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用柠檬酸络合物型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AlDyIG磁光薄膜.利用DTA分析了材料的制备过程,用AF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以及用XRD分析了不同晶化温度的薄膜结构.测试了薄膜样品的吸收谱及法拉第谱,研究薄膜的光学及磁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薄膜结构随晶化温度升高而变化,900℃晶化处理后薄膜形成了无择优取向的单一石榴石相,最佳晶化温度为900℃.在470 nm法拉第角为1.9°/μm,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薄膜在短波长有较大的法拉第磁光效应.  相似文献   

2.
实验以三氯化镓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通过NH3·H2O调节pH值,得到透明稳定的前躯体溶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上述溶胶在向凝胶转变过程中,发生镓与柠檬酸的络合,并在干燥过程中依靠氢键形成大分子聚合物.采用提拉涂覆溶胶-凝胶法在多晶氧化铝基片表面形成凝胶膜后,经800℃下热处理,凝胶膜转化为单斜相β-氧化镓陶瓷薄膜.重复镀膜和热处理及超声清洗过程8个~10个周期,最后在800℃下烧结,保温1h,得到粒径为50nm~100nm左右的多孔纳米薄膜.采用自制系统检测β-Ga2O3薄膜的氧敏性能,结果表明Fe掺杂的氧化镓薄膜材料,在400℃~800℃范围内,在理论空燃比附近,电阻突变幅度大于2个数量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以无机锆盐ZrOCl2·8H2O为先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锆溶胶,通过提拉法在载玻片表面制备氧化锆薄膜.考察了加入PEG-400,PEG-2000、柠檬酸、乙酰丙酮等不同添加剂对氧化锆溶胶稳定性、成膜性和酸碱性的影响;采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氧化锆薄膜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并测量了薄膜厚度.研究表明,乙酰丙酮可以有效地稳定溶胶,而柠檬酸能够有效提高溶胶的粘度,两者都能够制备出致密当∧?同时,添加剂也有助于增强薄膜和基体结合力.  相似文献   

4.
材料功能的多元化以及各种元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导致薄膜的应用领域也就越来越广泛,对薄膜的制备技术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本文综述了近来溶胶-凝胶法在光学、电学、耐磨、耐蚀等功能薄膜制备中的研究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Fe-BTO铁电薄膜以减小其光学带隙,研究不同Fe掺杂浓度对BTO铁电薄膜铁电光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溶胶-凝胶法对BTO铁电薄膜掺杂不同浓度的Fe,所制备的薄膜结晶度较好、网状结构明显、空间分布均匀,晶粒大小均一;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Fe-BTO铁电薄膜在Fe掺杂浓度x=0.9附近可以明显减小其禁带宽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单晶LaAlO3(100)平衬底和15°倾斜衬底上制备La0.72Ca0.28MnO3薄膜。在镀膜过程中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靶材。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靶材和相应的薄膜的结构、电输运性能和表面形貌。与共沉淀法相比,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靶材具有更加均匀的组分和更大的致密度以及晶粒尺寸,因此具有更高的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和更大的电阻温度系数。采用溶胶-凝胶靶材制备的薄膜,其晶粒尺寸更均匀、生长质量更好,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高20 K,激光感生电压也更大。因此,使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靶材可以大幅提高脉冲激光沉积方法中薄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泳组装聚苯乙烯微球单层模板为基础,以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含有纳米粒子的母液,通过电场诱导母液中纳米粒子填充模板孔隙,制备具有反演结构的PLZT有序多孔薄膜.通过SEM和XRD分析,分别给出通过电场诱导PLZT凝胶中纳米粒子沉积得到了单层有序周期结构的微观结构形貌及晶相组成.提供一种简单的制备而为铁电有序微结构的方法,可以用于功能陶瓷基光子带隙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脂为先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二乙醇胺为络合剂,以载玻片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升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探讨制备过程中影响薄膜质量的因素,用NDJ-8S数字显示粘度计测定溶胶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粘度随存放时间的变化;差热分析仪分析有机物的热分解行为和晶型转变;红外光谱仪对干凝胶相组成进行分析;扫描电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颗粒的均匀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在玻璃基体上镀上纳米TiO2薄膜;粘度随着陈化时间成正比关系;薄膜表面光滑,颗粒较均匀且达到纳米级颗粒.  相似文献   

9.
氧化锌铝的典型性能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锌铝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复合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介绍ZAO材料的透明导电性、光致发光和红外发射等典型性能;讨论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沸水回流法和共沉淀法等粉体制备方法;阐述ZAO靶材的制备方法;分析溶胶-凝胶、金属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和热喷雾分解等ZAO薄膜的制备技术;最后指出ZAO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雷天宇  孙远洋  任红  张玉  蔡苇  符春林 《表面技术》2014,43(3):129-136,174
铁酸铋是唯一一种在室温下存在的单相多铁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铁电居里温度、较大的剩余极化强度、较小的禁带宽度和多铁特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溶胶-凝胶法是制备铁酸铋薄膜的一种常见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铋薄膜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制备工艺参数(前驱液、退火温度、退火气氛、底电极)与掺杂对铁酸铋薄膜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导致薄膜电性能出现差异的原因;归纳、总结出了目前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铋薄膜的较佳工艺条件;最后,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rFe12O19磁性粉末,并用磁强计检测SrFe12O19粉末的磁性能,在NiTi合金、316L不锈钢表面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含SrFe12O19磁性粉末的TiO2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薄膜成分.测试不同层数薄膜的微磁场强度,并对这些薄膜测定动态凝血时间和溶血率,以研究不同的表面微磁场强度对材料血液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微磁场强度愈高,材料血液相容性愈好.  相似文献   

12.
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脂为先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二乙醇胺为络合剂,以载玻片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升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探讨制备过程中影响薄膜质量的因素,用NDJ-8S数字显示粘度计测定溶胶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粘度随存放时间的变化;差热分析仪分析有机物的热分解行为和晶型转变;红外光谱仪对干凝胶相组成进行分析;扫描电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颗粒的均匀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在玻璃基体上镀上纳米TiO2薄膜;粘度随着陈化时间成正比关系;薄膜表面光滑,颗粒较均匀且达到纳米级颗粒。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涂层的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潘建平 《腐蚀与防护》2001,22(8):339-342
较系统地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涂层材料技术的特点及一般原理,概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涂层的工艺过程以及涂层材料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异丁酯为先驱物,乙二醇甲醚为溶剂,羟基纤维素(HPC)为添加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厚度在270 nm~420 nm的多孔TiO2薄膜.重点研究了薄膜微观形貌与热处理时间的关系,并对薄膜的截面电阻率进行了研究.在二次热处理温度550℃下处理60 min下得到多孔、厚度最大,截面电阻率最小的TiO2薄膜.  相似文献   

15.
吴悦梅  熊计  赖人铭 《硬质合金》2007,24(2):124-128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可获得纯度高、粒度细的优质硬质合金粉末,可解决传统的CVD、PVD等涂层结合力不高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该方法在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制备技术中制粉和涂层两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氧化铝薄膜,然后通过热处理、沸水处理和脂肪酸修饰后得到一种超疏水性氧化铝薄膜.通过考察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和表面结构,对超疏水性氧化铝薄膜的制备过程、润湿性能和防粘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沸水处理使氧化铝薄膜获得了多孔的粗糙结构,而接枝脂肪链使其表面获得了疏水性的有机层.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使水滴难以渗入到由大量空气占据的空隙中,从而使氧化铝薄膜表现出超疏水特性和良好的防粘附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旋转涂胶和超临界干燥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用近线性生长模型和分形生长模型研究了SiO2溶胶的粘度-时间曲线,确定了SiO2溶胶的结构演变过程.适合旋转涂胶的SiO2溶胶的粘度为9 mPa·s~15 mPa·s;旋转涂胶时SiO2溶胶的粒子尺寸与其浓度密切相关.该SiO2薄膜具有三维网络结构,表面均匀平整,SiO2微粒直径为10nm~20 nm.SiO2薄膜的厚度为400nm~1 000nm;折射率为1.09~1.24;介电常数为1.5~2.5.  相似文献   

18.
在酸性条件下,以水玻璃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石气凝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去钠离子,老化72 h后进行溶剂交换,经三甲基氯硅烷表面修饰后在常压下干燥,获得了孔径约20~50 nm的多孔材料.  相似文献   

19.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多孔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为模板剂,醋酸锌(Zn(Ac)2·2H2O)为原料,二乙醇胺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纳米ZnO多孔薄膜.利用SEM,IR,TG-DTA等对薄膜的特性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样品在溶胶-凝胶及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讨论了Zn的浓度、PEG加入量、热处理等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的浓度为0.6 mol/L,加入0.5 g PEG2000,将溶胶50℃水浴以及在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下,最终可制得具有一定多孔结构的ZnO薄膜.  相似文献   

20.
溶胶-凝胶法制备NiO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NiO薄膜,并利用热重分析法、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分析,同时用紫外线光谱法研究了电致变色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是1种制备NiO薄膜的有效方法,薄膜的成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处理的温度,450℃时电致变色的效率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