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煤层气是一种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截至2007年底,我国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340亿立方米,到2010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3000亿立方米。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本文讨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煤层气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有效策略,并指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有望成为"能源新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国内能源普遍紧缺的今天,我国已把目光转向煤层气开发利用。专家指出,随着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热值高、污染少、安全性高的新型能源--瓦斯完全有可能变成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补充。每1000m3煤层气相当于1t燃油和1.25t标准煤;煤层气发热量可达33.44MJ/m3,与优质煤炭相当。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煤层气资源量约30~35万亿m3,相当于450亿t标准煤,与我国常规天然气的资源总量相当。山西煤层气储量约占全国的1/3,是目前我国煤层气产量最大的地区。该省的阳泉煤业集团、晋城煤业集团年产气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能源意识的不断提升,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的应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保证煤层气得到更好的开采与利用,本文主要分析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动力资源的使用愈加频繁。作为主要动力资源的煤层气在我国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煤层气其自身就具备多种优点,例如它在使用的过程中,既高效,又便捷,对于周围环境来说,它还是一种非常清洁的燃料能源。因此,在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中,煤层气都是作为至关重要的能源地位而存在的。但是随着对煤层气更广泛地运用,为了确保煤层气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确保煤层气输气场站在运行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针对提高煤层气输气场站运行安全措施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导致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大,因此要加大对煤层气的开采力度,以提高煤层气的利用率,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随着我国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的煤层气勘探中出现了新领域。本文先是对我国的煤层气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煤层气的储藏,最后分析介绍了煤层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层气开采工艺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作为是一种清洁能源,近年来显示出了很大的利用价值,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不同的开采技术,本文介绍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方法和煤层气开采方式。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能源开发向"气"倾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春 《现代化工》2006,26(9):60-62
阐述了澳大利亚能源发展战略.由于石油生产缺乏后劲,澳大利亚将会着力开发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且煤层气的勘探和开采也将在澳大利亚能源战略中的作用将会日益显著.介绍了其天然气、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能源意识的不断提升,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的应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保证煤层气得到更好的开采与利用,本文主要分析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煤层气开发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煤层气开发技术的强化不仅保证了煤矿生产安全,还有效缓解了能源紧张的问题,但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促进煤层气开发技术的优化,进一步做好煤矿生产等工作,有必要对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自身具有十分丰富的煤气能源,然而煤炭气井在能源基础产量普遍较低,同时在能源开采过程中具有较快的能源产量减少速度,此种情况对于我国煤气能源勘探以及技术开发具有较大程度的约束作用.近几年,随着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核心发展,我国煤气层开发效果同样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概论,并且结合煤层...  相似文献   

11.
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是贮存于煤层及其邻近围岩之中的一种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其成藏机理包括煤层气从生成、赋存到运聚成藏的整个过程。本文是在大量调研国内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煤层气成藏机理的研究历史;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了煤层气在生成、赋存、运移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指出了煤层气研究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系统地开展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基础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培 《洁净煤技术》2011,17(5):104-105
贵州煤层气资源丰富,笔者在分析了贵州省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得出影响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因素是复杂的地形条件;煤层气开采成本较高,且成品价格较低;煤层气与煤炭矿权没有分离是导致煤层气不能有效利用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尝试煤层气的井下液化,国家重点扶持大型企业等。  相似文献   

13.
低浓度煤层气提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利用这部分煤层气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其难点是经济高效地分离CH4和N2.本文从CH4/N2分离技术、变压吸附分离CH4/N2吸附剂和制备新型炭分子筛3个方面逐层对低浓度煤层气提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介绍了CH4/N2分离技术研究进展,对其在低浓度煤层气提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对比.概述了常用变压吸附剂分离CH4/N2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它们在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制取适合低浓度煤层气提纯用的新型炭分子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煤层气的成因类型和成气过程的研究现状,说明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是煤层气的2种主要成因类型,且煤层气生成过程以热成因为主,生物成因为辅。通过分析不同煤化度煤层气的生成过程,说明在整个煤化作用过程中煤层气的生成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由植物遗体转化为泥炭阶段、褐煤转型阶段、长焰煤~瘦煤转化阶段以及贫煤~无烟煤阶段。从煤化度角度阐述了不同煤化度煤层气的贮藏特性,即不同煤化度煤层气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不同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的差异影响了其吸附成藏、解吸、渗流及产出的整个过程;煤吸附CH4的能力随着煤化度的增加呈现先急剧增加后缓慢减小的趋势。最后分析了不同煤化度煤层气存在成藏差异的原因,说明煤化学结构、煤物理结构以及成煤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差异是导致不同煤化度煤层气富集成藏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含氧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氧气和氮气,为了回收利用煤层气中的甲烷,需要对煤层气进行脱氧和脱氮处理,以提高甲烷浓度.通过调研统计,甲烷提浓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含氧-低温精馏、脱氧-低温精馏和脱氧-吸附分离-液化技术.并从安全、造价和功耗三个方面对这三种提浓技术的工艺方案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脱氧-低温精馏提浓技术的安全性高、造价较低,功耗居中.因此,含氧煤层气提浓甲烷推荐使用脱氧-低温精馏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矿瓦斯CDM项目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CDM是个新生事物,并且煤矿瓦斯的抽放情况复杂多样,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方法学获得EB(Executive Board,联合国国执行理事会)的批准,这成为煤矿瓦斯CDM项目发展的瓶颈。本文介绍了现已申报的两个煤矿抽放瓦斯综合利用CDM项目方法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水合化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套可用于煤层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的可视化实验系统,利用该实验系统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多孔介质煤对煤层气水合物生成的影响,进行了煤层气水合物生成相平衡参数和分解热力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促进了水合物的生长,但水合物的生成情况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有关;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效地改变了水合物生成的热力学条件;水合物分解过程所需热量较多,证实了利用煤层气水合化技术预防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以及进行煤层气固化储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煤层气的勘探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煤矿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煤储层的方位各向异性和双相介质特征,方位AVO、转换横波法和AVO等地震勘探技术能够对煤层气富集区做出有效预测。测井技术具有方法种类多、分辨率高等特点,在煤层气储层识别和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开展地震技术和测井技术的综合利用是今后煤层气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晋城矿区赋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为充分利用这部分煤层气资源 ,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利用美国的打钻、压裂、排采技术实施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 ,经潘庄、寺河两矿煤层初步发电试验 ,取得成功 ,2 0 0 2年初运转的 1 1× 1 0 4kW发电示范工程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后续煤层气资源利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中国煤层气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利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为加快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