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残留有难降解有机浮选药剂的选矿厂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回用于磨矿或浮选流程会影响分选指标,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有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为促进高级氧化技术在此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系统介绍了臭氧及其复合氧化技术、Fenton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及过硫酸盐氧化法降解有机选矿药剂的降解效率、工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选矿废水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凹凸棒石催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利用凹凸棒石粘土研制催化氧化剂,应用于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改善水质环境。主要探讨了凹凸棒石催化氧化剂的配方,研究了它的催化氧化机理和对氧传递速率的影响,研究了凹凸棒石催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改进和提高凹凸棒石催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效果进行了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絮凝和电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某高浓度有机废水,探索絮凝—电催化氧化法的最适条件,提出絮凝—电催化氧化的合理流程,并获得较好指标。控制适宜pH值,首先采用硫酸亚铁和氯化钙絮凝处理废水,再将上清液添加至电解槽中电解,调整pH值为7,电极板间距为10 mm,电流密度为1A/m2,臭氧流量为1L/min,氧化处理2h。最终该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4.
针对几种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煤化工废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臭氧-电催化联合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电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联合使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探索了臭氧—电催化氧化联合氧化法的最佳条件,获得了良好的指标:控制电解及氧化时间为2 h,调节pH至中性,控制电极板间距为1 cm,控制电流密度为1×10-2A/m2,控制电压为29 V,控制臭氧流量为1 L/min,可以达到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率90%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凡口铅锌矿选矿废水特性的解析及技改需要,以"初期氧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法"工艺处理选矿废水。通过研究不同O3浓度、催化氧化时间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处理后废水回用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评估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初期氧化阶段,利用O3直接或间接氧化废水中残留药剂;协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Ca2+和重金属;后续的生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出水质量。在O3浓度为60 mg/L,催化氧化时间为20 min,水力停留时间为16.71 h,能够将废水COD浓度降至为34.32 mg/L,去除率为91.9%;HRT和O3浓度的增加对废水处理效果显著;将处理后废水回用于选矿工艺,与清水的选矿指标接近。该工艺在运行稳定下不仅能够实现选矿废水高效处理和回用,处理成本较低为2.65元/m3,该工艺可为国内类似铅锌选厂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催化氧化法处理氰化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民  高靖春 《中国矿业》1997,6(5):72-75
本文论述了催化氧化法处理氰化废水的工艺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从理论上分析了工艺条件对除氰效果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FeSO4-H2O2体系催化氧化处理焦化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处理条件是反应温度为30 ℃,Fe2+用量为200 mg/L,H2O2用量为1 000 mg/L、反应时间为45 min.在该条件下处理废水,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8.5%和70.4%,然后加入Ca(OH)2将氧化处理后废水的pH值调至弱碱性进行絮凝,可显著降低废水中的铁离子及CN-质量浓度,且COD去除率提高到85.2%,同时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该文简要介绍了铜川矿务局一五三厂DDNP废水来源及成分,简要叙述了一些常规处理方法及有缺点,介绍了混凝一氧化法处理DDNP废水工艺流程、处理效果和该方法处理的特点,实践证明在目前是一种简单可行并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粉煤灰为载体,采用共混法制备了以CuO为活性组分的固体催化剂,并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6~7、反应时间为40m in、外掺10%CuO的粉煤灰催化剂投加量12~16g/500mL时,催化氧化效果最佳。该催化剂经简单再生处理后能回复75%以上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臭氧氧化工艺处理选矿废水在高污染污负荷条件下氧化性能不足及曝气设备易于结垢堵塞的问题,采用射流曝气耦合臭氧/过氧化氢协同氧化工艺处理选矿废水,考察了澄清预处理、水力停留时间、臭氧和过氧化氢投加量等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污染物负荷条件下耦合工艺药剂投加量及直接运行成本。结果表明,射流曝气耦合臭氧/过氧化氢协同氧化工艺处理选矿废水效果良好,抗冲击能力强,原水需经沉淀预处理再氧化,可根据原水水质变化灵活调整氧化药剂的投加量,将废水处理至不影响回用程度的工艺条件为:臭氧投加量110~240 g/m3、过氧化氢投加量为2~4 L/ m3,水力停留时间约30 min。不同污染物负荷条件下处理成本为3.0-8.8元/吨水,该工艺是一个有前景的选矿废水处理研究和工程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2.
膨润土和沸石的改性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我国有机废水的来源,膨润土和沸石及其改性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膨润土和沸石及其改性产品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开发现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方法在处理废水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性和经济性。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法的原理和工艺,以及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不同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同时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絮凝沉降—臭氧氧化法处理硫化铜选矿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矿厂废水排放量大,废水中固体悬浮物、浮选药剂、重金属离子等物质含量高,废水外排处理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回用又影响浮选指标。因此,实现选矿废水的循环利用对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模拟废水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废水中的Al3+、Fe33+对硫化铜矿浮选有显著抑制作用,Pb2+、Zn2+、Fe2+对硫化铜矿浮选影响较小;随着丁基黄药和Z-200浓度的增加,捕收剂对铜的选择性变差。采用絮凝—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安徽某铜矿山选矿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悬浮物具有显著的沉降效果;在整个pH期间,臭氧对丁基黄药去除效果显著,pH=8时,臭氧对Z-200去除效果最佳。采用絮凝沉降—臭氧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后的选矿废水用于浮选试验,其浮选指标略低于清水浮选指标,远优于废水直接回用浮选指标。即应用此工艺处理硫化铜浮选总尾矿水,可有效降低水中不利组分的含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河粉煤灰场氧化塘中微生物的数年调查研究,调查了氧化塘处理高含盐采油废水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探讨了各种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氧化塘内水生微生物种类较城市淡水处理氧化塘少,但数量相近,细菌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作用者;蓝藻(蓝细菌)是吸附和降解石油类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膨润土的特性,综述了膨润土在处理无机废水、有机废水方面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5000 t/d钨铋选矿废水处理工业分流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自制的氧化药剂ME22作为氧化剂,采用“ME22氧化+PAM混凝+调酸”工艺开展了5 000 t/d钨铋选矿废水处理工业分流试验,研究了氧化剂ME2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及药剂成本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剂ME22投加量0.76 kg/m3,氧化45 min后,再投加0.20%(体积分数)质量浓度为1.00 g/L的聚丙烯酰胺絮凝15 min,处理后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5.7%,COD含量由118 mg/L降至40.6 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吨水处理药剂成本较现有工艺降低20.0%。  相似文献   

18.
铜矿选矿过程产生的废水含有的污染物多,导致周边环境严重污染。随着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及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对废水的处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铜矿选矿废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来源、基本特征以及对环境的危害性,针对铜矿选矿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有机选矿药剂,分别阐述了自然沉降、吸附、絮凝、化学沉淀以及高级氧化等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机理及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了铜矿选矿废水在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废水的治理研究进行展望,应开发高效且生态友好的废水处理新工艺,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水的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