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贵州华电毕节热电公司2×150MWCFB锅炉的脱硫原理和石灰石脱硫系统的运行调节,分析CFB锅炉石灰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使其SO2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2.
在一维沉降炉上进行了炉内喷钙脱硫试验,系统考察了煤粉炉内喷钙脱硫工况条件下SO2和NOx排放发影响因素。试验表明,SO2和NOx排放与炉内温度、Ca/S、脱硫剂细度、煤种、过量空气系数等有密切关系。通过SO2和NOx排放规律的研究,为石灰石脱硫选择一个合适的工况,缓解脱硫和降低NOx排放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采用的吸收剂是石灰石,通过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达到脱硫目的,其化学反应综合式为:SO2+CaCO3 +1/2O2+2H2O→CaSO4·2H2O↓+CO2↑(1)由式(1)可见,每脱除1 mol SO2,排放出1 mol的CO2,所以化学反应中每脱除1 t SO2要排放0.687 5 tCO2.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保德神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480t/h CFB锅炉SO2排放不达标的原因,研究了该锅炉入炉煤质和石灰石特性,制定并完成了炉内脱硫系统改造.系统改造后经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表明:两台锅炉炉内脱硫效率均达到90%以上,SO2排放浓度均在100 mg/Nm3(O2=6.0%)以下,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5.
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电煤市场供应变化,并且以前早期投入的吸收塔系统及设备也出现许多问题,造成吸收塔出口SO2浓度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同时地方环保部门要求脱硫旁路烟道进行封堵,又增加了脱硫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难度.为了使脱硫系统达到新标准规定的SO2排放浓度要求,针对燃煤电厂脱硫目前的运行工况及场地条件提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各种相应脱硫改造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兖州矿务局科澳济三电力有限公司有2台440 t/h CFB锅炉,采用石灰石脱硫系统.该脱硫系统特点是:通过一根母管利用气力输送将石灰石从石灰石仓送至炉后,在炉后分四路分别进入返料斜腿与给煤混合进入炉膛.投产后,脱硫系统缺陷直接影响石灰石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系统进行一系列改造后运行情况良好,石灰石投用量增加了1倍多,因而SO2排放量远低于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萨拉齐电厂2×300 MW煤矸石发电机组在投产初期,高负荷时SO2排放指标超标,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为设计煤种与实际燃用煤种发热量及硫分差异较大、锅炉床温高及石灰石系统投入率低等。对此,提出加大矸石与低硫煤的掺烧质量比至7∶3,对锅炉进行一、二次风量及上、下二次风量送入比例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分布石灰石粒径、保证石灰石系统投入等解决措施。实施后效果良好,SO2排放超标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运河发电有限公司一期续建工程两台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自投产以来锅炉脱硫效果较差,致使排烟中的含硫量超标严重,根本无法满足国家环保要求.经过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对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并且通过优化运行调整、合理控制石灰石粒度,减少了石灰石耗量,提高了脱硫效率,降低了SO2的排放,满足了国家环保要求.本文针对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存在的问题、石灰石系统改造情况、运行调整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烟气超低排放的要求,采用单塔双循环工艺对某电厂660 MW机组脱硫装置进行改造,主要包括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氧化空气系统、石灰石浆液供应系统、石膏脱水系统改造。改造后的性能考核试验表明,脱硫装置入口SO_2质量浓度≤5000 mg/m~3、出口SO+2质量浓度≤35 mg/m~3,脱硫效率高于99%,均达到了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劲夫 《电力建设》2002,23(12):0-0
北京第一热电厂原环保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北京市的大气环境。为此,结合该厂的技改工程,对3 ,4 号锅炉同步建设1 套烟气脱硫装置( FGD) 。FGD 采用德国斯坦米勒公司石灰石/ 石膏湿法工艺。FGD 包括石灰石处理和石灰石浆制备系统、吸收塔子系统、SO2 ,SO3 和HCl 的吸收结晶系统、烟气再热系统、烟道系统、石膏处置和脱水系统、脱硫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北京第一热电厂的FGD 具有脱硫装置故障排除及保护设施、石灰石浆液的流量控制、吸收塔液位控制、石膏浆排放自动控制、升压风机的环路控制等系统,能保证FGD 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1.
唐炜  李晓峰  陶俭  贺缨 《热力发电》2005,34(6):31-33
华能北京热电厂4台830t/h液态排渣燃煤炉采取燃用低硫高发热量神华煤、低NOx燃烧器、空气分级燃烧、飞灰复燃装置等措施控制NOx、SOx及灰渣排放,效果显著。目前烟尘、NOx和SOx的排放浓度分别为18.51mg/m^3、394mg/m^3和430mg/m^3,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和北京市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刘攀 《热力发电》2012,41(3):66-67,73
针对广州石化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CFB)NOx排放浓度偏高的问题,分析认为主要是全烧焦工况下炉膛温度偏高,SO2和NOx控制采取的措施与结果相互矛盾等所致。对此,提出了锅炉定期掺煤、控制氧量、调整2台锅炉负荷等运行措施。实施后,CFB机组NOx排放量稳步下降至200mg/m3以下,实现了NOx、SO2、烟尘3大环保指标全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3.
尿素/三乙醇胺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尿素溶液与NOx反应生成N2和CO2气体,可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该文进行了尿素/三乙醇胺湿法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双级串连的填料塔为主体反应器,分别对气速、液气比、反应物浓度、添加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参数对尿素溶液吸收SO2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尿素溶液同时吸收SO2和NOx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增大气速、液气比可使脱硫效率增加,而三乙醇胺和尿素浓度对脱硫效率影响较小。SO2和NOx具有相互协同促进作用,其净化效率在试验条件下可分别提高1%~3%和5%~ 6%,总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脱硝效率在63%以上。  相似文献   

14.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authors confirmed that the plasma-chemical combined hybrid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NO flue gas emission was extremely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system and other technolog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arried out experiments on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O/sub x/ and SO/sub x/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using the plasma-chemical hybrid process.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as performed to quantify all the reaction byproducts such as N/sub 2/O, CO, HNO/sub 2/, HNO/sub 3/, NO/sub 3//sup -/, and SO/sub 4//sup -/ to evaluate the simultaneous NO/sub x/ and SO/sub x/ removal efficiency. The oxidation from NO to NO/sub 2/ without decreasing NO/sub x/ concentration (i.e., minimum reaction byproducts) and with least power consumption is the key for the optimum operation of the plasma reactor. The produced NO/sub 2/ was totally converted to N/sub 2/ and Na/sub 2/SO/sub 4/ with Na/sub 2/SO/sub 3/ or Na/sub 2/S with and without NaOH using the barrier-type packed-bed plasma reactor followed by the packed-column chemical reactor. The NO/sub 2/ reduction was more effective for Na/sub 2/S than Na/sub 2/SO/sub 3/ but produces H/sub 2/S with Na/sub 2/S. For both cases at least five times the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chemicals were required for complete NO/sub 2/ reduction. Nearly 100% of NO/sub x/ and SO /sub 2/ and 40% Of CO/sub 2/ simultaneous removal were achieved with less than 5 ppm of N/sub 2/O and CO. The operating cost was less than 1/4 the SCR process. The additional SO/sub 2/ treatment system can be eliminated.  相似文献   

15.
O2/CO2气氛下燃煤SO2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沉降炉实验台上通过在线烟气分析仪考查了燃煤烟气的组成以及燃烧气氛、CO2浓度、温度和燃料/氧气化学当量比对SO2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操作条件下O2/CO2燃烧可获得高达80%左右的CO2浓度,但烟气中CO含量明显高于O2/N2气氛下燃烧时的情况。高浓度CO2的存在使得SO2的排放较常规燃烧方式下有所降低,并且随着气氛中CO2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但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煤粉燃尽程度的增加以及其余含硫物相向SO2的转化使得其排放浓度逐步增加。在2种气氛下,SO2的释放浓度在贫燃料区随燃料/氧气化学当量比f的增加而增加,而在f大于1.2的富燃料区随燃料/氧气化学当量比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田贺忠  陆永祺  郝吉明 《电气》2001,12(2):35-37
介绍中国未来酸雨与SO2控制规划,其中包括降水酸度、城市SO2排放、SO2排放源和排放总量等控制目标,以及限制高硫煤开采与利用、加强动力煤洗选、促进SO2排放源控制及调整SO2排放源空间布局、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与交易政策和修订SO2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大气污染物中,火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有很大比例,掌握电力行业SO2排放状况对国家制定SO2和酸雨的控制战略和相关的环保政策意义重大。通过对我国火电行业环境监测网络、火电厂SO2排放数据来源、电力环境统计过程中SO2排放数据审核方法与审核过程、全国火电厂SO2排放数据的确定方法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介绍与分析,得出电力环境统计数据库中火电厂SO2排放数据较为可靠,可为国家的电力政策及环保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流化床实验台上进行了福建无烟煤和玉米芯的混合燃烧排放实验,无烟煤和玉米芯混合后,NOx、SO2排放降低,其中NOx削减排放程度随玉米芯混合比例的增加而减小,而SO2的削减排放程度则较大;同时,CO的排放量随玉米芯混合比例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如何降低燃烧过程中CO等未完全燃烧气体的排放量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帅伟  李立  崔志敏  吴家玉  莫华 《中国电力》2015,48(11):131-137
以中国东部沿海位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控制区的某采用“低氮燃烧+SCR+低低温静电除尘+湿法脱硫+湿式静电除尘”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基于国家现有监测方法与标准的超低排放电厂主要烟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与环境效益。监测结果表明:在燃用硫分不高于0.75%、灰分不高于16.2%、低位发热量不低于21.87 MJ/kg燃煤情况下,按照小时均值的评判方法,在75%和100%负荷工况,受检燃煤电厂总排口NOx、SO2、烟尘和Hg及其化合物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35.44 mg/m3、17.11 mg/m3、9.30 mg/m3和2.19μg/m3,满足超低排放相关要求。SO3、PM2.5和液滴排放浓度分别控制在3.5 mg/m3、0.3 mg/m3和27.6 mg/m3以下,湿式静电除尘对PM2.5的脱除效率大于70%。超低排放有利于燃煤电厂污染物减排,但改造后污染物单位治理成本显著增大。另外,现有烟气污染物监测方法无法很好地满足低浓度条件下监测要求,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针对燃煤超低排放的污染物监测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0.
燃煤火电机组SO2超低排放改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华  何育东 《中国电力》2015,48(10):148-151
国家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部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域省份及部分发电集团已启动火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试点,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其中SO2(标准状态)为35 mg/m3。根据目前脱硫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对燃煤火电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SO2超低排放改造案例的分析研究,给出了不同方案的成功应用结果,对燃用不同硫分的燃煤机组提出了原则性的SO2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