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科 《包装工程》2007,28(8):211-212,237
民间美术形成的宝贵文化和独特风格对当今包装设计有着重大影响.民间美术流传于历代民间,为劳动大众的生活而服务,是劳动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风格.在当今包装设计中借用传统民间美术的表现符号,加强和丰富包装设计的人文内涵,对包装的整体策划与指导设计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旗  吕林雪 《包装工程》2012,33(10):1-4
以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民间美术因素为题,通过北京等地土特产包装设计的案例,分析了民间美术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论述了民间美术对于土特产包装设计的文化与设计价值。探讨了地方民间美术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结合问题,提出了民间美术是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必要元素及资源宝库,是土特产包装实现销售和文化传播双重目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发生极大变化。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会存在严格的要求,可以在产品包装设计中融入民族美术的元素,将产品包装的品位提升。因此,应深入探究美术文化发展的源头,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出民族美术文化的魅力。本文是针对在包装设计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的必要性、民间美术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鲁宁 《上海包装》2014,(3):60-62
一、湖南民间美术与包装设计教学的关系 湖南民间美术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符号,它是本土性、传统美术文化的体现;湖南民间美术文化宝库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资源和艺术表达方式,给包装课程教学实践带来灵感和启发。湖南地处洞庭湖的南面,是楚文化发祥地,是历朝历代湘楚文苑,湖南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它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间美术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一、湖南民间美术与包装设计教学的关系湖南民间美术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符号,它是本土性、传统美术文化的体现;湖南民间美术文化宝库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资源和艺术表达方式,给包装课程教学实践带来灵感和启发。湖南地处洞庭湖的南面,是楚文化发祥地,是历朝历代湘楚文苑,湖南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它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间美术文化特色。湖南物产丰富,具有湖湘特  相似文献   

6.
民间美术源于大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情感诉求,因此民众的真情美意等情感都表现在民间美术作品之中。包装设计中对人们吉祥祝福、节庆愿望、生活情趣的意境营造是对消费者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情感期许的显性表达,寄托了人们生活的理想与愿望。探索湖湘民间美术的情感关怀有利于提升包装设计的情感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7.
徐晴 《包装学报》2012,4(4):71-74
民间美术多维时空、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均衡对称的造型特质,设色艳丽、喜用红黄色的用色习惯等,给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诸多的创作灵感。在包装设计中运用多维时空的思维方式,采用独特而奇妙的组合,寻求新的构图意向,可使设计灵活而富有创意;运用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将民间美术中各种符号化形象,尤其是吉祥符号化形象,融合进各种包装设计,可突显设计的民族风格。同时,在包装设计中运用民间美术"天圆地方"、均衡对称等造型方式,可营造出庄重大方的审美感受;借鉴其设色艳丽、喜用红黄色的用色理念,并将其与商品的特性相融合,可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包装形式。  相似文献   

8.
刘静  单鑫  胡慧桢 《上海包装》2023,(7):205-207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实践,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带给学生更丰富、更深刻的文化体验。从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出发,论述了民间美术资源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路径,总结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成果和影响,旨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丽琼 《包装工程》2014,35(20):79-82
目的研究中原民间美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方法从中原民间美术图形内涵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与包装内容物属性、产品包装目标人群的契合以及中原民间美术图形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文化体现等,介绍了中原民间美术中可借鉴的艺术形式。结论提出了中原民间美术在现代包装设计表现语言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显现出了中原地域民间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魅力,同时对传统艺术起到了继承和推广的作用,也为现代包装设计带来了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包装设计是表现商品价值的方法,在商品的生产、销售与流通等方面均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现代商品而言,包装设计更是建立商品和消费者亲密关系的重要手段,应用民间美术优化现代包装设计是重要课题。下面就对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民间美术的重要性与主要路径进行探讨,促使包装设计体现民间美术价值,实现对优秀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设计元素独特,寓意深刻,"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蕴含着质朴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同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在实用的前提下,塑造理想化视觉形象,抒发独特的审美意愿,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个性,构成传统民间美术特有魅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今包装设计中,也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彭超 《中国包装》2023,(2):106-108
包装设计内涵丰富,是集包装结构和视觉传达为一体的系统性设计工程。本文研究课程思政与包装设计课程之间的关系,探索切入课程思政的课程知识点及实施路径,通过问题引导、故事讲述和分组研讨三法并举,达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剑锋 《包装工程》2022,43(12):313-315
目的 探索现代包装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借鉴。方法 从民间美术的发展史开始,结合其代表性形式,深入探讨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发现两者不仅存在相似性和融合性,还有着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民间美术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和源泉,为包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从民间美术中的代表性元素、色彩、符号等角度展开论述,挖掘两者融合、共促的方向路径。结论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民间美术元素,不仅能够丰富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还能够反映地域独特的文化艺术,使产品更富有文化气息与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4.
15.
李莉 《包装工程》2017,38(12):69-72
目的归纳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情感基因,发掘中国民间美术情感设计规律;分析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建构方法和应用原则,力图创新包装设计方法。方法从中国民间美术的精神诉求出发,从中提取重要的、关键的情感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以传统情感因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为基点,探索将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融入现代包装设计的方法和策略。结果将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植入现代包装设计体系,从而创新包装设计方法、促进包装设计向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结论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找到了民间美术蕴涵的情感与现代人的情感诉求的链接点,以及转化为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玲玲  关莹 《包装工程》2010,31(4):92-94
从民间美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不同应用层面上,对人性化包装设计中,民间美术造型符号的提炼、寓意的延伸以及神韵的传承3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论述,给出了不同层面上的运用方法和应用实例。指出了人性化包装设计与民族文化精神相融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詹云  陈明 《湖南包装》2006,(4):23-24,30
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图形符号传达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原始时期刻画在悬崖峭壁的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秦汉时期的画像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图形符号等随着时间推移、历史变迁、逐步形成了今天博大的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体系。至今存在于我国河南西部和贵州东南地区的傩面具,就是早期人类民间艺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完美结合的代表之一.真实反映了原始时期人类的思维意识与造型观念。  相似文献   

18.
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可使产品包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明确的视觉特征,吸引消费者的审美认同,从而刺激产品销售,切实提升包装设计的水平。文章通过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广东东莞地域文化,来探索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过程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承,对高职包装设计教学过程的创新和推动当地文化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不同的民间美术类型。包装设计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与某一时期、某一民族的文化和生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包装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一个时代的特征或是一个民族的特点,只有民族特色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包装设计中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在世界一体化的现代包装设计中显得独树一帜,成为永不褪色的潮流。  相似文献   

20.
彭慧 《中国包装》2013,(12):19-26
民间美术最有效的保护途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封存”,而在于一种“活态”的传承、现代包装设计,以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为根基,通过整体借用民间美术作品或者利用新技术将民间美术元素转化为现代设计元素的方式,在凸显包装的文化性、审美性和亲和力的同时,实现民间美术的有机传承,让处于危机中的民间美术重新焕发新的艺术活力。民间美术应该以一种积极“应世”和“入世”的姿态,努力探寻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契合点,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