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绪鹏  孙勇  李志民  卢曦  李燕 《电网技术》2009,33(18):84-88
为抑制电力系统中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非线性及外部扰动影响,文中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和滑模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可控串联补偿的新型非线性控制器。利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非线性模型精确线性化,采用滑模变结构理论与常规PID的复合控制策略,设计的可控串联补偿控制规律简洁,易于工程实现且鲁棒性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滑模PID控制器能有效地阻尼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对运行点变化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多机系统可控串联补偿电容(TCSC)非线性控制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多机电力系统进行等值处理,应用直接大范围线性化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只 需当地量测量进行反馈 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非线性控制器,并提出了一种确定系统等值参数 的优化方法,以提高其控制性能。以 东北简化系统为例进行了数字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用于提高暂态稳定性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非线性控制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应用直接大范围线性化的方法设计了晶闸管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非线性控制器,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能较好地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邱建军 《电气技术》2006,(12):30-33
本文将暂态能量函数(TEF)值作为系统稳定的指标,并用TEF对时间的导数来决定具有串联补偿功能的故障限流器(FCL)在暂态稳定过程中的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改善系统暂态稳定性并迅速平息后续振荡。同时,针对三相短路故障,用数字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可控串联补偿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以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对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TCSC)进行了控制规律的研究,并以单 机无穷大系统为例,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方法研究了所提控制方案在提高电力系统动 态、静态和暂态稳定性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控制规律适当的前提下,可控串补提高 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可控串联补偿(TCSC)的分析研究(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文献「1」基础上,描述了TCSC触发控制方式,分析比较了各种控制方式下TCSC对系统暂态行为的影响,提出了TCSC新的等间隔触发控制策略。与固定触发角的分要控制方式相比,等间事触发控制能有效地提高的动态性能,减少过冲,且更快地趋于稳定,仿真研究还表明:采用电容电压过零时刻为基准的触发控制方式比以线路电流过零时刻为基准的控制方式具有更好的阻尼系统振荡的性能。这一点在以往许多研究文献中,由于采用电流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常规PID稳定范围较小,适应性及鲁棒性较差等缺陷,应用非线性控制理论,基于反馈线性化及一类非线性PID的思想,设计了一种用于可控串联补偿(TCSC)的新型自适应非线性PID控制器。这种控制器具有不依赖于被控系统知识的特点,时系统工作点和网络结构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PID控制器的控制品质好,不但能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TCSC的物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描述其特性的微分方程组,得到解析,并进一步导出了稳态及暂态情况下TCSC装置的基波阻抗公式和电感,电容元件支路的电压电流表达式;提出了含有TCSC装置的电力系统仿真的原理和方法,将TCSC模型与系统分析程序接口,实现了详细计入TCSC影响的稳及暂态稳定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9.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非线性PID控制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张采  周孝信  蒋林  吴青华 《电网技术》1999,23(10):14-18
论述了一种晨线性控制理论为可控串补装置设计的新型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不依赖于被控系统的模型,采用当地信号实现控制,结构简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不但能快速调节容抗,增加系统阻尼,改善系统稳定性,并且有较强的适应性,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选取可控串联电容补偿(TCSC)上传输的有功功率作为被控量,本文提出了采用本地信号的TCSC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较完整的TCSC非线性动态模型,实现了TCSC系统的精确线性化,同时所设计的控制策略适用于任意的电力系统结构。控制器的设计使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使得所设计的控制策略不依赖于系统的精确模型和参数。针对两区域四机电力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达到直接控制TCSC传输功率,间接控制远端发电机功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抑制次同步谐振的可控串补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李伟  李兴源  洪潮  杨煜 《电网技术》2008,32(13):10-14
首先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包括可控串补的状态空间描述;然后根据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应用基于次时间最优控制的加权矩阵确定方法设计了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可控串补控制器。采用上述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快速地设计出所需要的控制器,还可避免设计者的盲目试验。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程序,通过对含可控串补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暂态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TCSC自适应Terminal滑模稳定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设计了一种TCSC自适应Terminal滑模稳定控制器,以提高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文中建立了含TCSC的两机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器设计应用了Terminal滑模控制理论,使误差能够快速收敛,从而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设计中考虑了阻尼参数的不确定以及外扰动的影响;利用MATLAB进行了两机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TCSC自适应Terminal稳定控制器能够快速阻尼功率振荡,提高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且效果优于基于逆推法设计的TCSC稳定控制器。  相似文献   

13.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补偿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补偿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TCSC的基本运行模式、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和额定值等作了综合论述。对现有的TCSC动态行为研究方法也作了定性的讨论和归纳。  相似文献   

14.
仇翔  俞立  南余荣 《微特电机》2008,36(2):44-47
针对直接驱动的直线永磁同步伺服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相结合的双自由度控制策略.滑模输入控制器保证了系统对给定的快速跟踪性能;神经网络输出反馈控制器对系统参数摄动和外在阻力变化进行抑制,并削弱了滑模控制引起的系统抖振.该控制策略很好地解决了直线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之间的矛盾.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证伺服系统快速性的同时,对参数摄动和阻力扰动(尤其是非线性时变扰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在PSCAD/EMTDC平台构建同电厂和不同电厂两机系统模型,结合测试信号法和Prony算法,分析了系统发生次同步谐振的可能性及可控串联补偿(TCSC)抑制同型和不同型两机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采取新的基准容量下,同型两机等值系统的电气阻尼为原单机时候的两倍左右;TCSC在抑制两机不同型系统同步谐振(SSR)问题时,需要分别为不同发电机设计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且位于不同电厂的两机轴系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扭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成碧线220 kV可控串补系统的控制策略和系统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可控串联补偿(TCSC)可以提高长距离弱联系系统的电网输送能力、阻尼系统低频振荡、提高系统稳定性。合理的控制策略能使TCSC产生更有效的作用。成碧线220 kV的TCSC系统控制策略主要针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和阻尼振荡2个阶段进行设计,其控制器主要由阻抗控制环节、阻尼控制环节、暂态稳定控制环节以及保护环节、延时环节组成。系统试验证明:成碧线220 kV的TCSC装置能够平滑、快速地进行阻抗调节,有效阻尼系统低频振荡,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苏春华 《电气开关》2011,49(6):26-30
TCSC是FACTS家族中一名重要成员,其使用使串联补偿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在TCSC基本原理及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对该套装置的保护和控制系统进行了配置和设计.详细分析了可控串补中电容器、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MOV)、晶闸管阀、火花放电间隙、平台、旁路断路器、冷却系统等设备的保护原理,阐述了各保护的功能及其作用.另外...  相似文献   

18.
TCSC是靠调整触发角来获得需要的命令阻抗,因此命令阻抗与触发角的关系尤为重要,以往对TCSC阻抗双解研究局限于讨论电抗器品质因数的影响,该文讨论了考虑晶闸管导通特性和电抗器支路品质因数影响时TCSC的阻抗特性,文中通过相量图分析发现,即使在品质因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晶闸管导通电流的增大,电容电压过零点与线路电流过零点之间的相位差也会逐渐减小,引起晶闸管实际导通幅度和宽度的减小;指出了造成TCSC双解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晶闸管的导通受阻,其受阻程度由电抗器支路的电流和等效品质因数2个因素决定:线路电流同步方式下晶闸管导通电流的幅度和宽度均受阻;而电容电压同步下,晶闸管导通电流只有幅度受阻,因此阻抗双解现象在线路电流同步方式下更容易出现。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分别验证了阻抗双解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TCSC阻抗双解现象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CSC是靠调整触发角来获得需要的命令阻抗,因此命令阻抗与触发角的关系尤为重要,以往对TCSC阻抗双解研究局限于讨论电抗器品质因数的影响,该文讨论了考虑晶闸管导通特性和电抗器支路品质因数影响时TCSC的阻抗特性,文中通过相量图分析发现,即使在品质因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晶闸管导通电流的增大,电容电压过零点与线路电流过零点之间的相位差也会逐渐减小,引起晶闸管实际导通幅度和宽度的减小;指出了造成TCSC双解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晶闸管的导通受阻,其受阻程度由电抗器支路的电流和等效品质因数2个因素决定:线路电流同步方式下晶闸管导通电流的幅度和宽度均受阻;而电容电压同步下,晶闸管导通电流只有幅度受阻,因此阻抗双解现象在线路电流同步方式下更容易出现。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分别验证了阻抗双解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