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域网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信息高速增长,业务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城域网在业务支撑、网络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急需对现有城域网进行优化升级,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鉴于此,本文对IP城域网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IP城域网主要承载互联网访问业务,随着网络IP化、业务IP化趋势的加剧,在IP城域网上部署传统的数据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而当一些新型的电信业务,如NGN、3G、IPTV等需要通过IP城域网承载时,现有城域网又无法完成对上述业务的承载工作,这就需要运营商对城域网进行相应的优化改造。本文分析了当前兴安盟联通分公司IP城域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IP城域网优化改造的策略,并针对兴安盟联通分公司IP城域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IP城域网网络优化改造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IP QoS技术已经被业界公认为解决目前IP网络建设及发展尴尬局面的主要技术之一,也是IP网络走向成熟运营的象征。文中首先简要的回顾IP QoS核心技术体制,接着分析和探讨了当前IP城域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着重针对IP城域网如何进行IP QoS实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而城域网是网络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宽带业务提供了安全、可靠、高速的网络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域网的覆盖范围以及网络容量也在不断扩大,层次架构也越来越复杂,这也增加了城域网管的难度。一个城域网需具有多种网络技术平台,如城域网电信网络、城域网广播电视网络、城域网宽带ATM网络、城域网IP网络、城域网光网络、城域网无线网络、城域网帧中继网络等,包括了不同厂家、不同公司的成千上万台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如何集成不同的网络技术平台,管理这些来自不同厂商或同一厂商不  相似文献   

5.
城域网组网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发展IP化是技术发展趋势的显著特征。IP传送网络为各种业务提供了承载平台,而业务的提供依靠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所以IP城域网的优化和改造是非常重要的。IP城域网是各地市的宽带、窄带等IP业务的传送平台,所有IP业务都将在城域网内接入。因此,为不同地区构建一个适合该地区业务需求的城域网,是未来几年网络规划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IP城域网的发展情况,本期特别邀请了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撰文介绍IP城域网的现状、发展趋势、标准、关键技术、设备要求等,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用户对IP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宽带业务的需求,各大运营商利用IP、以太网、xDSL、无线等技术组建宽带IP网络。目前以宽带IP技术为核心的NGN和3G网络建设的商用化进程又对现有的宽带IP城域网提出了新的挑战,宽带IP城域网面临着如何开展多媒体业务来实现网络持续增值,如何满足在宽带城域网基础上建设NGN和3G网络新一代电信公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IP城域网是电信公司最为重要的承载网络,其网络能力和安全性意义重大.IP城域网扩容和网络质量提升是公司每年滚动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IP城域网在本地连接控制层和汇聚层的部署和优化工作.根据BRAS/SR设备部署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场景说明,提出利用BRAS、光线复用和城域网交换机透传汇聚功能进行网络扩容和质量提升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某市广电行业专网为例,分析了现有行业专网的现状,及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IP城域网优化改造的必要性,采用主流的城域网技术,从网络扁平化改造,缩短网络二层、三层的收敛时间,路由保护,VLAN规划,IP地址规划等方面来进行网络的优化改造.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承载业务的需求量正不断增长,传统的城域网已无法满足综合承载的需要。当前,我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如移动、联通),均提出了建设骨干IP网络双平面的发展战略,通过进一步加快IP城域网的建设,以满足多业务综合承载的需要。本文从IP城域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出发,并以中国移动IP城域网的建设为例,就其建设思路和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韩轶 《电视技术》2006,(5):75-77
阐述了优化改造宽带IP城域网的必要性,以金湖广电宽带IP城域网为例,采用现实可行的技术从拓扑结构、缩短网络2/3层收敛时间、地址分配、路由协议、接入认证等方面,实现了网络的优化改造.  相似文献   

11.
袁捷 《宽带世界》2003,(5):31-34
当前运营商的竞争重点从骨干向用户侧转移,城域网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域网承载技术选择、LAN接入、MPLS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建设可盈利的宽带网络等进行讨论,探讨了宽带IP城域网建设中的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12.
ADSL组网技术设计和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ADSL的独特优势和在电话网方面的优势,目前传统电信运营商主要采用ADSL技术提供宽带接入。ADSL网络主要由电话双绞线/光纤、ADSL节点、宽带ATM网络和宽带接入设备等组成并最终接入IP城域网,ADSLDSLAM有ATM上行和IP上行2种类型,ADSL用户可采用ADSL拨号和ADSL专线2种方式接入Internet。本文结合ADSL网络实际情况和笔者参与ADSL工程和系统集成的经验,讨论了ADSL的组网技术,包括城域网与BRAS的互联、BRAS与ATM的互联、DSLAM与ATM之间的互联设计、ADSL终端用户的接入,以及ADSL组网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等,针对优化网络、提高维护质量和发展宽带业务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结合IP城域网优化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IP城域网优化的需求分析、IP城域网的多业务承载平台技术,分析和探究IP城域网基于SDH、波分复用技术、电信级以太网等多业务平台的优化技术,给予广大技术人员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IP城域网作为多种业务承载的平台,建网的目的是立足现有业务,使IP城域网高度可控、易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目前IP城域网暴露出一些问题.从技术原理上讲,采用VLAN TAG进行交换的V-SWITCH技术能够解决IP城域网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城域网的架构和业务分析入手,根据V-SWITCH技术原理和优势,提出了采用V-SWITCH技术实现同城互联业务的方案以及BRAS侧挂于SR的组网模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IP技术的高速发展,面向电信运营的宽带城域网无论是在网络性能、业务功能、网络安全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宽带城域网的关注焦点已不仅仅是用户的认证、计费等基础性的运营、管理问题,而是进一步提升到如何支持连接型业务、如何面对不同的用户提供有效的SLA保证、如何对现有的网络进行MPLS升级改造等核心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城域网如何适应新时期NGN的建设要求,成为能够承载多种综合业务和其它实时增值业务的新一代电信IP网络。港湾网络的万兆城域网解决方案,立足于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的万兆技术架构,深入研究NGN领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宽带IP城域网的建设正处于稳步发展时期,从最初的圈地到目前有序的网络建设过程中,宽带IP接入技术也在不断地摸索发展,逐步适应网络的建设、维护、管理以及业务的开展等各种需要。本文主要论述宽带IP城域网接入网的一些较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端 《移动信息》2020,(5):00008-00009
当前IP城域网负责的新业务给原本的网络传送方式带来了挑战,若想提升IP城域网负责业务的综合承载能力,则需要优化QoS技术。通过分析IP城域网端到端的QoS部署原则,围绕服务模式、分类、流量调整、网络拥塞解决等方面探究QoS部署和优化策略,为运营商解决QoS部署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指导,总结QoS部署与优化策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ALL IP是移动网络发展的方向,移动IP城域网是移动网络ALL IP发展的重要承载网络。介绍了移动IP城域网的定位、业务发展思路,提出了移动IP城域网的架构,分析IP城域网的主要技术模式,给出了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弹性分组环(RPR)是目前城域网中的新兴技术之一,其标准即将出台.许多公司都在研发基于RPR技术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相关产品.预计RPR技术将会在未来的城域网中受到青睐.本讲座上一期介绍了RPR技术产生的背景、现状、主要技术特点,分析了各种城域网技术的特性;本期重点讲述RPR网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带宽复用机制、拥塞控制机制、资源访问公平性机制、智能保护倒换机制;下期将讨论RPR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IP over RPR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承载IPTV业务的IP城域网的优化和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信息通信》2009,(4):73-76,68
随着宽带用户和宽带应用的快速发展,目前以承载互联网接入业务为主的IP城域网难以适应新业务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以IPTV为代表的新的宽带业务的应用,对lP城域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营商必须作手考虑对IP城域网进行优化改造,使之能够适应IPTV等应用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IPTV的系统架构,IPTV的技术特点、IPTV对城域网的关键性技术要求、IP城域网的技术发展出发,将IP城域网分为城域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进行分析,指出城域网在核心网络结构、带宽、QoS、可靠性,安全性和组播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论述了将核心网络由三星型改造成双星型、核心层的设备扩容和接入网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充分布署组播技术,建设一个高品质的、支持多业务的IP承载网,使之不仅能够依然满足互联网应用的需要,而且能够充分保障IPTV业务的要求.该项目建成后,在网络容量、网络结构、业务控制点的能力都有了巨大的提高,对IPTV业务的推广和企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由于是在城域网范围内首次大规模引入组播技术,是新技术在城域网范围内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