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对大屯矸石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受热面在运行、检修中所出现磨损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并采取防磨措施和技术革新改造,有效地减缓了锅炉水冷壁受热面等部位的磨损速度;提高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从而保证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对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特征,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类和炉型选择原则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国内主要应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锅炉生产厂家生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王政  杨浩 《江苏锅炉》2005,(1):27-32
二级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我国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八十年代末期研制开发的第一代循环流化床锅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物料循环系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由原来的二级物料循环燃烧发展为一级物料燃烧(即高温绝热物料分离循环燃烧和高温汽、水冷物料分离循环燃烧两种形式),此项技术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部分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与应用(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示范实施阶段.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今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方向,是大型燃煤电站污染控制最具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富氧燃烧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富氧燃烧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富氧燃烧的特点,分析了富氧燃烧下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特性和炉膛换热,温度分布以及锅炉总计结构布置。指出富氧燃烧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应用是一项值得重点研究的洁净煤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示范实验阶段。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今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方向,是大型燃煤电站污染控制最具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磨损泄漏一直是困扰循环流化床锅炉长周期运行的一大技术难题.燕山石化DG410/12.7-Ⅱ1循环流化床锅炉于2014年投产,实际运行中在前墙水冷壁、炉膛四角、旋风分离器靶区及防磨梁等位置先后发生泄漏.以该锅炉磨损治理过程为例,挖掘该锅炉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目前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清洁煤燃烧技术之一 ,目前该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并在已经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暴露出来。根据多年来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 ,并结合对商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态测试结果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进行研究 ,总结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准则 ,对于这项技术的发展和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煤泥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重点阐述了国内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并结合煤泥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燃烧特性,分析了煤泥的主要给料燃烧方式以及纯烧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特点,对我国纯烧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对流化燃烧方式及系统的研究已成为燃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各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及以流化燃烧为基础的联合循环技术已逐步走向商业化。近年来,国内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开始进入国内的商业市场。但是,在已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商业市场竞争能力。本文阐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上的优势,总结了国内运行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国际80年代在锅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安全性、提高可靠性和经济性贯穿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围绕分离器的形式和布置,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作者认为冷却型紧凑布置的循环床燃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清洁煤燃烧技术,以这种燃烧技术设计的锅炉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的形式和整体布置的发展与改进,指出第三代采用方形分离器、冷却型紧凑布置的循环床燃烧技术将成为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国际80年代在锅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提高可靠性、经济性和文明生产程度贯穿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史。围绕分离器的形式和整体布置,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作者认为冷却型紧凑布置的循环床燃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束的磨损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吉华  周善祥 《节能技术》2005,23(5):459-461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近二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煤种适应性强、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和负荷调节性能好等优点,是目前推广应用的炉型之一.但是,由于炉内有大量的床料及循环物料,煤在物化状态下低温循环燃烧,造成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飞灰颗粒,这些灰粒高速冲刷水冷壁管、对流受热面等部位,使其壁面受到剧烈磨损,发生局部的严重破坏,甚至导致停炉事故.目前随着过热器和省煤器防护技术的成熟,磨损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水冷壁管束的磨损控制还在摸索中.因此,了解飞灰磨损规律,找出主要磨损部位及原因,选择合理的防磨措施,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保持锅炉最佳方式运行,使磨损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无论从安全或经济上都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门新技术,目前我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尚处于完善阶段。同时,福建无烟煤有着自身固有的特性。文章从设计制造、安装砌筑和运行操作三个方面,对燃用福建无烟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型CFB锅炉增设脱硝设备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增设脱硝设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不同煤质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大型CFB锅炉在不增加脱硝设备的情况下,NOx排放水平可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为了达到超低水平NOx排放,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工程实践,认为CFB锅炉不适宜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而在分离器区域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详细的热效率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及其各项热损失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如何通过改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来提高锅炉热效率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商业化过程中显示出其优良的环境排放特性,其污染控制成本是目前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但在达到较高的供电效率方面并未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到超临界并增加其容量已成广泛的共识。原则上,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及超临界蒸汽循环均是成熟技术,二者的结合相对技术风险不大,结合后的技术综合了循环流化床低成本污染控制及高供电效率2个优势,在燃料价格、材料成本、制造水平上,具有明显优越。随着循环流化床大型化的发展,20世纪末展开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的研究,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化床因其气固混合剧烈,气固相对滑移速度大,床内温度均一,而广泛应用于化工和能源领域。本文利用FFT方法对循环流化床内的颗粒浓度、颗粒速度及颗粒动量3种时间序列进行了大量的概率分析及统计,系统地研究了循环流化床内颗粒湍动特性,研究结果将对循环床设计和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的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申莉  刘德昌  张世红  郭强 《动力工程》2002,22(6):2054-2058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目前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飞灰含碳量高,锅炉燃烧效率达不到设计值。在对实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煤的热值及煤的粒径、燃烧室特点、循环系统运行状况对锅炉燃烧效率的影响。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燃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的一些措施,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