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型孔轮式机械排种器不能适应精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种子尺寸变化适应性差。本文以一种内侧充种垂直圆盘排种器-组合内容孔精密排种器为例,对该排种器内容定量孔中多余种子清种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种子尺寸较小时,内容定量孔的长度及内容窝孔轮的转速是影响内内容定量孔中多余种子清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型孔轮式机械排种器不能适应精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种子尺寸变化适应性差。本文以一种内侧充种垂直圆盘排种器———组合内窝孔精密排种器为例 ,对该排种器内窝定量孔中多余种子清种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当种子尺寸较小时 ,内窝定量孔的长度及内窝孔轮的转速是影响内窝定量孔中多余种子清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大白菜等小粒径精密播种机的机械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小粒径气吸式排种器.首先利用JPS-12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对排种器进行测试,得到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性能指标与最优参数组合.然后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借助FLUENT软件分析了吸种器内部流场的分布,得到了吸种器内部压力分布云图和吸种孔截面云图.最后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大白菜种子颗粒模型,对排种器仿真模型进行简化和网格划分,完成了小粒径气吸式排种器DEM-CFD耦合仿真实验.对比台架与仿真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当排种盘转速为20 r/min,真空度为2.2 kPa时,排种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型的打孔式播种机———直插式玉米精密播种机,并对该播种机的投种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只要适当地选择滚轮、打孔器和投种参数,该播种机就能在给定的速度范围内顺利投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散元方法研究铲式成穴器在不同垂直和水平倾角下的工作过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成穴器垂直倾角的加大,穴孔长度呈线性增加,穴孔宽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成穴器水平倾角的增加,穴孔长度变大,且加大的速度加快,穴孔宽度也变大,但增大的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6.
直插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投种过程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打式播种机-直插式玉米精密播种机,并对该播种机的投和睦客 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只要适当地选择滚轮,打孔器和投种参数,该播种机 在给定的速度范围内顺利投种。  相似文献   

7.
精密播种是中耕作物播种机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关键部件──排种器的研究现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全面分析了精播排种器的技术性能现状以及提高充种频率的技术措施,并综述分析了排种器试验研究技术及排种理论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精播排种器及排种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精密播种是中耕作物播种机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关键部件-排种器的研究现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全面分析了精播排种器的技术性能现状以及提高充种频率的技术措施,并综述分析了排种器试验研究技术及排种理论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稻工厂化育秧精密播种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振动式精密排种器的设计研究,它具有播种精度高、播种性能稳定等特点,但是其结构较复杂,尤其是气动振动系统,影响其排种性能的因素比较多,依靠传统经验设计和试验分析等方法均存在不足.为快速、准确地获得设计参数,本文在三维实体建模基础上,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排种器仿真模型,同时对排种速度进行运动学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输入气体压强下,单粒种子在振动盘上的排种速度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证实所建立的排种器仿真模型是实用的,研究成果将为排种器的虚拟样机及参数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豆小区育种清换种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交替换岗大豆小区育种排种器。采用双排种盘交替作业完成清换种作业,采用离散元软件模拟了不同结构尺寸的排种器的投种、清种工作过程,以排种盘转速、下限角度、种箱宽度为试验因素,以单粒率、多粒率、空粒率为试验指标,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单粒率,排种盘转速、下限角度、种箱宽度影响为极显著(P<0.01);对多粒率,排种盘转速、下限角度影响为极显著(P<0.01),种箱宽度为显著(P<0.05);对空粒率,排种盘转速、下限角度、种箱宽度影响为极显著(P<0.01)。当排种盘转速为45 r/min时,种箱宽度在9~15 mm,下限角度在92°~140°之间,可获得合格指数大于90%,重播指数小于5%,漏播指数小于5%。在最优组合参数下,制作排种器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该排种器清换种简洁高效,种子无残留,有效解决了清换种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型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具有阶梯形内窝定量孔的玉米精密排种器———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通过试验研究可知 ,只要适当地选择充填孔和阶梯形内窝定量孔的形状和尺寸 ,该排种器可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不分级的情况下达到精播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型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具有阶梯形内窝定量孔的玉米精密排种器--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通过试验研究可知,只要适当地选择充真和阶梯形内窝定量孔的形状和尺寸,该排种器可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不分级的情况下达到精播要求。  相似文献   

13.
精密播种机单体的虚拟制造和运动仿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长期以来精密播种机的研制存在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当产品制出后,经常会出现部件、零部件之间相互干涉而无法装配等缺点,介绍了应用Pro/E软件进行精密播种机单体虚拟制造和运动仿真的过程。首先对建立的精密播种机单体零件三维模型进行约束和连接装配,形成精密播种机单体整机装配,然后进行运动仿真,展示在虚拟环境下的运动特性。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测试精密播种机单体的运动性能和检测干涉情况,从而对错误进行修改。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精密播种机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代替了物理样机的制造和试验,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精密播种机接输种管后田间植株分布的动态模型。建模过程中考虑了种子与输种管的碰撞,引入了综合摩擦系数分析输种过程,可提高模型预测田间株距分布精度。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精密播种机田间植株分布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精密播种机接输种管后田间植株分布的动态模型。建模过程中考虑了种子与输这的碰撞,引入了综合摩擦系数分析输种过程,可提高模型预测田间株距分布精度。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均匀设计的精密排种器结构优化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了气吹式精密排种器常压下播种大豆试验,考察了排种器结构参数(充种角、清种角)与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粒距合格率、种子充填率与排种器结构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回归方程和最优结构参数。常压下播种大豆时,充种角和清种角最优化值分别为46.35°和55.05°,对气吹排种器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市场上排种监视器计数不准、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采用微计算机智能控制与光电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一种新型玉米精密播种机排种监视器。该监视器在固定时间间隔内,根据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测的玉米落籽情况,统计漏播指数、重播指数及合格指数等重要参数,并且具有面积自动统计、掉电计数及漏播报警等功能。经实际使用结果证明,该监视器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对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生产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前言 在精密播种机上,输种系统是影响植株合格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精密播种技术的发展,精密播种机排种器的均匀度已达90%以上,[1]提高输种均匀性更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计算表明:当株距为5厘米,用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播种时,如果一粒种子延误0.036秒,就会被后一粒种子赶上。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寻求提高输种均匀性的途径,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输种均  相似文献   

19.
以勺轮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分析了玉米种子在排种器清种和递种过程中的受力状态,推算出勺轮盘在不同转速下种子的受力情况,并得出递种口展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为优化排种器的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某50型轮式装载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行驶、作业特性和自身结构特点,联合RecurDyn和EDEM建立了包含物料信息的装载机铲掘特性仿真模型。归纳驾驶员经验分析了装载机铲掘散状物料的过程,构建了能反映铲斗满斗率和燃油消耗量综合性能的装载机铲掘性能指标。针对不同工况和不同铲掘轨迹参数下的装载机铲掘性能,基于Kriging方法建立了不同工况下铲掘性能关于铲掘轨迹参数的近似响应关系,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理论铲掘轨迹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铲掘轨迹参数所对应的装载机铲掘性能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