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8)
蔗糖生产是陇川县的经济支柱产业。但在陇川县的甘蔗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生产水平偏低,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平衡,严重制约了蔗糖产业的继续做大做强。本文在总结分析了陇川县甘蔗生产现状、现有农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实现陇川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实现甘蔗机械化生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2)
甘蔗生产涉及陇川县87%的农民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一旦甘蔗生产发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陇川县经济、社会的稳定。作者通过调查研究陇川县甘蔗生产实际,结合在多年的甘蔗生产技术推广工作中积累的资料,提出了陇川县今后发展甘蔗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8)
居于陇川县甘蔗生产现状,全面的分析影响陇川县甘蔗生产发展的因素,提出甘蔗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
甘蔗业是陇川农村的支柱产业,对于稳定农民收入有着着重要意义,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日益严重,甘蔗种植和收获劳动力成本高问题更加突出,蔗农对解决甘蔗生产机械化滞后的瓶颈问题的呼声尤为迫切。本文就陇川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对策措施,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0)
德宏州近几年大力发展晒黄烟丝种植,而陇川是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市。2015年陇川种植2.65万亩,占全州种植面积2.97万亩的98.1%。2016年陇川县种植晒黄烟丝2.95万亩,占全州种植面积3万亩的98.3%。虽有一定规模,但由于缺乏一套规范的种植与调制技术指导实际生产,致使烟农在种植和管理技术上随意性大,烟叶长势参差不齐,烟农种植的效益千差万别。本文结合陇川气候、地理等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提出陇川县晒黄烟丝种植与调制技术,旨在统一技术要领、规范生产技术、进而指导实际生产,实现提高烟叶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烟草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0)
通过对陇川县冬马铃薯种植、推广、生产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提出从选种薯、选地整地、种薯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等提高冬马铃薯种植效益的关键栽培技术,为今后马铃薯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5)
<正>甘蔗不仅是我们日常食用的一种水果食品,同时也在制造糖分的领域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通过甘蔗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两方面对目前甘蔗行业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为如何更好地全方位提高整个甘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探讨。1探究甘蔗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富宁县,种植甘蔗并且进行相关副产品的加工是其经济来源方式之一,通过采取合理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在甘蔗种植以及田间管理方面进行技术上的提升,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可以促进甘蔗种植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甘蔗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
冬马铃薯生产是陇川县部分乡镇农民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经济作物,为筛选出适合陇川县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我们选择了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区域性的品比试验,期望对其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商品性等进行综合鉴定,选出适宜陇川县冬季栽培的菜用及加工兼用型优质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4)
<正>宿根甘蔗的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由于当前宿根甘蔗种植面积所占的比例较大,几乎是村民们主要的种植产品,那么加强宿根甘蔗种植的管理水平并提升宿根甘蔗种植的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种植区域面积的增产,并使宿根甘蔗种植发展成为耿马县第一龙头企业。因此,本文主要根据当前耿马县宿根甘蔗的具体种植情况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耿马县的宿根甘蔗种植提供帮助。1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的研究的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0)
<正>1陇川县甘蔗种植业的发展现状陇川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南部,位于东经97°39′—98°17′,北纬24°08′—24°39′之间,地处滇西南"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中,是云南省乃至全国蔗糖生产重点县。2014/2015榨季全县进厂原料蔗196.74万吨、蔗糖产量24.72万吨,蔗糖产量占云南的9.9%,蔗糖业对陇川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蔗糖产业是我县经过多年培植起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2)
本文介绍甘蔗在册亨县的种植情况,以及甘蔗的生长特点,然后通过讲述甘蔗的种植高产技术,分析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甘蔗的产量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0)
本文介绍甘蔗在册亨县的种植情况,以及甘蔗的生长特点,然后通过讲述甘蔗的种植高产技术,分析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甘蔗的产量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0)
陇川农业生产中投入了50%的耕地发展甘蔗生产,经过多年发展,甘蔗已经成为陇川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面积日趋紧张,必须提高甘蔗生产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强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才能做大做强甘蔗产业,因此,我们结合陇川生产实际,对甘蔗与马铃薯、黄豆、玉米生产技术措施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
黄皮甘蔗是果蔗中的一种,其呈现出皮色青黄颜色,且味甘而性凉,是解肺热和肠胃热肺热咳嗽的佳品。黄皮甘蔗相较于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黑皮蔗),更受到人们的喜爱。黄皮甘蔗原产地为台湾,自从被引进广东之后,受到了民众的喜爱。而温岭市近年来也在尝试着种植黄皮甘蔗,其种植效果如何,有待探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温岭市种植黄皮甘蔗的契机,其次,主要分析了广东黄皮甘蔗在温岭市的种植要点,最后,提出了在温岭市推广黄皮甘蔗种植和销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5):124-125
针对目前我国甘蔗管理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耗费人工多,影响着甘蔗种植、采砍、运输、糖业生产之间的信息流通性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同时结合无人机遥感、 GIS等技术设计了一套甘蔗种植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甘蔗田管理系统、甘蔗种植进程精细化管理系统和甘蔗种植管理大数据平台构成,以甘蔗种植一体化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满足制糖企业、蔗农的需求,实现对甘蔗田的集成化管理,达到提高智能化效率,节约人工成本,给制糖企业和农户带来更大经济效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
地下滴灌系统技术,是在地表滴灌技术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高效、节水、环保的作物灌溉技术。地下滴灌系统技术在甘蔗种植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甘蔗种植的管理成本、提高甘蔗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甘蔗的含糖量和出汁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文章从地下滴灌系统技术的设备构成、运行特性、配套农艺措施及应用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地下滴灌系统技术在甘蔗种植上的相关问题,以期对应用地下滴灌系统技术种植甘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10日,2016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柳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广西柳工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和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就甘蔗生产机械的推广应用、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等内容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广西柳工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携甘蔗收获机、甘蔗种植机和甘蔗田间转运机等甘蔗种、管、收、运全程机械化的8款产品参展。另外还有柳工生产、用于"双高"基地建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9)
<正>农业区分为旱作农业区和水田示范区。在旱作农业区主要以种植大豆和玉米为主,在旱作农业区基本上已经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在水田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65%左右,近年来,农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但在乡镇农业生产中,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以及先进农机技术应用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2)
近年来,镇康县蔗区旱地宿根蔗面积增加、减产突出,然而旱坡地、宿根蔗的耕作条件较差,甘蔗的单产和糖分较低,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差,严重影响了甘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广良种良法,大面积提高甘蔗单产和糖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蔗糖业的竞争力,确保旱坡地甘蔗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是当前当地政府和企业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找出宿根蔗减产因素,探讨其增产途径,使宿根蔗进一步增产、增糖、增效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7)
<正>水田的机械装备配置应根据种植规模而定,切忌追求农机具的大、全,不计成本,反而容易造成水田的经营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建三江管理局水田面积1000万亩,种植规模从120亩至700多亩不等,种植面积在280—430亩地的户数占多数,下面以种植350亩水田的农机具配置为例,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按照水田的生产周期各环节的机具使用配置进行探讨:一、大棚清雪360亩的水田,应配置6栋钢骨架塑料大棚。春季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