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Taylor模型方法和粘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层状裂隙岩体的单轴、剪切以及体积蠕变柔量,并合理考虑了裂隙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分析了层状裂隙岩体单轴蠕变和剪切蠕变的各向异性。计算分析指出,裂隙岩体的单轴蠕变柔量随裂隙密度参数的增加而增大,随裂隙倾角的增加而减小。考虑裂隙相互作用效应时,层状裂隙岩体的蠕变柔量明显大于不考虑裂隙相互作用的情况。该方法为通过室内岩石流变实验了解实际工程中裂隙岩体的蠕变特性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
 裂隙岩体渗透性是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选择和评价的重要考虑因素。钻孔岩体渗透性特征主要依靠钻孔电视获得的裂隙几何参数来确定。针对传统统计法确定裂隙几何参数存在的不足和误差,提出了新的统计方法和计算公式。研究认为:(1) 由于岩体裂隙空间分布多变性,提出了以裂隙密度和产状为基础的岩体均质区划分方法;(2) 钻孔岩体裂隙发育优势产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来统计;(3) 裂隙间距的确定考虑了测量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修正公式;(4) 裂隙有效水力隙宽提出按照力学成因来确定。将获得的裂隙几何参数代入渗透张量计算程序中,得到钻孔岩体的渗透张量以及渗透主值和主渗透方向,从而为钻孔岩体渗透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岩体裂缝面数量三维分形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数值试验方法,首先证明了岩体裂隙面数量服从三维分形分布规律这一自然现象。然后根据大量的计算以及理论推演,得到了裂隙面的2个重要的分形参数(分形维数和分形分布初值),以及分形维数DS和分形分布初值NS与二维剖面裂隙迹线分形参数DL,NL的相关关系。即二维分形维数与三维分形维数遵循:DL = DS-1,二维分形维数DL与裂隙面的其他参数无关;二维分形分布初值NL与三维裂隙面的倾角ST,方位角SP遵循投影关系;二维分形分布初值NL与三维分形分布初值NS遵循正比关系:NL = kNS,k值决定与岩体剖面和三维裂隙面的投影关系。实测结果证实了这些关系的正确性。这些结论为研究裂隙岩体的其他物理力学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初步尝试了运用弹性波速确定岩体的裂隙张量;首先将岩体视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基于裂隙岩体的应变体积平均,从裂隙引起的间断位移出发,导出裂隙张量与由裂隙引起的柔度张量增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正交各向异性岩体的波动理论,建立了岩体裂隙张量、等效弹性参数和弹性波速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这些关系,给出了二阶、四阶裂隙张量的弹性波速计算过程。含裂缝水泥砂浆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计算方法获得的裂隙张量基本能反映出裂隙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抽水试验法推求南方岩溶地区双重介质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等 《工程勘察》2014,(1):42-46,58
岩溶地区裂隙水文地质参数是地下水运动研究的基础。本文将岩溶裂隙介质概化为等效多孔介质和双重介质,通过南方岩溶地区陈旗流域洼地的抽水试验和探地雷达勘测,推求了渗透系数和贮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讨论了两种介质水流运动模型得到的水文地质参数差异,并结合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岩溶含水层在不同渗流方向上渗透性的差异。研究表明,采用抽水试验方法,等效多孔介质和双重介质模型推求的渗透系数及贮水系数能反映以裂隙为主导的水力特性;设定不同方位观测井推求的水文地质参数反映岩石裂隙发育方向;双重介质模型较好地定量辨识出多孔介质(溶孔、微裂隙)和溶隙(裂隙)介质的储存能力和渗透性。  相似文献   

6.
在前期选用中国高放射核废物处置库重要预选场区——甘肃北山地区的花岗岩,设计制作裂隙岩体水流-传热试验装置,在进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试验模型的理论计算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试验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得到的裂隙水温度时间变化规律和模型稳态温度分布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垂直裂隙的出水温度对不同参数的敏感程度与具体的参数值有关,其中热源温度、岩石的热传导系数、水流速度、垂直裂隙的开度等均属于高敏感参数;邻近热源的垂直裂隙对模型温度分布起控制作用,明确其结构和水流特征对研究裂隙岩体内的热量运移和温度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字图像识别的岩土体裂隙形态参数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准确高效地测量岩土体裂隙的各形态参数,结合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整套裂隙图像计算机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含有裂隙的图像进行二值化、桥接、去杂、智能识别等操作,获取裂隙网络节点以及各裂隙的主干,进而提取裂隙的宽度、长度、方向等裂隙形态参数,实现了裂隙图像的计算机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评价裂隙网络连通性的方法。基于该技术思路开发的岩土体裂隙图像处理系统(CIAS)被成功应用于土体干缩裂隙图像的识别和形态定量分析研究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科学、高效地提取岩土裂隙形态参数,为裂隙的定量分析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覆岩裂隙带电阻率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时满足力学性质相似和稳定电流场参数相似的物理模型上 ,应用稳定电流场正问题物理模拟方法和现场实测方法详细研究了煤层覆岩在采动过程中裂隙带发育过程与视电阻率的动态响应特征 ,并通过正反演拟合计算得到了由裂隙带引起岩层的电阻率相对异常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裂隙三维表面粗糙度表征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T. Belem三维表面粗糙度表征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与剪切方向、渗流方向密切相关的裂隙表面局部坡向概念,从定义裂隙表面三维几何形态离散化后的局部倾斜角与局部坡向入手,提出描述裂隙各向异性的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JRC估计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提出的裂隙粗糙度的表征方法抓住了裂隙表面几何特征对其力学特性影响的关联特征,较好地反映出裂隙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特征,算例试验表明传统忽略各向异性的JRC表征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为15%~35%。  相似文献   

10.
裂隙是影响膨胀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以南阳某高速公路膨胀土为对象,采用大尺寸压实膨胀土试样进行不同环境湿度与温度下的裂隙发育试验,通过数码相机摄影并基于自编程序进行土样表面图像的定量化分析,获得裂隙率、均宽及总长等典型特征参数,进而探讨环境湿度与温度对膨胀土裂隙发育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尺寸土样裂隙发育特征相较环刀样和薄层饱和泥浆样更接近路基与边坡等工程实际;环境湿度越高,初期裂隙发展越慢,发育持续时间越长,后期裂隙特征统计参数反而越大;环境温度越高,初期裂隙发展越快,但裂隙回缩稳定速度也越快,后期裂隙特征统计参数反而越小;低湿度或高温度使土样表面易于产生更多肉眼不可见的微裂隙,是裂隙特征统计参数与理论分析相比偏小的重要原因,而高湿度与低温度则有利于收缩应力向深层土体传递,促使裂隙偏向数量更少但更宽和更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