为补全涡轮分子泵产品系列.增加大规格品种,进一步满足各使用部门急需,我所自行设计、 制造F-3500型涡轮分子泵,于1986年9月通过部级鉴定。鉴定结论指出:F-3500型涡轮分子泵的 极限压强、抽速和压缩比三项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原设计技术要求,几项参考指标也不低于国外同类型 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新颖拖动分子泵,其抽速达到传统拖动分子泵的30倍左右,达到了涡轮分子泵的水平。该泵高压强(1-100Pa)性能明显优于涡轮分子泵。泵的结构则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8.
分子泵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子泵自1912年诞生以来,至今已快近一个世纪了,它在初期进展较缓慢,在1970年以前,分子泵的应用还仅限于核物理,电真空,表面科学等领域,但近20年来由于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薄膜工业的发展,分子泵才被人们所重视,并得到了兴旺和发达,现代的分子泵已发展到实用和普及的阶段,本文回顾了分子泵分析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详细地介绍了分子泵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对初期的分子泵,涡轮分子泵,磁悬浮轴承和气体静压静轴式涡轮分子泵,复合式分子泵,低温型涡轮分子泵,新型牵引分子泵,陶瓷涡轮分子泵,轴反应生成物的涡轮分子泵和极高真空涡分子泵等做了重点的分析,最后指出分子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泵况管理工作切身关系到产量任务,影响泵况管理因素,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势必造成检泵作业。在日常参数、日常洗井、措施井现场跟踪上加强管理,能够有效延长检泵周期。并在资料录取、单井分析、设备维护等工作上加强,进一步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龚建华  郑永 《真空》2000,(2):7-9
本文运用蒙特卡洛方法,通过同口径的凸腔泵和直腔泵的对比研究,确认凸腔型扩散泵由于其蒸汽射流界面增大以及泵壳的特殊形状使得泵的抽速系数比直腔型扩散泵提高。计算结果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