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现代居住环境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琳 《山西建筑》2005,31(19):41-41
分析了现代居住环境对创造文明居住行为的重要性。从自然环境、居民的室外活动空间、建筑小品等方面介绍了居住环境的设计,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建筑来整体设计环境,创造出文明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
参与莆田“名邦豪苑”景观设计项目实践,围绕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这一永恒主题,结合建筑景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习国内外现代建筑与景观如何更好地交融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对其布局、内外环境、艺术形象的设计,新结构、新思维、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探索现代建筑与景观完美结合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公寓为例,探讨了城市景观敏感地带高层建筑设计所涉及的景观环境问题。城市景观敏感地带高层建筑设计应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控制建筑形体以减少对自然景观的遮挡,优化建筑形态以协调建筑与环境的肌理关系,推敲建筑形象以延续城市环境的文脉,从而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今天,景观及环境要素已经毫无置疑地成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通过强调环境要素与建筑空间对峙或和谐的关系。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环境空间,本文通过对国外20个不同文化背景的经典实例的分析,阐明了水,土地,照明,雕塑,园林等不仅是建筑的背景,而是与建筑形成崭新的共生体,使人与其所创造的建筑之间萌生出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医院改扩建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建筑、景观、节能四方面,分析了中心城区医院建筑的改扩建设计思路,旨在为人们创造出优质、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6.
龚龑 《门窗》2020,(6):146-146,148
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建筑的风格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为了加强设计的效果,应将建筑与景观环境进行融合。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明确了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分析了建筑与景观环境相互协调设计应用,包括建筑与自然景观、园林景观、人文景观之间的协调性,加强了设计的美感,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城市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崔凯 《安徽建筑》2011,(2):6-7,12
通过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居住区设计的探讨,从设计原则、建筑景观、园林绿化景观、其它硬件设施景观规划等方面,探讨居住区设计工作中诸多设计思想的科学运用,倡导规划者们真正设计出适合人居,景色宜人,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意境深远的居住环境,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是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多米诺斯葡萄酒厂和阿普利克斯工厂的案例分析,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表明工业建筑设计受到环境美学的影响。在环境美学的影响下,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当充分尊重环境,利用环境,降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创造出新的景观,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再论城市建筑色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玲  万伟 《四川建筑》2005,25(5):35-36
建筑色彩设计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绵阳建筑实际,探讨其建筑色彩设计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更好地为绵阳科技城创造出优美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江南古典园林厅堂建筑的空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沙左帼 《华中建筑》2003,21(3):84-85,91
中国古典园林“咫尺山林”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园林掇山理水的山林形象设计,更体现在建筑的巧妙构思和流变空间的创造。厅堂建筑是园林中的主要景观和游憩,观景的重要空间环境,厅堂建筑在园林总体布局中的选址,以及其本身设计中室内外空间的往复交融,都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念和对于创造无限自然山水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正这两座联排住宅,一端位于道路尽头,另一端则毗邻沙滩。紧凑的布局让建筑在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之间处于尴尬的位置,于是设计团队"挤压"了其中一侧的结构,并对另一侧做了向自然景观外延的处理,以实现更好地融合环境。为了与场地环境相呼应,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原始、粗犷及硬朗的材料,而在内部却创造出了温和的视觉效果以及舒适的居住氛围。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3)
<正>这两座联排住宅,一端位于道路尽头,另一端则毗邻沙滩。紧凑的布局让建筑在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之间处于尴尬的位置,于是设计团队"挤压"了其中一侧的结构,并对另一侧做了向自然景观外延的处理,以实现更好地融合环境。为了与场地环境相呼应,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原始、粗犷及硬朗的材料,而在内部却创造出了温和的视觉效果以及舒适的居住氛围。  相似文献   

13.
马佩  何晓川 《四川建筑》2012,32(4):17-19,23
水体是重要的景观元素和建筑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海南滨海度假酒店的水体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的一些现状,结合实例总结了影响水体设计的一些因素,这样便能更好地通过设计使海南滨海度假酒店的水体在整个酒店景观环境中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从而可以与其它景观元素一起构筑高品质的度假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走科学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研究生态环境状况,考虑解决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解决好自然能源和自然材料的合理利用。采光照明设计,内部空间物理性能调节设计、室内设计中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创造出自然质朴的生活工作环境。建筑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开发资源和材料再生利用,按“绿色建材”概念装修房屋,使建筑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景观(U rban Landscape)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专业。城市重要的节点以及它的边缘、角落无论巨细都是景观的专业范畴。房屋建筑当是它构成的主体,还有建筑以外的空间环境,两者合起来称之为城市的景观。建筑是为人创造出生存和工作所需用的空间场所,基本要素表现为功能实用,造型美观等。  相似文献   

16.
《建筑知识》2014,(9):54-55
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越来越不可缺少,景观设计与建筑总图设计互相紧密关联。管线综合设计是建筑总图设计中前期很重要的部分,景观设计应与其同时进行,才能更好的体现完整的建筑景观环境,展现景观细节处理。  相似文献   

17.
大学博览园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博览园是集标本收藏、教学示范、科学研究、科普展览、休闲娱乐、园林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在充分认识建立博览园的意义和目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博览园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其景观设计应突出博览建筑的展示主题,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人们参观的心理感受,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通过景观节点及景点的设计实践表明:博览园的景观设计是综合性的,从宏观上可以扩展到博览园的整个空间,从微观上可以包容博览园的一草一木,只有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景观与建筑的和谐,文化和历史的协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8.
常瑜 《园林》2013,(5):54-57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仅有别致的建筑或仅有优美的环境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环境注入艺术和人文要素,与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具有生态自然、舒适安逸、艺术人文特质的生活环境,创造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和人类本身意识形态相协调的优美小区。本文所介绍的印象春城就是一个集建筑风格、景观绿化和艺术人文设计于一体、颇具特色的大型  相似文献   

19.
景观环境为建筑的产生提出了制约和期待:同时,建筑也把场地景观中所隐含的需求诠释和表达出来。因此,设计者必然将场地的期盼贯穿于建筑的塑造中,将案观环境的潜在意义揭示出来,从而能与号观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创造一个建筑与景观相融合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探索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如何和谐共生是该项目的设计目标。设计师通过空间重构和创造新的连接,营造出了更流畅自然的过渡空间。然而.这并没有模糊景观与建筑的界限.反而彰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景观与建筑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交替分层呈现,二者的交界面为构建新型空间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