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现代雷达型空空导弹广泛采用比幅单脉冲测角方法来确保测角精度需要和差支路保持幅相一致性,但在实际工程中三路接收通道很难保持完全一致。为了不影响导引头的测角性能,分析了导致和差支路不一致的原因及其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并提供了一种和差支路幅相不平衡数字校正和失调角归一化处理的方法,并在一套雷达型导引头样机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补偿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MIMO雷达的振幅和差式单脉冲测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推导出MIMO雷达的收发联合波束方向图函数,提出余弦空间波束方向图概念,将振幅和差式单脉冲测角技术应用于MIMO雷达,给出测角流程步骤。通过对一个单元距离为二分之一波长的均匀线阵的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测角精度与信噪比、角系统的误差检测斜率成正比,以及即使在低信噪比条件下,MIMO雷达单脉冲测角仍有很高的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4.
5.
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偏离角(OBA,Off-Boresight Angle)表的准确性对于测角精度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测角精度,文中提出了几种OBA表的估算方法。一种为直接法,需要飞机直接检飞;一种方法为统计的方法,估算时需要将应答机固定;还有一种为构造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它利用应答报告的内在联系,构造线性方程组,把OBA表值的估算转换成一个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重点介绍了后两种OBA表的估算方法,通过试验证明,在工程上都能够比较准确的估算出OBA表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阵列天线跟踪雷达研究了幅度和差单脉冲最优设计问题,其核心就是寻找最优的波束偏置角,在保证和波束不分裂前提下使得雷达测角精度最高.本文将该问题建模为带约束的优化问题,并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参数拟合得到一般的规律,即最优的偏置角为静态方向图波束宽度的0.47倍,该结论与反射面单脉冲天线的结论相近,根据最优偏置角得到和、差波束最优权矢量. 相似文献
7.
角度测量是现代雷达的基本功能之一,而和-差单脉冲测角是雷达中常用的一种测角方式。文中以均匀线阵为例,给出了和波束、差波束以及二者之比,在此基础上,假设背景噪声服从零均值高斯分布,推导了和-差单脉冲测角的潜在测量精度计算公式,指出当目标位于和波束指向上时,信噪比最大,测量精度最高;当目标偏离和波束指向时,信噪比减小,测角误差增大。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所得结论对工程实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相位和差相控阵为例对和差方向图仿真进行研究,给出了相位和差单脉冲相控阵天线方向图仿真模型。以幅度加权为例,给出了和差方向图的数值仿真结果,并分析了方向图波瓣分布特点。对相位和差相控阵单脉冲测角原理、测角性能曲线和测角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天线方向图计算机数值仿真方法可以为天线系统设计和天线参数测试提供参考。实践证明该仿真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并在实际天线测试和性能分析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单脉冲雷达具有方位、俯仰二维角度的测量能力,其角度分辨率取决于天线波束宽度,对主波束宽度内的双/多目标不具备分辨能力。为了提高传统单脉冲雷达测角分辨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单脉冲雷达系统结构,巧妙地提取和利用了雷达对角线差通道的接收信号,通过建立新的雷达观测方程,提出了四通道单脉冲联合测角新方法,一次脉冲测量即可同时获得两个目标的角度信息,推导了二维单脉冲角估计的解析表达式。新方法计算量少,工程易实现,可使单脉冲雷达的角度分辨率至少达到波束宽度的三分之一,显著提高了单脉冲雷达的角度分辨能力。在不同信噪比和两目标回波功率比条件下,对新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了MIMO雷达和相控阵的单脉冲测角技术,包括比幅法测角和比相法测角。比幅法测角采用等信号和差波束测角;比相法又分为实际阵列直接比相测角和虚拟阵列比相测角。在基本原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MATLAB工具对几种测角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了MIMO雷达和传统相控阵雷达的测角精度,同时,也对几种测角方法的仿真结果和测角精度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和差两路相位的形成、影响相位不平衡性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小和差两路相位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相干两点源对单脉冲角跟踪诱偏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相干两点源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进行角度诱偏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数学推理,证明了单脉冲雷达导引头的测角特性,指出在相干两点源作用下,导引头瞄准轴将偏向功率较大的干扰源。 相似文献
15.
16.
简述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测角原理,分析和差幅相一致性对测角的影响,提出幅相一致性校准基本要求和方法,为单脉冲雷达设计与调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