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Planning》2017,(14)
<正>本文分析潜山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围绕油菜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探讨当前油菜播种环节的难点问题,为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1潜山县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潜山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总人口58.3万,县城面积1686平方公里,耕地36万亩,境内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一年两熟,(水稻-小麦和小麦-油菜)是粮油大县。但种植油菜籽效益一直比较偏低,单产不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9)
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农作物,是我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菜的生产过程对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到地域气候特点以及栽种技术的影响,我县油菜种植过程仍面临病虫害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安全形成隐患。为此,我们结合当前油菜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分析病害种类,发现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以确保油菜种植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6)
<正>四川省是油菜主产省,也是菜籽油消费大省,随着菜籽油消费量增长,须扩大油菜种植面积~[1],而传统的油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技术,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油菜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困难。这就迫切需要研究和适应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油菜农艺性状,使农艺与农机相融合,降低机收菜籽损失率,为四川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油菜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本文以早、中、晚熟油菜品种为材料,探索成熟后模拟机收时间对油菜千粒重的影响,从中找出机收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8)
油菜是我国农业产业中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品种,甘肃省是种植油菜的主要省份,其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位于全国首列。传统油菜种植所生产的油菜中含有较多的酚类和芥酸,导致油品中所含的很多成分不容易被吸收。最近几年,甘肃省广河县积极推广种植双低油菜,显著改变了油品品质。双低油菜种植简便,产量较高,在我县有着广泛的种植前景。本文主要结合我县山阴地区双低油菜种植实际情况,就主要种植技术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油菜产量有一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
气候条件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气候条件的影响还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尺度的。可以说,农业对气候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国内外学者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也给我们在农作物的栽培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本文就以油菜为例来研究油菜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更符合生产实际的结论,为农作物的生产决策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4)
<正>1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和综合利用状况分析伴随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越来越多。有调查显示,在2010年我国的秸秆资源量达到了8.4亿吨,在这之中,大约有7亿吨的秸秆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收集利用。通常,秸秆的来源为水稻、小麦以及油菜等农作物。在这些秸秆种类中,水稻秸秆、麦秸秆以及油菜秸秆占据的比例较大,棉杆和豆类秸秆等比例较低。由于我国地域比较辽阔,粮食生产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的特点。我国东北地区以及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2)
<正>"青杂4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油菜新品种,当前已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特征特性属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农户不能自行留种,必须选用有生产杂交油菜资质的单位生产的种子。经试验表明,改良后的"青杂4号",可在门源地区高海拔冷凉湿润区域,即浩门镇以东地区广泛种植。1试验目的为测定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双低、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4号",在2700~3000米高海拔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油菜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其生长与收获情况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开发与研制出许多新型油菜品种,这些新品种都具有质优量高、耐力强的特点。但是,油菜的生长会受到其生长地区的气候与栽培技术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油菜仍存在严重的病虫害威胁。所以,本文将以油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为题,对我国油菜种植当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4)
施肥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施肥量的多少对农作物产量呈现一定的关系。并不是施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施肥量的多少应该结合立地条件和农作物需肥情况综合确定。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少施肥,精准施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在土壤的流失,防止土壤的板结。在生产过程中,选择使用缓释肥对提高肥料利用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验证"金正大"缓释肥料在油菜作物上稳产增产、省工省肥等方面的效果,本次研究在赤壁市"双低"油菜区进行了缓释肥效果试验示范,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0)
随着社会的变革,我国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很多农作物的产量也随着各种技术被应用到农业活动中而达到了新的高度。油菜是我国一些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农民通过栽种油菜获得一些经济效益。但是油菜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旱灾,水涝等,其中以病害和虫灾最为严重,病虫灾害使得很多的油菜田地受到了大面积的威胁,导致油菜产量急剧下降,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2)
<正>为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缓解秸秆禁烧压力,有效提升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秸秆粉碎还田后水稻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合我县生产实际,2015年我县安排了油菜机收与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后茬机插栽培水稻种植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与品种选择项目示范点六郎镇戴二保种植大户的油菜-水稻栽培模式高产示范片为试验点(详见附件6试验田块示意图),选择同等肥力、排灌方便地块为试验区;机收油菜品种为核优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6)
<正>油菜是一种具有可观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的农作物,也因此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青睐,为了能更好的开展优质油菜栽培工作,需要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培育方式。油菜轻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简单工序、投入较少人力、快速高效且成本较低的一种栽培技术。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免耕播种技术、半免耕播种技术、秸秆覆盖栽培技术、打塘移植栽培技术、挖沟栽培技术等,同时还包括细化施肥过程的高效栽培手段以及快速诊断和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
<正>"见苗"三分喜,生产实际中农作物苗期后的田间管理往往不受重视,此时若再遇到阴雨低温等不良气候和生长环境,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会影响和限制作物成熟和结实。现就农作物尤其是玉米大豆的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归纳,农民朋友和农业技术员参考:1及时铲趟与深松天气和土壤状况适宜时要及时进行铲趟,铲趟要立足"早"字,做到早铲早趟,多铲多趟,实现壮苗早发,达到促长、促熟、增产的目的。要突出抓好头遍、二遍铲趟、先发制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4)
<正>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例如秸秆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善土壤结构。近年来,靖边县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作物秸秆处理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全新任务。本文对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方法以及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对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4)
我国油菜生产主要靠人工播种和收获,油菜种植成本较大,油菜种植的收益较低,迫切需要发展油菜机械化生产。本文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油菜机播机收技术。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2)
<正>安徽省铜陵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国土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乡4镇,人口30万人,耕地面积24.6万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大豆等农作物。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为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县农机部门多措并举,推广应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总量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2)
随着社会的变革,我国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很多农作物的产量也随着各种技术被应用到农业活动中而达到了新的高度。油菜是我国一些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农民通过栽种油菜获得一些经济效益。但是油菜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旱灾,水涝等,其中以病害和虫灾最为严重,病虫灾害使得很多的油菜田地受到了大面积的威胁,导致油菜产量急剧下降,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为了防止病虫害继续威胁油菜田地的生长,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本文分析了油菜病虫害,并阐述了病虫害的防范方案。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3)
玉米是丘陵山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而山地坡度大,保水保肥能力差,塘、库、池年久失修,渠系设施完全不配套,用水无保障,连年春早接夏旱,夏旱连伏旱,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户投入年年增加,产量很不稳定,投入与产出比较效益低,形成一种生产恶性循环。本文主要对丘陵山区玉米早育早栽错夏旱躲伏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6)
油菜生产集成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改常规品种为高产优质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改多量播种为精量播种、改粗放施肥为测土配方精量施肥、改纯粹防病治虫为病虫草渍害综合防治、改单一基施硼肥为全程施硼,解决了我县油菜生产良种选用、栽培方式、施肥技术和病虫草渍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提高与创新,解决了油菜生产我县花工多、成本高、工效低的局面,提高了我县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我县油菜产量与品质,大大促进了我县油料生产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6)
<正>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是一种利用部分油菜品种抽苔早,菜苔口感好,分枝能力强,菜籽丰产性好的特点,提高油菜生产经济效益的新型耕作栽培方法,都昌县农业局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油菜"一菜两用"栽培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地试验安排在都昌县徐埠镇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高桥村核心区,油菜田肥力较女子,土质为粘壤土;试验田前茬为中稻,面积9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