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超  朱陵凤  程越  王迪 《现代导航》2015,6(6):473-478
基于多系统组合的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采用多系统组合导航克服了单一星座系统定位中存在的定位精度差、可见星少、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多系统组合定位方法,详细推导了基于北斗的多系统组合用户定位算法模型。比较分析了单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GPS、Galileo 多系统组合条件下服务性能,得出在多系统组合条件下可以极大改善用户观测条件,进而提高了用户导航定位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移动车辆的定位与导航问题,研究了GPS/北斗/DR组合导航算法.文中采用坐标系变换及增加状态变量法对不同卫星星座进行了时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GPS/北斗卫星组合导航算法;为了克服卫星定位存在的不连续性问题,提出了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低成本的航位推算系统组合导航方案,设计了GPS/北斗/DR组合导航滤波器...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工程》2020,(3):227-231
导航系统组合处理有利于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普通组合处理采用将不同系统的误差方程来联合求解,计算相对容易,但是会受到卫星几何分布和外部观测条件的影响。针对普通组合处理方法的缺点,改进组合处理方法利用了不同导航系统时差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波动不是很大且比较稳定的特点,对导航系统时差进行了建模平滑处理,再利用得到的导航系统时差进行组合导航定位处理,并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BDS/GPS组合导航定位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组合定位的精度及稳定性,尤其在各种恶劣条件,如卫星接收数减少的情况下可继续提供定位服务,提高了导航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赵亮 《现代导航》2017,8(4):235-238
针对传统卫星导航系统导航信号开放式的收发方式,信号容易受到干扰,提出了一种混沌跳频伪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利用 Logistic 混沌映射序列作为导航信号扩频码,利用构造的组合混沌映射产生跳频序列控制导航信号发射频率的跳变,通过布设的伪卫星发射导航信号。 本文所提系统不仅可以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增强,还可以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独立工作,为区域内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导航定位服务。仿真研究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 GPS 不足 4 颗星情况下的双星组合定位方法。利用微机械惯导系统短时间自主导航定位的优良特性,建立双星组合定位的误差方程,同时利用 GPS 导航系统自身的卫星测量信息,设计双星组合定位导航系统的卡尔曼滤波器来实现微机械惯导和 GPS 卫星信息的最优融合。通过微机械惯导和 GPS 的信息融合,实现 GPS 在 2 颗卫星情况下的组合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 GPS 卫星导航收星条件差的情况下,双星组合导航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翟建勇  刘建军 《导航》2007,43(3):20-26
卫星导航多系统组合定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精度。本文主要对组合定位方式下的几何精度因子进行详细分析,这对多系统组合定位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安平  李社军 《导航》2004,40(3):93-101
本文论述了目前罗兰C和卫星导航组合应用的几种方式,对罗兰C和卫星导航伪距组合定位以及罗兰C和卫星导航定位数据融合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论证,通过罗兰C和卫星导航的组合应用,可以克服单一导航系统的弱点,提高组合导航的性能,拓展了罗兰C的应用领域,延长了罗兰C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它具有中国的自主产权,不但具备定位导航功能,还具备通信功能.目前为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当中,大到军事勘察,小到出行导航.随着北斗二号卫星系统的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功能增强,应用范围扩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分析其在个人位置服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高速移动的物体进行连贯、精准的全球实时定位,需要运用在多方面互补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进行组合导航(GNSS/INS)。针对两种导航系统所属坐标基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所依据的大地坐标系为基准,将惯性导航系统测得的三轴位移参数转换为参考椭球上沿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方向位移值的严密计算方法。从而实现该组合导航系统中两种不同基准导航参数的精确融合,进而有效增强了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精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多卫星组合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党卫  贾长江 《导航》2006,42(2):17-26
通过对多卫星组合系统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多卫星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卫星导航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在特殊时期,在某一系统不能使用时(如GPS),仍能利用其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服务:大大提高了卫星导航设备的可用性,减小了信号被全部遮挡的可能,使应用多卫星组合系统的用户设备可接收多种系统的卫星信号;提高了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由于卫星数的增加,易于使几何精度因子保持在很低的值上,从而使定位精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同时增加了信号的完好性,提供的冗余信息增加,使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方法更易鉴别出故障卫星。  相似文献   

11.
刘宁  李斌  路阳 《现代导航》2013,4(3):181-185
多卫星系统导航时,可见星数目大幅度增加,导致导航解算运算量成几十倍增长,加重了用户接收机尤其高动态接收机的负担。针对传统选星算法在卫星数目较多时耗时太长,无法满足导航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卫星导航系统选取多颗次优星的快速选星算法,通过建立多卫星导航系统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分析模型,基于可见星仰角及方位角的分区、筛选,给出了被排除卫星的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损失较少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少导航定位解算的运算量。  相似文献   

12.
张岩 《电子测试》2016,(14):66-67
向飞行提供精确的方向和位置坐标,并且根据姿态信息对飞机飞行的状态进行预测,这些就是组合定位定向导航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结合了相关竞争能定位软件的应用,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无人飞机的自主飞行。但是在精确定位中,总会有故障发生,这就需要将故障资源合理分析,并针对相关分析结果,优化无人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卫星通信的应急通信技术的分析,结合中国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急通信系统,由北斗卫星、信息采集终端、 信息运行中心和控制中心等组成,集定位、导航、短报文通信功能于一体,为抢险救灾中的应急通信提供了一种技术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停车场泊车自动导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雷  成爽 《激光杂志》2021,42(2):125-129
为满足车辆定位需求并实现高效率停车场泊车导航,设计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停车场泊车自动导航系统,系统的车位信息监测模块通过结合泊车位上方LED照明装置和车位地面的光敏电阻形成光电检测装置,获取停车场车位状态信息后,经STM32单片机产生频率差异显著方波信号;可见光信号调制模块依据可见光通信原理,将方波信号经信号调制电路转换成电信号,驱动停车位的LED灯光源,传输光信号至定位导航模块;定位导航模块利用内置摄像头接收可见光定位信号,经信号解析、定位等步骤获取可见光信号来源位置信息,实现停车场泊车自动导航。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满足车辆定位需求,车辆定位误差控制在0.20 m范围内,且泊车导航所需时间较短,具备较高泊车导航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平台一体化联合作战对高精度时空统一信息的需求,本文介绍了外军基于战术网络信息系统的导航定位与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战术网络信息系统的导航定位与时间同步的系统架构,提出了双格网组合导航的技术体制,并梳理了涉及的关键技术, 使得导航定位和时间同步功能一方面可不依赖地面固定站或卫导实现多平台高精度相对定位,同时具备对网内存在的绝对位置信息的高效利用,可有效增强系统对复杂战场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王党卫 《导航》2007,43(3):8-14
提出了对双系统组合定位的增强方法,详细研讨了双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方案。该方法提高了卫星导航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在特殊时期,在某一系统不能使用时(如GPS),仍能利用其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服务;通过地面差分修正站播发双卫星导航系统之间的系统时差以及地面差分修正站视界内所有卫星的伪距修正量,提高了卫星导航设备的可用性和定位精度;同时增加了信号的完好性,提供的冗余信息增加,使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方法更易鉴别出故障卫星。  相似文献   

17.
程琦 《现代导航》2021,12(3):179-183
惯性导航由于其无源、自主等优点,在水下导航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惯性导航误差随时间增大,很难长时间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浮标的水声/惯性组合导航定位方法,借助水下潜航器的速度和方位信息,通过实际浮标和3个虚拟浮标的位置以及与水下潜航器之间的4个距离观测量,采用长基线导航定位技术,实现水下潜航器导...  相似文献   

18.
黄丙胜  刘壮华  韩松  龚晶 《现代导航》2017,8(6):401-406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等运动载体上的卫星导航设备一般可以接收多个星座的卫星导航信号。在进行多星座卫星导航混合定位处理时,需要评估混合星座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指标。卫星导航的定位精度与等效测距误差、空间几何分布等因素有关,不同星座的接收机使用的时钟不同,也会引入相应的误差影响。本文根据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分析了混合星座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方差,推导了混合星座定位的精度评估方法。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在混合星座定位时,引入测距精度较差的星座系统后,对整个导航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分析的混合星座定位精度评估方法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为评估多星座导航系统信息融合后的定位性能提供了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套利用可见光通信的自动导航系统。通过分析室内可见光信道模型,设计了可见光定位导航系统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系统在获取了停车位置信息后,通过光电二极管驱动电路将信息发出,光信号传感器模块接收可见光信号;信号经过解调、滤波后由显示屏显示,同时语音系统播报位置信息,利用贝叶斯相位中心偏置天线(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 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BDPCA)聚类算法计算出最佳导航路径,从而实现自动导航的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满足目标的精准定位功能,在搭建的1m×1m×1m 验证实验中,系统的最大定位误差为 7.90 cm ,平均定位误差为 4.85 cm ,降低了26%,最佳导航路径距离更短,所需时间降低了20%,系统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黄丽霞 《电子科技》2014,27(7):23-25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以及简单数字报文通信的高精度卫星定位,其不仅可满足用户对中高精度的导航定位需求,且算法设计简单实用,可为GPS导航系统定位提供有效辅助。文中在对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单点定位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组合的定位模型,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