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存水弯构造对水封抵抗压力波动能力的影响,得出了改进存水弯的构造能够对水封抵抗压力波动能力有显著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常用的冲落式和虹吸式坐便器进行负压瞬间抽吸水封试验。从水封损失深度和破封压力两方面对两种坐便器的耐负压能力进行了比较,并总结出坐便器存水弯构造和水封深度对其耐负压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于水封破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几个基本前提条件出发,对排水立管负压区内引起存水弯水封损失的几个主要因素(诱导虹吸、自虹吸、蒸发)的定量分析后认为,当存水弯内剩余的水封不足以支付其有效期内必然要出现的水封损失时,即水封破坏。水封破坏的临界条件用诱导虹吸损失表示为 h_i=30±δ_1(mm),用立管内最大压力表示为|P_m_=45±δ_2(mmH_2O)=441±δ_2′(Pa),δ_1、δ_2(δ_2′)为修正值。  相似文献   

4.
《室内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和修改后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都要求室内排水管系中存水弯水封深度至少需要50mm,而1988年颁布的《排水用灰口铸铁直管及管件标准》(GB8716-88)规定的存水弯水封仅10mm。两者之差已引起不少混乱。本文根据国内外资料和自己的亲身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四、排水系统 (一)错层排水之处理: 南海酒店是一错层建筑,上下层客房错开布置,这给客房卫生间污水管的布置带来很大困难,我们在设计及安装中采用了如下解决办法。 1.污水立管不逐层转弯,尽量取直走。 2.适当加大下面几层污水立管的管径。 3.设辅助透气立管,每一卫生器具设透气支管与透气立管相连,地漏的水封采用抗虹吸式存水弯,这种存水弯的构造如图6示,其水封深度达12厘米,顶端存有气体,能破坏虹吸作用。  相似文献   

6.
影响洗脸盆存水弯内水封高度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涉及存水弯距横支管的安装高度、排水管管径、洗脸盆排水方式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在实验室进行了测试,其结果可为洗脸盆排水管道设计和安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4.2.6条规定,在排水口以下设深度不得小于50 mm的存水弯;4.5.9条规定,带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 mm.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证实这些条文是"能有效地阻隔排水管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窜入室内"的措施.建议规范对相关条文作进一步修改,兼容其他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8.
当务之急检查地漏--从SARS看存水弯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我们 ,“非典型肺炎”的严重疫情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电台报道 ,SARS病毒在污水中可存活多日。又闻 ,香港淘大花园住宅楼 ,被感染者多达 30 0多人 ,人们普遍认为是下水道有问题。楼内下水道如果没有存水弯即水封 (见图 1) ,那么各家各户的下水道都是互相通气的 ,SARS病毒的传播就不奇怪了。图 1 水封设置示意笔者在一些城市 ,查看了一些建筑 ,发现建筑内的下水道存在下列问题 ,应引起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的注意 :①室内地漏水封失效。②洗涤盆、洗手盆没有存水弯。③室内有排风扇时 ,地…  相似文献   

9.
水封破坏及改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理论及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存水弯水封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排水系统在安装、管材及改进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筑排水系统安全事关建筑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与健康性。在当前主要关注水封高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试验探究了不同水封比、正/负压持续时间以及存水弯位置对自虹吸损失影响等关系到水封安全的重要参数。结果表明:相同压力下负压持续时间影响水封损失,持续60 s的水封损失大于持续5 s的水封损失;管内负压区采用大于1的水封比、正压区采用小于1的水封比有利于减少水封损失;器具排水管水封安装高度影响水封自虹吸损失,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二则     
下水道消毒管理措施WHO专家提出 ,被SARS患者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和物品等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 ,因为SARS病毒可以在人类排泄物中存活 6h ,在腹泻排泄物中可存活 4天 ,因此人们应注意对住宅的“心脏”———卫生间和厨房的下水道管理 ,并采取如下措施 :(1)检查卫生间和厨房的下水道、洗面盆、洗菜盆和浴缸的排水设施是否完善 ,地漏里面的水封碗和存水弯是否起作用 ,否则应重新配置 ;(2 )及时清除地漏水封里面积存物 ,保证水封的封闭功能正常 ;(3)如果新装修家庭的洗脸盆、洗菜盆和浴盆的排水没有安装存水弯 ,或者封闭效果不佳 ,可以将…  相似文献   

12.
室内排水沟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应设水封装置,水封装置的常规做法是增设存水弯或设置水封井,但该做法易造成水封堵塞、挥发破坏并具有滋生细菌产生臭气等缺点。探讨了室内明沟出水口与鸭嘴阀相结合的准水封装置,即以鸭嘴阀的特殊结构来替代普通的水封装置,减少水封破坏的可能性,提高排水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排水止回阀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为了阻隔排水管道中的有害气体进入室内,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在卫生器具的排水口设置存水弯(即水封)方法。由于污水在立管内的流动为非均匀的气、水两相流,各国建筑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均控制在水流充满立管断面1/4~1/3的范围内。要达到这...  相似文献   

14.
卫生间使用过程中,由于地漏水封破坏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进行公建地面排水设计时,可以通过对排水洁具、地漏、存水弯重新组合的卫生间地面排水的优化方案,避免水封破坏,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静水封横排地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各国专家研究的存水地漏都是基于同一出发点 ,即研究排水管网内的动能强度 ,并且以蓄高水封来阻隔全部动能的方法进行地漏设计 ,以防水封破坏 ,据此设计的地漏应命名为动水封地漏。静水封横排地漏从根本上消除了波动对水封的危害 ,使地漏水封长期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1 地漏的水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 - 88,1997版 )第 3 2 8A条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 10mm ,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 5 0mm。”此条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卫生。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 ,建设及施工单位为了降低造价使用市场上不达标的地漏 ,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 30mm ,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另外 ,居民装修房子时选用装修市场上的不锈钢地漏替代原来的塑料地漏 ,外表虽光亮美观 ,内部水封同样很浅。当排水时 ,地漏的水封由于正压 (较低楼层 )或负…  相似文献   

17.
水封倍增自动保护型横排地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成凯 《给水排水》2003,29(2):75-75
1 工作原理及结构静水封横排地漏[1] 是靠稳压阀来稳定水封 ,而使水封趋近于“静”。原理上借助大气压与管道内压力差 ,自动启动阀片引入空气来消除负压 ,又借助压差推动阀片 ,来消除管网正压。而水封倍增自动保护型横排地漏的原理是利用管网正压 ,使水封提高2倍以上。随着管道内正压不断增大使地漏水封高度进一步增大 ,一般不会出现被正压气流穿透的现象。其负压消除方式则与静水封横排地漏相同。水封倍增自动保护型横排地漏的阀体与地漏本体结构见图 1。地漏壳体A中 ,设有上箅盖、漏斗、存水堰及排水管。管网B的一端连接地漏A的排水管…  相似文献   

18.
王杰伟 《给水排水》2005,31(6):95-95
二次加压用的蓄水池设置的溢水口一般与市政排水管道相连,为防止排水管道的倒灌污染蓄水池,应设逆水封阀。国内第一代产品利用浮球原理,在设有存水弯的阀腔内,放置一个直径略大于进口直径的浮球,正常溢流时,浮球落在阀腔中心的支架上使溢流水正常通过;当排水发生倒灌时,浮球随污水上升,与密封圈结合密封,阻止倒灌污水通过。在长期的实际运行中,人们发现,在工作状态良好时,尤其是新建水池,往往很少溢流,甚至数年无溢流。这就致使阀腔内存水弯无水,或因长期蒸发  相似文献   

19.
同层排水接入器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引言 住宅卫生间的排水横管习惯设计在下层的顶部,卫生洁具的排水立管必须穿越楼板,并设置S弯或P弯作水封。横管发生堵塞基本上是发生在存水弯部分,必须到下层进行清通。 建设部在2001年颁发了《住宅卫生间》的标准图集。该图集的特征是卫生间的整体(局部)楼板降低至少300 mm,给排水管道在填层中暗敷,但要使用一种“多通道地漏”的管件。卫生间除大便器外的其他洁具都通过这个多通道地漏进入排水立管,发生堵塞需要清通时,打开这个多通道地漏就可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为了避免病毒通过气溶胶二次传播,现行传染病医院相关规范规定隔离区排水系统的通气管出口应设置高效过滤器或采取消毒处理。但是,对于用在排水系统通气管上高效过滤器并没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国内也鲜有研究,如果错误使用高效过滤器,反而会影响排水系统的通水能力,甚至破坏存水弯水封,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介绍了高效过滤器分类及主要技术特性指标,建立水力模型计算高效过滤器应用在排水通气立管上的最大允许阻力,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建议设置高效过滤器的排水系统应增加自循环专用通气立管。研究结果能为同类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