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圆柱正弦活齿传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基于弹性小变形和变形协调假设,提出了理论状态下啮合作用力分析模型;根据赫兹理论和啮合副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啮合副的啮合刚度模型,推导出接触点处主曲率和啮合副啮合刚度计算公式;依据能量不变原理建立了系统扭转振动模型,给出了等效扭转刚度计算公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刚度矩阵计算分析方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扭转振动是一个时变系统且系统刚度矩阵呈现周期分布的特点,求出了周期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两种简化求解该扭转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分析结果可作为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振动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Hertz理论,分别建立了激波器活齿啮合副及活齿中心轮啮合副的啮合刚度模型,推导出啮合副啮合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各主要结构参数对啮合副啮合刚度的影响规律,对于改进结构设计及改善啮合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摆动活齿传动啮合刚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摆动活齿传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了摆动活齿传动啮合刚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摆动活齿传动中力与变形的关系及啮合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摆动活齿传动啮合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摆动活齿传动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改变摆动活齿传动的结构参数,用有限元软件对摆动活齿传动的啮合刚度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的啮合刚度变化曲线,讨论了传动参数的变化对啮合刚度的影响,研究了摆动活齿传动的啮合刚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型双相正弦激波推杆活齿传动,进行了齿形综合和啮合力特性分析。首先,根据其结构和传动原理设计了双相正弦激波器廓线,推导出该传动机构中心轮齿廓方程及其变曲率计算公式,根据中心轮齿廓曲率变化曲线得到齿廓不发生干涉的条件,分析了中心轮实际齿廓干涉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变形协调条件分析了推杆活齿啮合副的啮合力及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分别得到推杆活齿与中心轮和激波器啮合的最大啮合力;最后,研究推导出传动机构的压力角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压力角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传动比是影响中心轮实际廓线干涉的主要因素,波幅值次之;波幅值是影响啮合力的主要因素,形成双正弦激波凸轮理论廓线的基础圆半径ρ0次之;而波幅值是影响压力角α1的主要因素,ρ0是影响压力角α2的主要因素。研究为该传动机构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凸轮激波滚动活齿传动啮合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凸轮激波滚动活齿传动的传动原理及结构特点,推导中心内齿轮的理论和工作齿形方程.基于弹性小变形及变形协调假设给出理论状态下啮合力分析的模型和算法,结合啮合力计算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说明,并初步获得此类传动装置的啮合力分布特点.得到的啮合力分析结果可作为凸轮激波滚动活齿传动的结构设计、效率与刚度估计以及强度校核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圆柱双正弦活齿传动的基础上,提出圆柱双余弦活齿传动,并推演出平面双余弦活齿传动,实现了任意齿差数的平面活齿传动.  相似文献   

8.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静态啮合刚度和动态啮合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出斜齿圆柱齿轮啮合瞬时接触线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斜齿轮啮合的轮齿弯曲变形影响函数和接触变形影响函数[1]、[2]、[3],计算了斜齿圆柱齿轮的轮齿变形和单对齿刚度;并导出斜齿轮的静态啮合刚度和动态啮合刚度的计算式。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齿轮误差和参数对啮合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圆柱面及平面双余弦活齿传动基础上,推演出空间双余弦活齿传动,并对其多齿啮合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型活齿传动——广义双余弦异轴活齿传动,介绍其基本结构和传动原理,并给出该传动啮合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