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直接大红染料4BS、弱酸性普拉红2B-E、活性大红K-2BP对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胶原蛋白的存在提高了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三种染料对复合纤维的上染率分别达到了97.73%(直接大红染料4BS),94.85%(弱酸性染料),80.69%(活性染料),高承对PVA纤维的上染率22.77%(直接染料),15.83%(弱酸性普拉红2B-E),12.67%(活性大红K-2BP),耐皂洗牢度均达到了5级。证明了蛋白质成分的存在可明显改善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2.
尚娇娇  兰建武  王焕莲 《印染》2012,38(16):6-8
采用分散蓝2BLN、分散大红3B和分散黄棕S-2RFL染料对聚甲醛(POM)纤维进行染色.考察了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染料上染率和纤维透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只分散染料对POM纤维的上染性能相似,其上染平衡温度分别为100℃、110℃和110℃.分散蓝2BLN的最大上染率较低,为80%左右;分散大红3B和分散黄棕S-2RFL的最高上染率均可达90%以上.POM纤维在110℃上染30 min后,无白芯,纤维被透染.  相似文献   

3.
黄慧芳  陈英  高绪珊  童俨  牛红霞 《印染》2006,32(23):4-7
研究了白色导电PET纤维用分散蓝2BLN和分散红3B染色的工艺及其染色性能;分析了该纤维常压可染的机理;通过测定染料的上染率、K/S值及染色牢度,以评价染色效果。结果表明,与纯PET纤维相比,加入导电母粒,不仅改善了PET纤维的导电性,且提高了其染色性能,可实现常压低温染色,上染率达到86.7%。其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45min,载体CTC-480T用量0.5g/L。染色后,染品的皂洗牢度、汗渍牢度、摩擦牢度和日晒牢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毛纺科技》2021,49(8)
为探讨活性染料CN-3B对菠萝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活性红CN-3B对菠萝纤维进行染色,以上染百分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分析氯化钠质量浓度、碳酸钠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料用量及浴比对菠萝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染色工艺条件为氯化钠质量浓度40 g/L,碳酸钠质量浓度1 g/L,染色温度50℃,染料用量1%(owf),浴比为1∶50,最优工艺条件下菠萝纤维的上染百分率为96.05%,断裂强力下降率为12.1%。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活性染料对木棉纤维的染色性能,引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木棉纤维进行前处理,采用SEM和FT-IR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着重考察了强碱处理、半碱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及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四种不同前处理工艺对木棉纤维强力及其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四种前处理工艺均能迅速提高纤维的吸水能力和染色性能,等离子体处理仅仅在纤维的表面,采用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强碱处理对木棉纤维机械性能的损伤,并可以有效地改善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以活性橙X-EN染色为例,经过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达到86.63 %和70.32 %。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先采用半碱结合等离子体聚乙二醇处理木棉纤维,在木棉纤维表面增加亲水性基团,提高表面润湿性,再通过降解壳聚糖合成反应性壳聚糖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提高活性染料与木棉纤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改性前后的纤维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化学改性对木棉纤维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用活性艳蓝K-GR染色,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大幅度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达到91.3%和83.2%。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有色纸制备过程中染料流失及相关污染问题,本研究基于纳米纤维素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官能团特点,提出将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用于有色纸的制备,以提高染料留着率,降低废水中的染料含量,重点分析了TOCNF对染料(活性红195)的吸附性能及其对有色纸染色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OCNF对染料的吸附性能良好,上染率可达30.4%,且随着温度的提高、反应时间延长、染料浓度的提高以及TOCNF用量、NaCl用量和Na2CO3用量的增加,TOCNF对染料的吸附性能逐渐提高;TOCNF的加入不仅可显著提高有色纸染色性能(色差最高可达3.81),而且可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改性木棉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木棉纤维进行染色。优化的改性木棉纤维活性染料诺威克隆FN-R染色工艺为:染料1%(omf),NaCl 20 g/L,JFC 2 g/L,浴比1∶50,40℃染色30 min,Na2CO320 g/L固色60 min。染色后木棉纤维的上染率、固色率、耐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及染色K/S值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采用不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通过冷轧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借助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染色棉织物的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究了活性染料基团数量、种类、距离对染色棉织物防皱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棉织物的颜色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活性基团染料,双活性基团染料可以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相较于含有异双基团的活性红198染色棉织物,含有双乙烯砜基团的活性黑5染色棉织物具有更好的防皱性能;在活性黑5、活性橙131、活性蓝203以及活性红AS这4种双乙烯砜基团染料中,活性基团距离越大,染色织物的防皱性能越好,其中活性黑5染料染色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到210°;染料主要在纤维的无定形区与大分子链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升了棉织物的防皱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散金黄E TD、分散红3B和分散蓝2BLN,对普通涤纶纤维和白竹炭涤纶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温度、pH值、分散剂用量对分散染料上染率的影响,探讨了这三种染料在竹炭涤纶纤维上的提升性能,通过动力学吸附性能计算出三种染料在纤维上的染色速率常数和半染时间。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在染竹炭涤纶纤维时,在120 ℃以上可获得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染色所需的最适pH值为5左右,分散剂用量过高会导致染料利用率降低,染色速率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