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模拟广州交通领域未来的能耗及CO、HC、NOx、PM2.5、SO2等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广州交通领域的节能及空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综合情景下,到2035年,广州交通领域将较基准情景节能23.06%,CO、HC、NOx、PM2.5、SO2分别减...  相似文献   

2.
燃煤锅炉PM2.5控制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妍婷  杜谦  高建民  曹阳  董鹤鸣  韩强 《节能技术》2013,31(4):345-348,352
燃煤锅炉消耗大量煤炭,对大气环境中PM 2.5含量影响很大。对燃煤锅炉PM 2.5的治理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即包含一次可过滤颗粒物和一次可凝结颗粒物的治理,也包含对二次颗粒物前驱物SO2、NOx等的治理。本文从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治理角度,论述了燃煤锅炉PM 2.5的产生、控制现状,提出了PM 2.5控制技术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京津冀农村地区煤改气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当前采用的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方法加以归纳,以近年来颁布的国家及地方政策为辅助依据估算农村燃煤减排潜力。根据计算结果,对比SO2、NOx、CO、PM10、PM2.5在三地区的减排效果得出,北京减排效果最明显,天津及河北省有明显改善;由减排分布得到,SO2、NOx、CO、PM10、PM2.5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减排潜力分布中各占3%、1%、85%、6%和5%。由此看出,通过减少农村散煤使用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后进一步剖析当前出现的问题,以努力推进农村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郑州市某地铁站不同位置的PM10与PM2.5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回归曲线分析,研究了2者的相关性及PM值的比值情况及外界对2者的影响。结果显示,PM2.5和PM10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M10和PM2.5的比值(P)所占比例最多部分在0.46P≤0.48和0.48P≤0.50之间。研究还发现,雾霾天气对站内的PM2.5与PM10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1961至今的上海雾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特别是对2008年以来上海大气环境中粒径2.5μm及以下颗粒物(PM2.5)的年变化、月变化及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做了相关分析,并从PM2.5的角度反映近年来的雾霾天气变化。经分析可知,上海市雾日数整体呈减少趋势,而霾日数呈增加趋势,且增幅明显。上海市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在2008-2014年期间呈降-升-降的趋势,仅2011年的年均值(34μ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另外,上海市PM2.5的月均值冬季高,夏季低,符合霾天气的冬多夏少,春秋季居中的规律,并且其浓度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等气象因素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后能源系统的减排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要以上海为例,采用MARKAL模型研究了能源系统对未来环境政策的响应。政策情景包括提高能源效率、能源结构调整、实施SO2排放总量控制等。研究结果显示,提高能源效率和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后,上海市CO2、SO2和PM10排放量将明显降低。进一步削减NOx和PM10排放将主要取决于末端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为例,采用MARKAL模型研究了能源系统对未来环境政策的响应。政策情景包括提高能源效率、能源结构调整、实施SO2排放总量控制等。研究结果显示,提高能源效率和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后,上海市CO2、SO2和PM10排放量将明显降低。进一步削减NOx和PM10排放将主要取决于末端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记录了郑州市某高校各个位置的PM10与PM2.5的检测数据。通过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回归曲线分析,研究了2者的相关性及PM值的比值情况、外界因素对2者的影响。结果显示,2者的比值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雾对PM2.5与PM10的影响是先升高后下降之后大幅下降;而且中央空调对室内PM数值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已有的部分城市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的监测数据,从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变化特征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PM2.5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线性回归法建立宝鸡市秋冬季节降水量较少的情况下PM2.5的预报模式,对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作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PM2.5浓度与前日PM2.5浓度、气压、温度和风速的相关性较好,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较差。采用5因子模型预报和4因子预报模型分别对3月份的PM2.5浓度进行预报,4因子预报结果更接近实测值。宝鸡市PM2.5预报模型在冬春降水量偏少的情况下采用4因子预报模型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山东滨州某县的生物质推广村为例,对在该村推广的两款生物质采暖炉具(水暖炉和烤火炉)进行了污染物排放检测,并进行了入户调研。相比于散煤的污染物排放,以生物质成型颗粒为燃料时,水暖炉和烤火炉的PM2.5排放因子分别有52.5%和51.3%的减排效果;水暖炉的CO排放因子有56.7%的减排效果,而烤火炉的CO排放因子会增加37.4%的排放量;生物质成型颗粒的含硫量低,未检测出SO2排放;相对于散煤,生物质成型颗粒在NOx方面并无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DPF)上涂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0.95K0.05Fe2O4,利用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就柴油机微粒(PM)与催化剂的接触对PM和NO,同时去除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比较了PM与催化剂的紧接触和松接触,以及不同的挂烟量、不同的中间层、不同的催化剂涂覆方法对PM和NOx同时催化去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善载体和催化剂之间的过渡层和催化剂的负载工艺以及增大PM与催化剂的有效接触,对于提高PM和NOx同时去除的催化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γ Al2O3小球和柴油机微粒过滤器(DPF)上涂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0.95K0.05Fe2O4和La0.9K0.1CoO3,利用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对同时催化去除柴油机微粒(PM)和NOx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a0.9K0.1CoO3催化剂比Cu0.95K0.05Fe2O4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同时去除PM—NOx的催化反应活性。在低负荷下,柴油机的PM由于SOF含量多而使NOx降低的幅度比高负荷下的大,其燃烧温度也比高负荷下的低。同时,NO和O2的共存促进了PM的氧化燃烧。另外,PM和催化剂之间"松接触"的催化活性要比"紧接触"低。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柴油机在节能和降低CO2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如何在不牺牲经济性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以满足未来愈来愈严的排放法规,是柴油机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在分析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回顾了柴油机PM和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综述了不同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总结了PM和NOx控制的整合技术。  相似文献   

15.
鉴于柴油车的氮氧化物(NOx)和微粒(PM)较高,而两者之间又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通过分析NOx和PM的生成基理,从燃油,柴油机改进以及尾气后处理系统三方面论述了NOx和PM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并针对重型压燃式发动机国Ⅳ和国Ⅴ阶段排放标准,比较了目前国际较为通用的优化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控制策略,以及废气再循环+颗粒过滤器控制策略这2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治理严重灰霾天气,北京市政府采取了热电联产"煤改气"(使用大型燃气热电联产全面替代大型燃煤热电联产)措施。这个措施对减少灰霾、改善空气质量有多大的作用呢?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PM2.5的形成机制与造成严重灰霾的关键因素,再比较冬季采暖各种热源所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定量的计算比较使用燃气热电联产供热和燃煤热电联产两种方式供热对PM2.5形成的贡献。研究表明:减少NOx排放量是治理PM2.5的关键,而热电联产"煤改气"措施并不能显著降低NOx排放量,反而会大幅增加天然气用量,造成用气矛盾,因此不宜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来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行搭建的流化床试验台,对桦甸油页岩干馏残渣和生物质混合燃料进行了不同掺混比例、不同床温、不同粒径下的燃烧试验,得到了混合物燃烧后污染物气体释放的体积分数,并分析了其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各燃料中SO2的释放体积分数与其中的含硫量成正相关性;NOx气体的产生机理复杂,其主要取决于氮元素的转化率;油页岩干馏残渣和燃料灰烬均对SO2和NOx具有吸附作用;混合燃料颗粒粒径过小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导致燃烧不彻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剧。自去年入冬以来,京津冀、长江三  相似文献   

19.
根据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等多个地级市2014年8月1日到2015年7月31日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福建省PM2.5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空气二级标准达标率高;福建省PM2.5质量浓度峰值出现在1月,谷值出现在6~7月;福建省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浓度最大,春季次之,夏季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零置法",以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为工具对杭州市大气污染的来源进行了解析。模拟对不同区域传输贡献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的NO2、SO2、PM2.5中来自本地的污染分别为54.37%、58.67%、49.86%,其他很大部分则来自外来输送,可见对空气质量的改善需建立区域间的联防联控;通过对不同行业污染形成的分担率分析可知,机动车尾气是杭州市污染的重要来源,对NO2、SO2、PM2.5的贡献分别有64.51%、22.41%、33.99%,要减轻杭州市大气污染需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