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成刚  李保刚  胡浩 《测控技术》2016,35(10):101-104
针对某导弹发射装置研制和外场试验的需要,在深入分析发射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某导弹发射装置测试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测试流程,阐述了LabWindows/CVI环境下多任务实时处理、面向信号程序设计、总线监测和测试数据存储及报告生成等关键技术.测试系统现已成功应用于某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的设计和试验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ARM处理器的某型导弹发射装置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某型地空导弹发射装置检测仪待测信号多、自动化程度低、使用操作复杂,不适宜野外作战等缺陷,设计了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某导弹发射装置自动检测系统。本文叙述了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自动检测系统具有小型化、智能化、自动化等优点,利用该系统,可自动完成电压、相位、时序等参数的测量以及导弹准备发射全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仪器的某型导弹发射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某型导弹发射装置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CATIA软件对某型导弹发射装置发射台建模并利用工程分析模块Analysis&Simulation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导弹发射装置在载荷变化情况下的可视化资料,获取载荷一故障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为解决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导弹发射装置是目前我国某型战斗机所装备的主要作战武器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战斗机的战斗能力,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故障诊断系统和仪器对导弹发射装置进行测试,所以设计了一种空空导弹发射装置故障诊断仪器;该仪器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采用数据库编程技术编程,综合运用标准接口及总线技术、故障诊断技术,FIFO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通用性、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对某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的各种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提高部队的保障能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的技术状态是影响舰载末端反导导弹武器系统正常发射导弹并精确制导的重要因素,是舰载末端反导导弹武器系统维护工作必须进行的检测内容;为了便于导弹发射装置检测工作与导弹武器系统其它组成部分技术状态检查的并行开展,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维护检查工作效率,提出了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检测设备的设计方案;从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对倾斜瞄准式导弹发射装置检测设备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试验验证,该检测设备设计合理、功能正确,性能满足导弹发射装置技术状态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运输状态下路面等随机振动因素对发射装置结构可靠性的影响,为发射装置的设计与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分析了行军状态路面振动的特点,据此建立了弹架系统的四自由度离散模型,对模型系统的响应谱密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对某型导弹发射装置中的起竖臂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形变和应力分析;根据有限元结果,分析了起竖臂在行军状态下刚、强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PXI总线的导弹通用计量检定平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我军现役导弹计量设备体积过大、通用性差、测试资源浪费严重、机动性不强等缺点,在对某型导弹计量设备及测试参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PXI总线系统和新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的要求,设计了导弹通用计量检定系统;实现了导弹计量检定设备的通用性和低成本,使导弹计量设备的便携性成为可能;大量工程实践证明,此系统解决了传统计量设备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计量效率和精度,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某型导弹发射装置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源  王广龙  李戍  周明进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5):155-156,106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检测系统方案的选择,论述了自动检测系统的各主要模块设计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软件设计以及电路抗干扰的措施。该系统已应用到某型导弹发射装置的自动检测中,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工作可靠,较好地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并行测试系统开放式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并行故障诊断的概念和定义,并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引入到并行故障诊断领域;探讨了利用该算法对多个UUT同时进行故障诊断的实现问题,设计了算法步骤,并以对某型导弹发射装置电子部件的几类典型故障的诊断为例对算法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运用模糊聚类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测试系统的故障诊断效率,增强测试系统的故障识别和定位能力,解决系统对多个同类型UUT并行故障诊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波形发生器在自动测试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种基于VXI总线的任意波形发生器模块的实现方法,重点就VXI总线寄存器基接口电路、DDS技术在波形产生电路中的应用以及波形频率、幅度调整电路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该模块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导弹发射机构的自动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检测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一种红外成像系统的检测设备的设计,通过设计一定特征的红外目标图像,检测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功能,同时检测红外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成像坏元等关键性指标,通过检测系统控制设计保证检测系统输出的红外图像的温度阈值范围和质量满足被测对象的要求,并能够提供可设置的图像,实现了对红外成像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检测。检测系统温度分辨率不大于0.2度,图像相对畸变2%,目标运动精度不大于0.05度,光能分布不均匀度不大于10%,视场角不小于8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1553B总线的新型运载火箭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进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及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文章研究了采用总线体制的综合测试系统,简要介绍了MIL-STD-1553B总线的特点,探讨了以该总线为公共通道的运载火箭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思想,包括设备分布、模块划分以及工作过程;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测试系统的整体特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专为桥梁顶推工艺而研制的桥墩顶端位移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软硬件结构及主要性能参数。该监控系统已成功的应用于塞浦路斯L-P高速公路罗密欧高架桥工程。该系统采用的测试方案解决了高架桥实施顶推工艺时墩顶位移的实时监测、工程数据的动态记录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控制等工程难题。同时该系统由于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大大的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从而满足了工程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气元件性能参数在线检验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适应大批量电器元件生产线上测试的需要,设计了一种电器元件性能参数在线测试系统。它可对各种电器元件的参数在线自动进行测试。文章介绍了这种系统的硬件组成、测试项目、软件设计、以及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设计方法。现已投入某电热管生产线上的实践结果证明,该系统工作良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陈三  富立  王医民 《控制工程》2007,14(6):673-676
为了在地面准确地检测和测试某新型航姿系统各项性能是否满足飞行要求,介绍了一种航姿系统自动测试设备设计方法,该设备的核心是集成了422卡、429卡、D/A卡和A/D卡功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自动测试软件。提出了该设备的设计要求,从自动测试设备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方面,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实验证明,该设备在工厂生产过程中能对航姿系统进行高速、高效的功能测试;装备部队以后,使得部队地勤维护人员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航姿系统故障信息,提高了部队快速机动以及装备维修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PC/104总线时序特点,针对不同信号总线特性,提出了诊断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ARM系统架构的智能诊断系统,实现了对CPU模块PC/104总线的智能诊断。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的优点,可作为工业现场中PC/104标准模块的诊断设备用,也可作为PC/104标准模块生产过程中检测设备用。  相似文献   

18.
战术导弹控制系统测试是其研制、生产和交付使用阶段的重要环节,为了快速便捷地完成对控制系统功能性能指标测试,及时检测和隔离故障,保证导弹安全、准时发射,根据新一代导弹控制系统设计特点,重点针对导弹交付后使用阶段测试需求,提出一种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机内测试(BIT)方案,详细给出了单机分布式BIT和系统集中式BIT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无外部设备辅助测试的条件下可覆盖控制系统所有硬件资源,实现控制系统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能的快速评估,为导弹或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测试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VXI技术的运载火箭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载火箭测试发控系统在航天和导弹飞行试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VXI总线优特点分析,提出了基于VXI技术的运载火箭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硬件配置及软件功能开发。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满足运载火箭测试精度要求,运行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